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142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doc

普通动物学1993-2005历年考研卷解析

一.填空题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物质基础

1.韧带是一种致密结缔组织,其由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

(93)

2.骨骼肌的肌管系统由K小管和T小管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由肌细胞的光滑内质网形成,后者是由肌细胞的肌纤维膜凹入形成。

(94,04)

3.运动终板是一种运动神经末梢,是由有髓运动神经纤维发出,并支配骨骼肌;而肌梭是一种感觉神经末梢,其主要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

(96)

4.血液中淋巴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参与体液免疫,还有帮助机体防御的动能;淋巴细胞一类称为B淋巴细胞,行使体液介导免疫的功能,另一类称为T淋巴细胞,行使细胞介导免疫的功能(96,02)

5.动物的循环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循环系统,另一类是肺循环系统(97)

6.脂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细胞各种构成的组成成分,有的脂类还是主要的活性物质(99)

7.细胞内有机物质彻底氧化产生38ATP,终产物为CO2和H2O,而糖的酵解产生2ATP,终产物为乳酸和丙酮酸。

(98)

8.上皮组织有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而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99)

9.血液是一种营养性结缔组织,其细胞间质是血浆,细胞间质由胶原蛋白和血清组成。

(00,03,05)

10.存在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薄膜称为基膜,是由细微的网状结构和无定形基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和营养作用。

(01,05)

11.有髓神经纤维由髓鞘、轴膜和神经膜三部分组成,髓鞘是许旺氏细胞的组成部分,其断处称为郎氏结,主要有支持和绝缘的作用。

(01,05)

原生

12.原生动物的自养方式是光能营养,而异养方式较多,按其摄食方式主要可以为吞噬和渗透。

(01,02,03)

海绵

13.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有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三种。

(93)

14.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幼虫是两囊幼虫,扁形动物的幼虫是牟勒氏幼虫,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都有担轮幼虫,河蚌特殊的幼虫称为钩介幼虫。

(99)

15.囊胚是个体发育的必经之路,两囊幼虫和牟勒氏幼虫,就是发育到囊胚就从卵膜内孵化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囊胚是动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初的发育起点。

(03)

16.海绵动物的空腔是水沟系,腔肠动物的中央腔是原肠腔,线形动物的体腔是假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是真体腔。

(96,04,05)

腔肠

17.腔肠动物的三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虫纲。

(93)

18.多数腔肠动物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且往往出现在同一种的生活式中,成为两个不同的世代,其中水母型是有性世代,而水螅型是无性世代。

(00))

扁形

19.扁形动物的原肾管型排泄细胞是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

(93)

20.扁形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原肾管,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后肾管。

(97)

21.原生动物的排泄器官是伸缩泡,扁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原肾管,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是按节排列的后肾管,又称体节器。

(00)

原腔

22.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其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93)

环节

23.环节动物具有按节排列的的排泄系统。

典型的后肾管有开口于体腔的漏斗称肾口,接着一条具有纤毛而且多盘旋的细肾管,最后经排泄管开口于体壁的肾孔。

(94)

24.棘皮动物是真体腔动物,其真体腔是以肠体腔法形成的;环节动物是真体腔,以肠体腔法把中胚层分成外侧的体壁层和内侧的脏壁层。

(98)

软体

25.一些古老的动物种类被称为活化石,例如软体动物门的鹦鹉螺;节肢动物门的鲎;脊索动物门的文昌鱼。

(97,04)

26.软体动物左右对称,但腹足类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而左右不对称。

(98)

27.软体动物卵裂除头足类是不完全卵裂之外,都是完全卵裂,并且与扁形、环节动物极为相似。

(00)

节肢

28.节肢动物的体腔是混合体腔。

(93)

29.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随着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水生种类用鳃或书鳃呼吸,陆生种类以气管或书肺呼吸。

(94,02)

30.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差别,节肢动物门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

其中甲壳动物属于有鳃亚门,肢口纲属于有鳌亚门。

(96)

棘皮

31.根据棘皮动物形态结构的差异,可将它们分为海胆纲、海星纲、海参纲、海蛇尾纲、和海百合纲五个纲。

(94)

32.具有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的无脊椎动物为棘皮动物门海胆纲(97)

鱼类

33.鱼类具有两腔的心脏即一心室和一心房。

心脏中的血是缺氧血,属于单循环。

(94)

34.鱼类的体形大致可分为4种,即纺锤形、平扁形、侧扁形、棍棒形。

(96)

35.在硬骨鱼类,卵为端黄卵或间黄卵,在受精膜举起的同时;卵质开始向动物极移动集中,从而形成胚盘,今后卵裂就是在胚盘内进行的。

(97,04)

36.鱼类的体表被鳞片,它是真皮衍生物,根据其构造和性质,它可分为盾鳞、硬鳞、骨鳞三类。

(01,05)

37.鱼类的躯椎为双凹型,大多数两栖类的躯椎为后凹型,爬行类多数种类的躯椎为前凹型,哺乳类的躯椎为双平型。

(04)

脊索

38.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在脊椎动物表现为:

①骨质脊柱②脑,脊髓③胚胎出现咽鳃裂。

(93,97,03)

39.胚胎发育中具有羊膜的脊椎陆生动物是爬行纲、鸟纲、哺乳纲(93)

40.脊椎动物亚门中无颌类指的是圆口纲的动物,从鱼纲动物开始出现上下颌。

(94,98)

41.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种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96)

42.脊椎动物血液的双循环方式包括两条途径,一条是体循环,另一条是肺循环。

(96)

43.蛙的呼吸器官幼体和成体不同,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后者导致了肺循环的出现。

(00)

