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1557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考核说明Word格式.docx

占全部试题的20-30%左右。

(4)计算分析题;

考核学生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公式的记忆、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的能力。

占全部试题的30%-40%左右。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七、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八、其他。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考试内容以《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每章内容包括考核范围、考试知识点和要求二个部分。

考核范围是指考生应掌握的知识范围,明确应掌握的最低限度的知识内容。

考试知识点和要求是指考生应掌握的知识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本考试说明中的规定,着重考察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内容,各章的考试要求分别按“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作出规定,其中“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考核范围:

1、国民经济核算实践

2、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

3、国民经济核算设计体系理论

4、国民经济核算原则

5、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考试知识点和要求:

1、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

理解: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及发布。

2、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基层单位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逐级核算成反映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数量特征。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不同。

3、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国民经济核算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5.国民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

识记:

机构单位的概念。

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的含义。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的概念。

基层单位的含义。

基层单位的特征。

产业部门的含义。

三次产业的划分。

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市场特征分两类:

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从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机构单位可以区分为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机构部门的分类。

6.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经济交易概念。

经济交易的种类。

货物和服务交易。

分配交易。

金融交易。

内部交易。

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

8、经济流量和存量

经济流量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经济存量的概念和种类。

9、市场价格

价格形式的含义。

要素价格。

基本价格。

生产者价格。

购买者价格。

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居民个人的最终消费支出、为居民服务非营利机构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和政府部门最终消费支出

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结构:

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

生产领域、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领域、最终使用领域,包括消费领域和积累领域

11、国民经济核算原则:

市场原则。

所有权原则。

三等价原则。

核算统计原则。

12、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方法和其他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帐户方法特点、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机构部门帐户、产业部门帐户、国民经济综合帐户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

1、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2、生产核算基本理论

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4、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

1、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我国生产核算的实际内容;

我国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我国生产核算主要指标的实际应用。

2、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生产活动和范围。

总产值(总产出)的概念及内容;

总产出的分类:

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的概念及价值测度。

增加值的概念及内容。

3、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理解;

最终产品的概念

4、机构单位总产出核算

机构单位总产出:

5、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

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概念。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指标概念。

简单应用:

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综合应用:

增加值计算。

6、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特点、计算公式

农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特点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总产出的计算。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

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房地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

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

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三种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总产出计算。

7、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

中间消耗的含义。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8、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

9、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

支出法。

10、生产核算帐户

生产核算帐户的内容及基本形式、平衡关系。

货物和服务帐户、生产帐户编制及分析。

11、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经济含义;

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人均GDP的意义及计算。

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1、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

3、投入产出表及其主要指标的概念

2、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及应用

1、投入产出帐户与投入产出表

投入的概念。

中间投入。

最初投入。

中间产出。

最终产出。

2、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第I象限的含义。

第Ⅱ象限的含义。

第Ⅲ象限的含义。

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式

4、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

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

直接消耗系数计算。

5、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

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1、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数据

2、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3、收入再分配核算

4、收入使用核算

5、资金流量核算

6、收入与消费核算应用分析

收入分配概念。

收入分配的过程。

收入使用的概念。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数据及应用。

我国可支配收入指标分城镇和农村分别进行统计的内容。

收入初次分配的概念。

收入形成分配的含义。

原始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的含义。

收入初次分配帐户的基本形式。

收入初次分配流量的种类。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即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核算。

不同部门收入形成帐户的不同特点。

收入形成帐户及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编制。

3、财产收入、原始收入和国民收入

财产收入的概念。

财产收入的类别

原始收入的概念及构成。

原始收入总额和净额的区别。

国民收入的概念:

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

各部门初次分配收入构成的不同。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总收入的计算。

收入形成帐户、原始收入账户中主要指标的计算、帐户的编制及分析。

4、收入再分配核算

收入再分配的概念。

转移的概念和种类。

资本转移的概念。

经常转移的概念

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的不同。

转移的形式:

