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779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模拟测试题全国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A)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B)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B)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A)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C)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D)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A)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D)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B)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C)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D)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B)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A)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B)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

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

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

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

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25、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是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

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学生所闻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是通过教师来解决的。

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

他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教什么和如何教,决定着按什么方向和目标组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他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能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要教”向会自学、能自学转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对学生而言,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他们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本领与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