细胞生物学

细胞及其研究方法

1.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或者经过一种活体红染色的细胞其核仁通常为致密球体,用胃蛋白酶RNA酶和DNA酶分别处理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rRNA、DNA、核仁蛋白、核糖体蛋白组成。

(93)

2.施氏细胞学说对细胞生物学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它强调细胞本身应该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第一次提出了研究细胞的起源问题。

恩格斯把细胞生物学说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97,04)

细胞质和它的细胞器

3.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膜以及其他一些细胞器膜,这些由膜围成的结构虽然各有自己的特征但是它们彼此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系统,由膜围成的小管、小泡、扁囊组成。

(93)

4.高尔基体通常是由扁平囊、小泡和大泡等机构组成的。

高尔基膜囊的排列有一定极性,凸面称为形成面,凹面称为分泌面。

小泡常散布于凸面周围,而大泡多分布在凹面附近。

(94)

5.目前发现的微体有两种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后者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它参与细胞乙醛酸循环过程。

(94)

6.细胞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性质称为细胞的通透性,质膜的这一功能最显著的特点是选择性,其根据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以及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朝着之质膜的内外两方向进行。

(96,99)

7.DNA复制可分为起始、肽链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复制开始于特定的起始点并需RNA为引物。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不连续方式,沿着5’-3’的方向进行,合成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断。

(96,99)

8.电子在呼吸链上传递,从势能高处向势能低处的分子氧方向进行,其中自由能变化超过10KCal的部位是合成ATP的部位,在呼吸链上共有三个这样的部位,分别是NADH-CoQ、细胞色素b-c、细胞色素a-O2。

(97)

9.内质网一般有三种形态扁平状、小泡状和小管状,其中小管状的内质网常常重叠在一起。

(98)

10.光合作用包括两个既分离又互相作用的光系统,PSI为波长700nm的光激发,PSII是由波长680nm的光激发,两个光合系统之间有一个称为细胞色素复合体的蛋白颗粒存在。

(98,04)

11.线粒体内有机物质的氧化是与呼吸链偶联在一起的。

而能量储存是与ATP相关联的,因此称为偶联氧化磷酸化,其能量产生效率是无氧呼吸的19倍。

(99)

12.细胞骨架主要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其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分裂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5)

13.动物细胞之间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膜间间隔只要2nm,可分为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第二类膜间间隔为20-30nm,也可分为两种,即分隔桥粒和桥粒。

(00)

14.线粒体的内膜形成脊,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线粒体内膜含有三类重要的蛋白质,

(1)是呼吸链;

(2)是运输蛋白;(3)是ATP酶复合体。

(01,03)

15.内质网的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内质网腔中运输,二是通过芽生小泡;新生肽链穿越内质网膜目前认为有两种模型,即直线模型和成环模型。

(01)

16.真核细胞tRNA前体剪接程序是

(1)剪切;

(2)连接。

(02)

17.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内含物、细胞骨架。

(03)

18.鞭毛、纤毛、中心粒都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鞭毛、纤毛鞭干微管蛋白组成的模式是9×2+2,而中心粒横切面微管蛋白组成的模式是9×3。

(03)

19.高尔基复合体由小泡和液泡组成的;小泡常分布于凸面(形成面)周围,而液泡常分布于凹面。

(03)

20.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有溶解、消化和防御。

(04)

细胞核

21.细胞有丝分裂的纺锤丝由四种丝状结构组成,即连续丝、染色体丝(又称牵引丝)、中间丝和星体丝(也称星射线)。

(94,97,05)

22.核与质之间物质交换除通过核孔自由通过之外,其他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核膜能形成囊泡,称为膜流运动,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

(00)

23.核仁的形成与核仁组织者密切相关,其是指某些染色体的一定节段,其中含有形成rRNA的遗传信息。

(02)

胚胎发育

24.卵膜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种①初级卵膜,它是由卵子的原生质形成的,②次级卵膜,它是由滤泡细胞形成的,③三级卵膜,它是由输卵管腺体形成的。

(94,04)

25.动物受精时,精子入卵的时间由四种情况:

①在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前②在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③在卵子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④在卵子第二次成熟分裂完成后。

(94)

26.精卵结合是由于受精素和抗精素相互作用而致,两者都有特殊的选择性。

这种反应必须是同种的,异种的不起反应或反应很弱。

(96)

27.神经管形成过程中,经过神经板、神经沟和神经管三个时期,神经管的发生必须有中胚层形成的诱导;神经管从脊索动物才开始出现。

(97)

28.辐射对称始于腔肠动物,两侧对称始于扁形动物,三胚层始于扁形动物,真体腔始于环节动物。

(99,02,05)

29.一般来说,原口动物是以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以裂体腔法形成体腔,而后口动物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以肠体腔法形成体腔。

(99)

30.精子的颈部是从近端中心粒(前结)到远端中心粒(后结);尾部中段有线粒体,是精子的代谢中心。

(00)

31.原口动物的原口既是未来成体的口,又是肛门;原口动物的原口发育成未来成体的口;后口动物的原口发育成未来成体的肛门。

(01)

32.配子发生一般经过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卵子形成中生长期特别明显,而精子形成还需经过变态期。

(01,05)

33.爬行类的卵为羊膜卵,受精发生于输卵管上端,受精卵下行时,在输卵管下端包裹由输卵管管壁分泌的分泌物形成卵壳,成为三级卵膜。

(01)

34.发生减数分裂的时间随物种不同而变化,分为合子减数分裂、孢子减数分裂和配子减数分裂。

(01)

35.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有顶体反应、卵的激活和精卵融合.(02,05)

36.精子尾部细长,一般可以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

主要结构为中心粒发出的轴丝。

(02)

其他(绪论等)

37.真菌有细胞核,核外被核膜,但无核孔,属于介核生物。

(98)

38.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进化论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