现金转移和实物转移。

经常转移的内容:

收入税收支(现期所得税财产税)、社会缴款与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三大类

5、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计算。

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结构变化。

可支配收入核算。

按总额和净额计算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

6、收入再分配帐户

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基本形式。

收入再分配帐户的编制及分析

7、收入使用核算

收入使用核算概念。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概念。

最终消费的定义及核算原则。

最终消费支出种类: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8、收入使用帐户

储蓄的定义。

收入使用帐户的基本形式。

收入使用帐户的编制及分析

9、居民消费支出核算

居民消费支出的概念。

居民消费支出分类。

居民消费支出的核算。

10、政府消费支出核算

政府消费支出的含义和分类。

政府消费支出的核算。

11、资金流量核算

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资金流量表

(一)的平衡关系。

资金流量表

(一)与前述各帐户的关系。

12、收入与消费核算应用分析

收入分配结构分析;

收入使用结构分析;

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率、储蓄率的计算与分析。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和运用。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

1、资本形成核算

2、金融交易核算

3、积累核算理论

1、非金融资产概念和分类

经济资产概念及条件。

非金融资产概念及分类。

生产资产的概念。

非生产资产的概念。

生产资产的种类:

固定资产。

存货。

贵重物品。

区别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标志。

2、资本形成核算

资本形成的概念及具体项目。

资本形成的交易种类及对当期资本形成的影响。

资本形成特性。

资本核算的原则。

3、固定资本形成的内容

固定资本形成的内容、核算方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净额

4、存货增加项目的核算

存货增加项目概念、基本计算方法及资料来源。

5、储蓄与资本转移核算

储蓄的概念。

现金转移与实物转移。

资本转移的内容。

资本转移与现期转移的区别。

6、资本帐户和应用

资本帐户概念。

资本帐户的基本表式。

资本帐户与其他帐户的关系。

资金流量表与资本账户的关系。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的平衡关系。

资本账户的编制与分析。

投资率的计算及分析。

7、金融资产概念和分类

金融资产的概念。

金融资产的分类。

几种主要的金融手段。

8、金融交易核算

金融交易及其特点。

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

金融交易内容的核算。

各项金融资产、负债记录。

9、金融帐户

理解;

金融帐户基本结构。

金融帐户的作用。

金融账户的编制与分析。

10、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

资金流量核算的内容。

我国资金流量表应用。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基本表式。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的记账原理及平衡关系。

非金融部门的资金筹集。

住户部门金融资产的形成。

11、积累核算

积累核算的概念。

积累的性质。

积累的来源。

积累核算的内容。

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考核范围

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

2、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调整

3、国民资产负债账户与资产负债表

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

1、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

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

2、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概念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对象。

经济资产的基本条件。

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分类。

3、资产负债的估价核算

资产负债估价方法。

资产负债估价原则:

现行市场价格估价。

交易双方同一估价。

估价真实性。

资产负债存量重估价。

4、国民资产负债的估价核算

不同种类资产项目的估价方法:

生产资产估价;

非生产资产估价;

金融资产负债估价核算。

5.资产负债的变动核算

资产负债的变动内容。

资产数量其他变化核算。

重估价核算的概念及方法。

6.资产负债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的概念。

期初、期末国民资产负债帐户的基本形式。

国民资产负债平衡关系。

7.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机构单位资产负债表。

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

国民资产负债表。

8.国民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

国民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

9.国民资产负债表(或账户)和积累账户之间的联系

国民资产负债表(或账户)和积累账户之间的联系

10.资产负债存量与其他有关流量的结合分析

单位国民财产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拥有的国民财产。

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

1、对外经济核算理论

2、国际收支平衡表

3、国外帐户核算

4、对外经济核算应用分析

1.对外经济核算理论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概念。

国外概念。

对外交易概念。

对外经济活动。

2.对外经济核算的方法

对外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外帐户。

二者的区别。

3.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

经常项目的核算内容。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核算内容。

储备资产的内容。

净误差与遗漏的内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及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与方法。

