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57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2章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docx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2章第3讲世界重要国家

第3讲 世界重要国家

本讲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日本 印度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日本

(1)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间。

②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以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

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3)地形特点

(4)气候

(5)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6)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7)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大工

业区

a京滨工业区

b名古屋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北九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2.印度

(1)主要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主要农作物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四大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新兴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西部沿海平原

印度东北部

印度南部

(5)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①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②涉及领域:

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③产业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6)四大城市

●考向1 日本的地理特征

1.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至少答出2点)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主要河流特征。

(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

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较少。

第(5)题,注意是要求按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其水资源开发机构可以进行的工作有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制定政策与措施。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考向2 印度的地理特征

下图中左图是某国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2~4题。

2.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东北部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3.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D.甜菜

4.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东南信风北移

B.东北信风南移

C.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2.D 3.B 4.A [第2题,该国为印度,地形北部为山地、中间为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西部降水量较少,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第3题,印度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水稻,该农作物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应为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三角洲;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印度没有分布。

第4题,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甲地位于印度西海岸,受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考点二|俄罗斯 澳大利亚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一、俄罗斯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

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①中国、蒙古、②哈萨克斯坦、③乌克兰。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

①山脉:

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两者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②四大地形区:

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

(2)四大河流

名称

特点

a伏尔加河

欧洲最长河流,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b鄂毕河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3)湖泊:

e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3.气候

(1)总体特点:

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主要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4.农业

(1)生产条件

①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②劣势: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主要农业地带:

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

(3)主要农产品:

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

5.主要矿产

矿产

石油

天然气

铁矿

分布

库兹巴斯

秋明油田

西西伯利亚

库尔斯克

6.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比较

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

优势区位条件

圣彼得堡工业区

造船、电子、化工、宇航

临波罗的海,有优良的港口

莫斯科工业区

汽车、钢铁、电子

周围铁、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石油

矿产资源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

矿产资源丰富

7.交通

(1)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

(2)三大港口:

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二、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主要位于10°~与40°S之间,及115°E~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

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

(2)范围: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3)重要性:

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会处,因此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

方位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东部

A大分水岭

纵贯南北,一般海拔在800~1000m以上

中部

B大自流盆地

地形平坦,海拔在200m以下,多自流井

西部

广阔的低矮高原

海拔在800~1000m,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2)河流、湖泊:

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

(1)特点:

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2)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自然带

形成原因

东北

沿海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

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广大内

陆和西

北沿海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大陆的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东部

沿海

亚热带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4.经济发展状况

(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人口和城市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考向1 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5~7题。

5.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6.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

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他国海域

5.D 6.C 7.B [第5题,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故D项正确。

第6题,西伯利亚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纬度稍低、气温适宜、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

而地形上,北部平原面积更大,故选C项。

第7题,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有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

●考向2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的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甘蔗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4)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题,降水特征的描述应当从两个方面加以描述,一是年降水总量,二是降水季节变化。

具体可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判断甲地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可以从甲地所在位置判断甲地为地中海气候,进而可得出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2)题,根根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乙、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为现代混合农业。

丙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河流水资源丰富和地势平坦两个方面。

第(3)题,材料已给出甘蔗种植区分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