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264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外科护理常规.docx

普外科护理常规

  

  

普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外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1—7页

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7—15页

第三节腔镜手术护理常规15—20页

第四节普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36页

第五节普外科下肢疾病护理常规37—44页

第六节胃肠道疾病护理常规44—56页

第七节普外科腹腔疾病护理常规57—63页

第八节肝胆外科护理常规63—73页

第九节肛肠外科疾病护理常规73—79页

第十节心胸外科护理常规79—88页

第十一节破伤风的护理88—89页

 

 

第一节外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有无顾虑和思想负担。

2.社会情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3.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

4.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

5.对手术的耐受力如营养状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各种检查结果。

(二)术后评估

1.手术名称、方式、过程、病变组织是否切除,出血部位是否妥善处理,术中出血、输液、输血情况,手术是否顺利,安置了什么引流管。

2.病人是否苏醒,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评估病人术后心理状况,身体有何不适。

4.术后生命体征的改变、切口情况、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

5.出院前的心理反应。

【护理问题】

(1)术前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与对有关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2.焦虑、恐惧、绝望:

与对所患疾病不了解和对手术必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二)术后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胃管、各种引流管剌激、恶心、呕吐、腹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脏器功能不全等。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禁食、呕吐、进食困难、机体代谢率增高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失去身体某部分,如乳腺缺如、人工肛门等有关。

5.知识缺乏:

与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一)常规措施

1.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活动,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

3.根据不同的疾病,手术种类及病人的情况,对其进行卫生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及与医护配合等方面的指导。

4.做好卫生处置工作(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等),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根据医嘱给病人做交叉配血的准备。

5.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的不同,应给予不同饮食。

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6.肠道准备:

除未明确诊断病人严禁灌肠外,根据手术情况给予肥皂水灌肠以清洁肠道。

肠道手术病人术前2~3天给予少渣流食,口服肠道抑菌剂,术前晚清洁灌肠。

必要时给予甘露醇进行全肠道灌洗。

7.术前晚根据病人情况酌情使用镇静剂,保证其充分休息。

(二)手术日晨护理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决定是否延期手术。

2.嘱病人排尿,但是腹部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应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

3.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4.胃肠道手术及腹部大手术,应留置胃管。

5.取下假牙、发夹、贵重物品交于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6.准备手术室所需的物品如病例、X片、片、药品等一起带入手术室。

7.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麻醉情况准备病床及物品,停止执行术前医嘱。

(三)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情况,当病人回房后,通过了解病人的手术方式和术中病情变化,做了哪些相应的处理,以便制定相应的术后护理措施。

2.体位:

根据病情及病种改变体位。

3.生命体征的监测:

根据手术的大小及病情定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做好记录。

4.切口、引流物的观察:

术后应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

对植皮区的病人应给予必要的制动措施,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观察患肢色泽、温度。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防止阻塞、扭曲、折叠、脱落,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疼痛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会感到切口疼痛,24小时内较明显,遵医嘱使用止疼药物,并观察止疼药应用后的效果。

6.恶心、呕吐、腹胀的护理:

术后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待麻醉作用消失后症状自行消失。

若持续不止或反复发作,应根据病人的情况综合分析、对症处理。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7.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先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导尿管。

8.饮食和输液:

手术后病人的营养和水的摄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代谢功能和术后的康复。

禁食期间,应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9.基础护理:

加强口腔、尿道、压疮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10.活动:

术后无禁忌,应早期活动,包括深呼吸、咳嗽、翻身和活动非手术部位的肢体,但对休克,极度衰弱或手术本身需要限制活动者,则不宜早期活动。

11.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疾病的转归及注意事项。

附1:

胃肠减压的护理

【目的】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从而改善血液供应,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胃肠减压的应用】

(一)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肠梗阻的症状。

(二)减轻由于肠麻痹引起的腹胀。

(三)术中减少胃肠胀气,利于手术操作。

(四)术后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减轻腹胀有利于切口愈合。

(五)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护理措施】

(一)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二)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有效,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三)清洁鼻腔,自病人鼻咽部插入胃内50~60,妥善固定。

(四)行胃肠减压时必须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6(50)并且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五)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须口服药时,需将药物碾碎调水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1小时。

(六)使用胃肠减压者,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并及时倾倒减压器。

(七)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雾化吸入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剌激,鼓励病人作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八)拔管指征:

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

(九)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然后清洁鼻腔。

附2:

“T”型管引流护理

【目的】

病人施行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瘘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

肿瘤或外伤造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或置管溶石、排石,术后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

【护理措施】

(一)妥善固定:

“T”型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自腹壁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下垫纱布,用胶布固定,“T”型管不宜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二)引流通畅: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5~7天内禁止冲洗引流管,如发生阻塞,术后一周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

(三)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

(四)评估记录

1.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混浊、碎石、蛔虫及沉淀,必要时送检和细菌培养。

2.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300~500,色清亮,呈黄色或黄绿色,以后渐减至每天200左右。

3.黄疸逐渐消退。

若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入血致胆红素上升。

4.观察大小便颜色,送检胆红素含量,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

5.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拔管:

“T”型管放置10~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为200~300天,无残留结石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应试行夹管,第一天夹管2小时,然后4小时、8小时,依次递增至全日夹管,夹管期间细心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无不良反应,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后立即开放引流24小时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

造影后1~2日可拔管。

7.拔管后嘱病人平卧,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并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状况。

“T”型管拔出后残余窦道在24~48小时可自行闭合。

附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一)充分引流或吸出腹腔内残余积血、积液和术后渗液,防止腹腔内感染,观察内出血和并发症如肠瘘、胆瘘等。

(二)观察术后渗血、出血,如术后少量渗血,引流量可逐渐减少,有鲜红色出血应怀疑有内出血,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

(三)观察和治疗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瘘、肠瘘。

(四)减压。

【护理措施】

(一)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二)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在给病人做处置、翻身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导管脱出。

(三)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

(四)注意各种引流管正常时引流的血性液应由多到少,由浓变淡,如果引流液由淡变浓,突然增加应注意内出血的发生。

(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六)如有多条引流管应搞清每条管道在腹腔内放置的部位,写明标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

(七)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八)置管期间还应观察患者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

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1.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刚完成气管插管后,护士应立即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相同,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检查是否有气体从导管内溢出,以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粘膜的损伤。

3.调整体位对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轻气管导管对咽部的压迫。

  4.加强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做好气囊管理

  

(1)气囊的充气放气后的气囊应重新充气,其压力不得太大,可采用小漏气技术,使气管所承受的压力最小(气囊压力≤252O),充气量应做好记录。

  

(2)保证气囊充分闭塞气管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吸气时气体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泄漏与气囊充气量不足、气囊破裂和气管导管外滑等有关。

  6.观察气管导管的畅通情况通过呼吸机检测气道压力变化、吸痰管进入管腔的阻力等判断气管导管的通畅性。

7.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人工通气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二、气管切开的护理  

  

1.妥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防止套管滑脱或移位,其松紧度适当,以系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一手指为宜,不宜过松。

  2.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尤其是套管和周围皮肤的皱褶处应仔细清洁。

  3.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金属套管的内管应取出清洗后煮沸消毒,每日3-4次。

  4.加强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5.套管气囊的管理。

  6.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可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也可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使用气管切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