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769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Fe56Cu64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C.明矾净水的原理和漂白粉等氯系消毒剂的消毒原理相同

D.PM2.5(颗粒直径接近2.5×

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碳纤维是碳的单质,故A正确;

B.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故B错误;

C.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净水作用,漂白粉的净水原理是次氯酸的氧化性而具有的净水作用,原理不一样,故C错误;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

10-6m的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胶体,故D错误。

故A正确。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6H14中所含碳碳单键数目为0.5NA

B.25℃时,1L0.1mol·

L-1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为0.1NA

C.常温常压下,1.4gN2与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1NA

D.50mL12mol·

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A.标准状况下,C6H14为液体,无法用标准气体摩尔体积换算,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0.1mol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N2与CO的摩尔质量相等,且都是双原子分子,1.4gN2与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此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1NA,C正确;

D.因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随反应进行浓度下降,停止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D错误。

答案选C。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

K+、MnO4-、Cl-、H+

B.c(OH-)/c(H+)=10-12的溶液中:

Na+、K+、NO3-、ClO-

C.pH=12 

的无色溶液:

K+、Na+、CH3COO-、Br-

D.含Na2SO3 

的溶液中:

K+、H+、Cl-、NO3-

A.MnO4-为紫色,故A错误;

B.

=10-12的溶液,说明溶液显强酸性,则H+与Cl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pH=12的无色溶液为强碱溶液,则K+、Na+、CH3COO-、Br-与OH-能共存,C正确;

D.SO32-有强还原性,则硝酸有强氧化性,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

Mg2++2C1-+2H2O

Mg(OH)2↓+Cl2↑+H2↑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2Al3++3CO32-==Al2(CO3)3↓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最NaOH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NO3-+8H++6I-==3I2+2NO↑+4H2O

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 

溶液:

Mg2++2Cl-+2H2O

Mg(OH)2↓+Cl2↑+H2↑,A正确;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生强烈的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

C.向Ca(HCO3)2 

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a2++HCO3-+OH-=CaCO3↓+H2O,C错误;

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硝酸、三价铁均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还有亚铁离子生成,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荷、原子是否守恒,二是化合物的拆分问题,三是试剂的用量问题,四是定组成比例问题等。

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C.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B

【分析】

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发生电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光能转化为电能,不发生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选;

C.发生原电池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同温同压下20mLCH4和60mLO2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5:

6

【详解】A.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因此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A正确;

B.没有480mL的容量瓶,因此配制0.1mol·

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故B正确;

C.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量筒小刻度在下方,会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则20mLCH4和60mLO2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20×

5:

60×

2=5:

6,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的误差分析根据c=n/V液进行判断。

7.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详解】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

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

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错误;

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答案选B。

8.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对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为:

2H2S(g) 

O2(g) 

S2(s) 

2H2O(l)∆H=-632kJ·

mol-1。

下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

B.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S-4e-= 

S2+4H+

C.当反应生成64gS2时,电池内部释放632kJ热能

D.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有4mol 

H+经质子膜进入负极区

A.由2H2S(g)+O2(g)═S2(s)+2H2O反应,得出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电池的负极,电流应由正极流向负极,故A错误;

B.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S2+4H+,故B正确;

C.当反应生成64gS2时,电路中流过4mol电子,则消耗1mol氧气,但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内部几乎不放出能量,故C错误;

D.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则消耗1mol氧气,则根据O2+4H++4e-=2H2O,所以有4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故D错误;

明确电解质溶液酸、碱性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根据2H2S(g)+O2(g)═S2(s)+2H2O反应,得出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参加反应的O2是1mol时转移电子为4mol,据此分析解答。

9.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

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B.氢化物水溶液酸性:

X>

Z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标准状况下W和X的单质状态相同

【答案】D

由黄绿色气体可知是氯气,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推出YZW是NaClO,Na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Cl2,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过程成立。

故可推出Y为Na,Z为Cl,W为O,又元素X和Z同族,则X为F,据此答题。

【详解】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

F<O<Cl<Na,即X<

W<

Z<

Y,故A错误;

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的,故B错误;

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溶液最终为红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B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SO2具有还原性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振荡

溶液颜色由棕黄色一蓝绿色一蓝色

Cu与FeCl3发生了置换反应

D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一定无NH4+

A.AB.BC.C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