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22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7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docx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第五章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概述

1.轴类零件的功用、构造特点

功用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经常遇到的零件之一,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与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卡工件,如心轴。

构造特点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通常由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花键、键槽、横向孔、沟槽等外表构成。

按其构造特点分类有:

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异形轴〔包括曲轴、半轴、凸轮轴、偏心轴、十字轴和花键轴等〕四类。

如图5-1所示。

假设按轴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来分,又可分为刚性轴〔L/d≤12〕和挠性轴〔L/d>12〕两类。

2.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加工精度

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外表常为两类:

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外表、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外表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外表、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外表粗糙度轴的加工外表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3.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构造复杂的轴采用铸件。

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外表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3)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外表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展低温时效处理。

二、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

1.CA6140车床主轴技术要求及功用

图5-2为CA6140车床主轴零件简图。

由零件简图可知,该主轴呈阶梯状,其上有安装支承轴承、传动件的圆柱、圆锥面,安装滑动齿轮的花键,安装卡盘及顶尖的内外圆锥面,联接紧固螺母的螺旋面,通过棒料的深孔等。

下面分别介绍主轴各主要局部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支承轴颈主轴二个支承轴颈A、B圆度公差为0.005mm,径向跳动公差为0.005mm;而支承轴颈1∶12锥面的接触率≥70%;外表粗糙度Ra为0.4m;支承轴颈尺寸精度为IT5。

因为主轴支承轴颈是用来安装支承轴承,是主轴部件的装配基准面,所以它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到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

端部锥孔主轴端部内锥孔〔莫氏6号〕对支承轴颈A、B的跳动在轴端面处公差为0.005mm,离轴端面300mm处公差为0.01mm;锥面接触率≥70%;外表粗糙度Ra为0.4m;硬度要求45~50HRC。

该锥孔是用来安装顶尖或工具锥柄的,其轴心线必须与两个支承轴颈的轴心线严格同轴,否那么会使工件〔或工具〕产生同轴度误差。

端部短锥和端面头部短锥C和端面D对主轴二个支承轴颈A、B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08mm;外表粗糙度Ra为0.8m。

它是安装卡盘的定位面。

为保证卡盘的定心精度,该圆锥面必须与支承轴颈同轴,而端面必须与主轴的回转中心垂直。

空套齿轮轴颈空套齿轮轴颈对支承轴颈A、B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5mm。

由于该轴颈是与齿轮孔相配合的外表,对支承轴颈应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否那么引起主轴传动啮合不良,当主轴转速很高时,还会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并产生噪声。

螺纹主轴上螺旋面的误差是造成压紧螺母端面跳动的原因之一,所以应控制螺纹的加工精度。

当主轴上压紧螺母的端面跳动过大时,会使被压紧的滚动轴承内环的轴心线产生倾斜,从而引起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2.主轴加工的要点与措施

主轴加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主轴支承轴颈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外表粗糙度,主轴前端内、外锥面的形状精度、外表粗糙度以及它们对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

主轴支承轴颈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外表粗糙度要求,可以采用精细磨削方法保证。

磨削前应提高精基准的精度。

保证主轴前端内、外锥面的形状精度、外表粗糙度同样应采用精细磨削的方法。

为了保证外锥面相对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以及支承轴颈之间的位置精度,通常采用组合磨削法,在一次装夹中加工这些外表,如图5-3所示。

机床上有两个独立的砂轮架,精磨在两个工位上进展,工位Ⅰ精磨前、后轴颈锥面,工位Ⅱ用角度成形砂轮,磨削主轴前端支承面和短锥面。

主轴锥孔相对于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是靠采用支承轴颈A、B作为定位基准,而让被加工主轴装夹在磨床工作台上加工来保证。

以支承轴颈作为定位基准加工内锥面,符合基准重合原那么。

在精磨前端锥孔之前,应使作为定位基准的支承轴颈A、B到达一定的精度。

主轴锥孔的磨削一般采用专用夹具,如图5-4所示。

夹具由底座1、支架2及浮动夹头3三局部组成,两个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作为工件定位基准面的两段轴颈放在支架的两个V形块上,V形块镶有硬质合金,以提高耐磨性,并减少对工件轴颈的划痕,工件的中心高应正好等于磨头砂轮轴的中心高,否那么将会使锥孔母线呈双曲线,影响内锥孔的接触精度。

后端的浮动卡头用锥柄装在磨床主轴的锥孔内,工件尾端插于弹性套内,用弹簧将浮动卡头外壳连同工件向左拉,通过钢球压向镶有硬质合金的锥柄端面,限制工件的轴向窜动。

采用这种联接方式,可以保证工件支承轴颈的定位精度不受内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也可减少机床本身振动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主轴外圆外表的加工,应该以顶尖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但在主轴的加工过程中,随着通孔的加工,作为定位基准面的中心孔消失,工艺上常采用带有中心孔的锥堵塞到主轴两端孔中,如图5-4所示,让锥堵的顶尖孔起附加定位基准的作用。

3.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主轴加工中,为了保证各主要外表的相互位置精度,选择定位基准时,应遵循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和互为基准等重要原那么,并能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外表。

