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12050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8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练习题资料下载.pdf

C是_;

D是_;

E是_;

F是_。

此外还应配备_。

2、本实验的目的是_。

3、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用字排列应是_。

(1)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求出合力F。

(2)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3)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测力计的方向。

(4)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

(5)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

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4、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1)细绳、弹簧秤应与水平木板保持_。

(2)弹簧秤伸长的方向与细绳要_。

5、本实验中的F和F往往不相等,其原因是:

(1)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

(2)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是_。

6、实验中为了减少作图误差,标记细线方向时必须在每条细线下面的纸上点出两个定位点,这两个点的距离_,作图时的比例_。

7、在完成本实验时,除了供给各个必要器材外,只有一个弹簧秤,如何操作?

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打点计时器是_仪器。

目前实验室所用的打点计时器中,电源为_电源,所加电压为_V。

2、每当交流电变化一个周期,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_个点。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s。

3、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s(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4、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在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将需要选用的器材代号填在横线上_。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纸带;

F、小车与钩码;

G、秒表;

H、长木板;

一端带滑轮;

I、刻度尺;

J、弹簧秤;

K、砝码;

L、导线。

5、某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

(1)在实验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其计数周期为T,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计数周期里位移差均为s、则小车做_运动,加速度a_。

(2)某次实验纸带记录如图19-5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判定物体做_运动,图中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其中D点对应的速度为_m/s。

6、根据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用公式能直接从纸带上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加速度7、如图19-6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计数周期为T,运动加速度和打D点时瞬时速度分别用a和vD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图19-7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该实验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比较,在实验器材上。

(1)用小桶和砂子代替跨过滑轮的钩码,其目的是_。

(2)在实验器材上主要增加了_。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器材上应注意_。

2、下面是按实验要求装置好器材后,进行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备用砝码,使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桶与砂子的总质量。

(2)挂上小桶,放进砂子,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桶里砂子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4)保持砂桶里砂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上述实验中,漏掉一个重要的实验步骤是_。

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线,若作出的a-F图线如图19-8(甲)所示,这是由_造成的,若作出的a-F图线如图19-8(乙)所示,这是因_造成的。

4、某学生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9-9中作出a-F图线。

(2)图线在F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

(3)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

五、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五、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_和_。

(2)在实验中,为了尽量准确地测定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应注意的事项是:

A、_;

B、_;

C、_;

D、_。

2、如图19-10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

已知物体是从原点O水平抛出,经测量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_m/s。

3、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本实验的误差增大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C、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4、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正确的是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小球每次做不同的抛物线运动;

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均不同;

D、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同;

5、图19-11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背景标尺每小格表示1.25cm,则由照片求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值为_。

6、一学生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画运动轨迹只在白纸上画出了与初速度平行的Ox轴,忘了画坐标原点和Oy轴,而且也只画出了中间一部分轨迹,如图19-12所示。

如何只用一刻度尺得出小球的初速度(不需测实际数据只用物理量的符号代表所测量)。

测量方法:

(简答)_。

得到的v0=_。

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利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备好的器材有:

打点计时器,固定计时器用的夹子、铁架台、纸带,另外还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低压直流电源、导线、复写纸片、天平、秒表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还缺少的器材是_。

2、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若应用公式v=gt计算即时速度进行验证,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甲、乙两条实验纸带,如图19-13所示,应选_纸带好;

(2)若通过测量纸带上某两点间距离来计算即时速度,进行验证,设已测得点2到4间距离为s1,点0到3间距离为s2,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重物开始下落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点3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实验后,s1、s2和T应满足的关系为T=_。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19-14所示,其中,A为打下的第1个点,C、D、E、F为连续选取的点。

用米尺量出C、D、E、F到A的距离分别为s1=20.06cm,s2=24.20cm,s3=28.66cm,s4=33.60cm;

电源的频率为50Hz;

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

验证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设重锤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则应计算出

(1)打下D点时重锤的速度v=_(文字计算式)=_m/s。

(2)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文字计算式)=_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Ek=_(文字计算式)=_J。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给出的(v2/2)-h图像应是_,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2)-h图线的斜率等于_的数值。

七、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七、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1、在以下实验中,哪几步有缺陷,并纠正之(正确的写“无”,有缺陷的写出纠正的办法),如图19-15所示。

(1)用天平测出两个金属球的质量,并列表进行记录_。

(2)将斜槽固定在实验桌上。

(3)将被碰小球放在小支柱上,看是否放稳_。

(4)在地上铺一张白纸,记下重锤在纸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即碰撞时入射球球心的位置)_。

(5)让质量较小的球由静止开始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作10次。

用圆规把小球落在地面纸上的痕迹圈在尽可能小的圆内,找出这个圆的圆心作为入射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_。

(6)被碰小球放在小支柱上,让入射小球从任意高处自由滚下,使两球发生碰撞,重复作10次,用圆规画圆,确定入射球和被碰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_。

(7)用螺旋测微器测出两小球直径,确定被碰小球碰前重心在地面白纸上的垂直投影_。

(8)用刻度尺量出各落地点平均位置到两球心垂直投影点的距离,作为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并记录,_。

(9)进行计算、验证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_。

2、某次实验中在纸上记录的痕迹如图19-16所示。

测得OO=1.00cm,Oa=1.80cm,ab=5.72cm,bc=3.50cm,入射球质量为100g,被碰小球质量是50g,两球直径都是1.00cm,则入射球碰前落地点是纸上的_点,水平射程是_cm;

碰后入射球的水平射程是_cm。

被碰小球的水平射程是_cm,碰撞前后总动量的百分误差是_。

3、为了减小误差,下面正确的选择是A、mm被,rr被B、m=m被,r=r被C、降低碰撞实验器的高度D、mm被,r=r被4、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A、毫米刻度尺;

B、长尺;

C、天平;

D、秒表;

5、在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不需测量的物理量有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直径;

B、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C、入射球开始滚下时的初位置与碰撞前位置的高度差;

D、入射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

6、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必须要求A、斜槽轨道是笔直的;

B、把小球放在斜槽末端的槽口处时,小球应能静止;

C、调节安放被碰球的支柱与槽口的距离时,应使小柱顶端与槽口的距离恰等于小球的半径;

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7、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A、入射球得到较大的速度;

B、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心碰撞后速度均为水平方向;

C、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时动能无损失;

D、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

8、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这是为了使A、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速度飞出槽口;

C、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小球每次都能对心碰撞;

9、如第1题图,在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A、mAOP=mAOM+mBONC、mAOP=mAOM+mB(ON-d)D、mAOP=mA(OM-d)+mBON(其中d为球直径,mA、mB为A、B球的质量)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在下述实验步骤空白处填入适当文字

(1)用_做成一个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_测量摆长,摆长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