我国国家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

5.国际收支平衡关系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的构成及计算。

国际收支平衡关系的主要分析内容。

6.国外帐户的特点

国外帐户的特点。

国外账户核算的原则。

9.国外帐户核算内容

国外帐户核算内容

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

进出口总额的核算。

劳务进出口核算。

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

对外资本账户和对外金融帐户。

对外资产其他变化帐户。

对外资产负债帐户。

第八章国民经济帐户的综合及其关系

1、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

2、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及关系

1、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

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概念。

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的内容。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各账户的主要关系及特点。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前后账户之间的关系。

2、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

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示基本关系。

3、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关系

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关系。

4、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帐户的综合及关系

经常帐户的综合关系。

积累帐户的综合关系。

资产负债表。

第九章国民经济其他核算

1、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与其他核算

2、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3、国民经济地区核算

4、人口、劳动力核算

5、环境核算

1、国民经济其他核算内容

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目的和内容。

2.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特点。

3.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的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4.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目的和特点

地区核算中的地方基层单位概念。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目的和特点。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内容及方法。

5.人口与劳动力核算

人口与劳动力核算的目的及特点

6.人口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人口总量统计。

人口变动统计。

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

人口的构成统计:

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统计。

人口的经济构成统计。

人口地区构成统计。

人口的社会构成统计。

7.人口平衡表

人口平衡表的基本表式。

8.劳动力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社会劳动力资源、社会劳动者的概念。

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统计。

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

就业结构统计。

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

9.人口资源状况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划分。

10.环境核算

环境核算的概念。

环境经济核算的分类。

绿色GDP的概念及实践。

第十章国民经济指数核算

1、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

2、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

3、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

4、我国实际应用中的GDP指数

1、经济指数核算目的

经济指数核算目的

2、物价和物量的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中物价的概念。

物量的概念。

3、指数方法和应用

综合指数。

拉氏指数。

帕氏指数和理想指数。

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

4、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基本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的内容。

5、投入产出的物价指数

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物价指数、最初投入物价指数、总投入物价指数、总产出物价指数。

6、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

固定资本形成物价指数。

库存物价指数。

7、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8、我国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

我国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

9、国民财富物价指数

国民财富的概念及国民财富物价指数的编制

10、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

国民经济指数体系的含义。

质量指数的含义。

第三部分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分共分,)

1、SNA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    )。

  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       B)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D)既不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2、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自来水公司            B)林场

  C)国家统计局            D)煤矿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每小题分,共分,)

1.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  )。

A.产品交易    B.内部交易    C.金融交易

D.其它积累交易     E.分配交易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B.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最终消费

C.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无论是否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都等于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E.若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不等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分,共分)

1.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四、计算分析题(共分)

1、已知我国实际统计数据资料如下:

单位:

亿元

年度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57494.9

66850.5

73142.7

76967.1

80422.8

58478.1

67884.6

74462.6

78345.2

81910.9

11993.0

13844.2

14211.2

14552.4

14457.2

28537.9

33612.9

37222.7

38619.3

40417.9

17947.2

20427.5

23028.7

25173.5

27035.8

要求:

(1)计算各年度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并做出分析。

(2)计算各年度的产业结构。

(3)结合上述计算结果。

对产业结构做出分析。

2.已知R地区某年的收入再分配相关核算资料如下:

(1)国民总收入4300亿元;

国民净收入3520亿元;

(2)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收入320亿元,支出319亿元;

(3)社会缴款收入965亿元,支出958亿元;

(4)现金社会福利收入740亿元,支出790亿元;

(5)其他各种经常转移收入489亿元,支出486亿元。

根据以上核算资料:

(1)计算R地区该年的国民可支配收入;

(2)编制R地区该年的收入再分配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