由于主轴外圆外表的设计基准是主轴轴心线,根据基准重合的原那么考虑应选择主轴两端的顶尖孔作为精基准面。

用顶尖孔定位,还能在一次装夹中将许多外圆外表及其端面加工出来,有利于保证加工面间的位置精度。

所以主轴在粗车之前应先加工顶尖孔。

为了保证支承轴颈与主轴内锥面的同轴度要求,宜按互为基准的原那么选择基准面。

如车小端1∶20锥孔和大端莫氏6号内锥孔时,以与前支承轴颈相邻而它们又是用同一基准加工出来的外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因支承轴颈系外锥面不便装夹〕;在精车各外圆〔包括两个支承轴颈〕时,以前、后锥孔内所配锥堵的顶尖孔为定位基面;在粗磨莫氏6号内锥孔时,又以两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粗、精磨两个支承轴颈的1∶12锥面时,再次用锥堵顶尖孔定位;最后精磨莫氏6号锥孔时,直接以精磨后的前支承轴颈和另一圆柱面定位。

定位基准每转换一次,都使主轴的加工精度提高一步。

4.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外表加工工序安排

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外表是75h5、80h5、90g5、105h5轴颈,两支承轴颈及大头锥孔。

它们加工的尺寸精度在IT5~IT6之间,外表粗糙度Ra为0.4~0.8m。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加工阶段〔包括铣端面、加工顶尖孔、粗车外圆等〕;半精加工阶段〔半精车外圆,钻通孔,车锥面、锥孔,钻大头端面各孔,精车外圆等〕;精加工阶段〔包括精铣键槽,粗、精磨外圆、锥面、锥孔等〕。

在机械加工工序中间尚需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这就决定了主轴加工各主要外表总是循着以下顺序的进展,即粗车→调质〔预备热处理〕→半精车→精车→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粗磨→精磨。

综上所述,主轴主要外表的加工顺序安排如下:

外圆外表粗加工〔以顶尖孔定位〕→外圆外表半精加工〔以顶尖孔定位〕→钻通孔〔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外表定位〕→锥孔粗加工〔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外表定位,加工后配锥堵〕→外圆外表精加工〔以锥堵顶尖孔定位〕→锥孔精加工〔以精加工外圆面定位〕。

当主要外表加工顺序确定后,就要合理地插入非主要外表加工工序。

对主轴来说非主要外表指的是螺孔、键槽、螺纹等。

这些外表加工一般不易出现废品,所以尽量安排在后面工序进展,主要外表加工一旦出了废品,非主要外表就不需加工了,这样可以防止浪费工时。

但这些外表也不能放在主要外表精加工后,以防在加工非主要外表过程中损伤已精加工过的主要外表。

对但凡需要在淬硬外表上加工的螺孔、键槽等,都应安排在淬火前加工。

非淬硬外表上螺孔、键槽等一般在外圆精车之后,精磨之前进展加工。

主轴螺纹,因它与主轴支承轴颈之间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所以螺纹安排在以非淬火-回火为最终热处理工序之后的精加工阶段进展,这样半精加工后剩余应力所引起的变形和热处理后的变形,就不会影响螺纹的加工精度。

5.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表5-1列出了CA6140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生产类型:

大批生产;材料牌号:

45号钢;毛坯种类:

模锻件

表5-1大批生产CA6140车床主轴工艺过程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设备

1

备料

2

锻造

模锻

立式精锻机

3

热处理

正火

4

锯头

5

铣端面钻中心孔

毛坯外圆

中心孔机床

6

粗车外圆

顶尖孔

多刀半自动车床

7

热处理

调质

8

车大端各部

车大端外圆、短锥、端面及台阶

顶尖孔

卧式车床

9

车小端各部

仿形车小端各部外圆

顶尖孔

仿形车床

10

钻深孔

钻48mm通孔

两端支承轴颈

深孔钻床

11

车小端锥孔

车小端锥孔〔配1∶20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50%〕

两端支承轴颈

卧式车床

12

车大端锥孔

车大端锥孔〔配莫氏6号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30%〕、外短锥及端面

两端支承轴颈

卧式车床

13

钻孔

钻大头端面各孔

大端内锥孔

摇臂钻床

14

热处理

局部高频淬火〔90g5、短锥及莫氏6号锥孔〕

高频淬火设备

15

精车外圆

精车各外圆并切槽、倒角

锥堵顶尖孔

数控车床

16

粗磨外圆

粗磨75h5、90g5、105h5外圆

锥堵顶尖孔

组合外圆磨床

17

粗磨大端锥孔

粗磨大端内锥孔〔重配莫氏6号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40%〕

前支承轴颈及75h5外圆

内圆磨床

18

铣花键

铣89f6花键

锥堵顶尖孔

花键铣床

19

铣键槽

铣12f9键槽

80h5及M115mm外圆

立式铣床

20

车螺纹

车三处螺纹〔与螺母配车〕

锥堵顶尖孔

卧式车床

21

精磨外圆

精磨各外圆及E、F两端面

锥堵顶尖孔

外圆磨床

22

粗磨外锥面

粗磨两处1∶12外锥面

锥堵顶尖孔

专用组合磨床

23

精磨外锥面

精磨两处两处1∶12外锥面、D端面及短锥面

锥堵顶尖孔

专用组合磨床

24

精磨大端锥孔

精磨大端莫氏6号内锥孔〔卸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70%〕

前支承轴颈及75h5外圆

专用主轴锥孔磨床

25

钳工

端面孔去锐边倒角,去毛刺

26

检验

按图样要求全部检验

前支承轴颈及75h5外圆

专用检具

三、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