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3450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社会制度: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它是一种固定化了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8.血缘关系:

是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的先天联系。

9.地缘关系:

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10.业缘关系: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2讲文化与社会运行

1.文化:

英文culture,源于拉丁语,为耕耘、耕作之意。

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堕距:

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

奥格本提出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变迁时,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导致各部分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主文化:

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4.亚文化:

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5.反文化:

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6.评比性文化:

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7.非评比性文化:

也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评比中无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8.文化特质:

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有属性。

它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文化特质是自成单位的,有它自己的特殊形式,文化特质的边界是相对的。

9.文化丛:

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

10.文化模式:

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11.文化中心主义:

又称种族中心主义,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甚至群体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如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作为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的中心和标准的现象。

12.文化相对主义:

认为文化模式无优劣之分,不能进行比较,因为各种文化模式均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

它的口号是:

“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13.文化震惊:

也称文化冲击,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14.文化边际:

或称边际文化,marginalculture,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如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以及民族与民族的交界带。

第3讲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

主要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初始社会化:

发生于幼年和童年时期,是文化学习的集中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了语言和基本的行为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机构是家庭。

3.预期社会化:

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要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4.发展社会化:

也称为继续社会化。

是相对于初始社会化而言的,是指成年人为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5.再社会化: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6.同龄群体:

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7.“镜中我”:

美国的查尔斯·

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8.生命周期:

是指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四个阶段。

9.无效文化传递:

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

10.代差:

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的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方面所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

代差反映的是不同世代的人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迅速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快有慢的不同步现象。

11.政治社会化:

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12.道德社会化:

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是按照社会的规范标准来培养社会成员的重要手段。

第4讲社会角色与人类社会

1.社会角色:

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

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指由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所组成的角色的集合。

3.先赋角色:

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4.自致角色:

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主要指通过个人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5.自觉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周围的人均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6.不自觉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承担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7.规定性角色:

有比较严格和比较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均有明确的规定。

8.开放性角色:

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角色。

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按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进行活动。

9.功利性角色:

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10.表现性角色:

指不以经济效益或报酬,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11.角色距离:

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角色距离这一概念最早由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E·

戈夫曼提出。

12.角色冲突:

指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在角色或角色内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3.角色不清:

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现象。

14.角色中断:

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间所发生的矛盾现象。

这种现象是因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未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而导致的。

15.角色失败:

指因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表演,而不得不终止表演,或虽未退出角色,但因困难重重而难以继续表演的现象。

第5讲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

1.社会互动:

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符号互动论:

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是一个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

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3.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

海曼在1942提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个体通常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4.拟剧论:

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其倡导者是加裔美国社会学家欧文·

戈夫曼。

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了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

5.社会交换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

霍曼斯、布劳和埃里森。

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交换行为。

交换论还指出,行动者对某类既定资源的需求强度越大,这种资源对他就越有价值,从而,掌握资源者对行动者来说,权力也就越大。

该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

6.本土方法论:

也称常人方法论或俗民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

加芬克尔在1967年创立的。

加芬克尔通过对以前并不相识的陪审团员们能够在一起工作这一事件的研究认为,通过建立一套不言自明的规则,来指导人们在新的情境下的活动,能使人们在彼此不相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沟通和互动。

这套不言自明的规则,就是本土方法。

7.情境:

主要是指互动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条件,包括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等。

根据互动的目的,可划分出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三种类型。

8.熟悉情境:

主要指我们与熟人间的日常交往场合,如朋友聚会、家庭成员间、邻居间的交往等。

9.社交情境:

在社交情境中,人们往往为互动而互动,无其他目的,通常会轻松交谈,但话题的实际意义往往不大,但这种交谈却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

10.工具关系:

是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

这种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原则。

11.混合关系:

是个人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这种互动往往以人情法则为基础。

12.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

情感关系(是亲和,还是排斥;

是融洽,还是对立)、利益关系(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权力分配的格局如何)、地位关系(是一致,还是冲突,以及冲突的程度如何)等。

13.频度: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

它会影响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

14.合作:

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15.竞争:

是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作性冲突。

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的存在和目标物的稀缺为前提的。

16.冲突:

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和过程。

17.强制:

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

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

强制性互动所借助的力量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力量。

18.顺从:

是指互动中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19.顺应:

顺应不仅包括顺从的含义,而且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20.集合行为:

也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21.紧急规范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一种“紧急规范”,并对在场者形成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