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2061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行业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下载.pdf

实践成果: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践成果: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学院的行业背景,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的资源,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在校内三个系分别建设了40多个校内实训室,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保持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的一体化,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培养适应民航生产第一线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还在建设中的广州新白云机场范围内征地200亩,产学合作教育吸引更多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发展原则与民航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引进美国德事隆公司、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等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和设备,共建4个基地,即:

满足在校生技能培养的训练基地、承担全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培训基地、以生产性车间为主体的教学生产基地、以航空科普基地为基础的民航科普基地;

共建融学生实训、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使之成为民航特有专业的公共实训平台,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和融通。

依托校内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构建特色课程结构。

实训基地,构建特色课程结构。

根据“能力素质本位”教育要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实行“公共基础专业模块实践”结构性课程模式。

针对民航岗位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修订教学计划,逐步构建起适应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针对民航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和“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要求,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落实学生行业岗位技能的实验和实训。

推行实训教改研究,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利用所拥有的“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训时数和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堂与实训点合一”,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以及“实训与生产合一”行业岗位技能训练。

加强实训教材和实训制度建设,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训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安全理念贯穿培养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效益分析:

有效提高行业技能人才职业行为和能力标准。

建立起由飞机零件到部件系统的实验、实训、实习的完整体系。

机务校内实训基地占地30亩,新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占地200亩,引进企业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实验开出率95。

学校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总值2.8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使学院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做学合一、情境学习”,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增强了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

学院从2000年开始,与国外、境外企业和学校合作举办5个专业已招收4000余名学生。

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攀高,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部分专业高达100%。

学院生源充裕,生源质量良好,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超过当地分数线约50分。

建立起校内外、境内外、建立起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多方合作办学格局国内外多方合作办学格局。

学院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拓展了办学功能,开辟了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通过多方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实现深层次、多方位的实质性资源共享,使企业共享学院实训教学设备资源,改变了学院以往与企业合作中只共享企业资源的传统合作模式,调动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学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为学院实现从依赖政府向自我发展战略转变开辟道路。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校内实训基地“产学合作共建”的建设理念,“双向参与、同一平台,资源共享”的建设方式,“整合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建设思路,及“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科普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现等,有效解决了行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设备、教师、教材和考试等瓶颈问题,在工学结合培养高质量行业高技能人才,产学合作长效机制建构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效益并具有重要示范价值与广阔应用前景。

2创新点2创新点1)确立的核心思想:

“依托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指导推动,利用校内外、境内外、国1)确立的核心思想:

“依托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指导推动,利用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校企合作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

内外教育资源,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校企合作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

项目从功能定位、专业建设、特色定位等方面统筹谋划,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大量引进人财物,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瓶颈。

2)采取全面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标准的关键要素,建构了一2)采取全面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标准的关键要素,建构了一个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模式个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包括:

职业环境、“双师”教师、原版教材、考核改革、双证书制、勤工助学等。

3)项目建构一个集“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科普教育”校内实训基地,3)项目建构一个集“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科普教育”校内实训基地,为促进高职院校增强学院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为促进高职院校增强学院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集中学院的财力、人力建设适应行业终身教育的开放型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引进企业资源和管理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出,举办企业在职员工培训班1415个,培训员工达到10098人,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国内民航高职教育与培训最大的基地。

3应用情况3应用情况本项目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从2001年立项就在认真调研和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校层面与系部层面上下结合、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相结合的总体技术思路,以及“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

针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与发展多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利用行业物质资源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模式”,2000年以来从行业企业调拨到设备工具2000多台(套、件),其中飞机16架,发动机41台,现估价3493万元。

2)“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与企业在校内共建实训室5个,共享大型飞机培训软件8套,估价800万元。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奖教金、奖学金、教师维修人员角色互换、最新维修设备、培训标准等方面逐渐显示出优越性。

3)“国际合作建设广义校内实训基地模式”,与境外、国外企业和同类院校,通过合作开办专业及学生就业,以行业标准和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原则,分工合作,分别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实训资源。

本成果经过八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建成45个实训室,使我院和近十个合作学校的上万学生技能系统训练得到保证。

2005年7月18日,项目验收意见中写道:

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早,起点高,综合性强,探索出一条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开拓性与创新性,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国内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借鉴、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近年来,教育部和民航总局领导多次来实训基地指导工作;

国内外兄弟学校来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交流建设经验的领导、老师,每年超过1000人次。

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产学合作共建”的思想观念,“双向参与、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整合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合作空间,以及“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科普教育”的合作方位,等等已被同类学校借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下一步是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获奖情况二、获奖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2002教育论文一等奖中国西部人文丛书编纂委员会2003教育论文优秀现代教育研究2004教育论文一等奖四川省对外文化中心2004教育成果一等奖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协作会2006教育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成果曾获奖励情况2009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0000广东省教育厅成果起止时间起始:

2001年12月完成:

2009年2月主题词民用航空;

高职教育;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三、成果内容三、成果内容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本成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革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的综合成果。

理论研究: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建设原则和显著特征、运作模式、组织结构与实施途径等,为规划、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公开发表论文12篇。

实践探索:

通过目标设计与功能定位、建设模式和运作机制探索等,构建起“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国际合作建设广义校内实训基地模式”等建设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机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服务行业”的办学特色。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1、1、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方向和总体技术路线。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方向和总体技术路线。

在认真调研和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校层面与系部层面上下结合、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相结合的总体技术思路,以及“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

2、2、理论指导实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