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177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docx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木工程是由枣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纸。

2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滕州市汇龙四季花园2#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二层,高61.60m。

主楼横向①~(0轴线长为23.40m,纵向@)~(D轴线长度为19.80m,大致成回字型,CFG桩复合地基,。

±0.00相当于绝对标咼70.20m。

各段具体工程概况表:

栋号

项目—

汇龙四季花园2#楼

建筑面积

13000m2

层数

地卜

二十二层

地下

2层

建筑檐高(m)

61.50

建筑总高(m)

61.60

层咼

(m)

地下二层

2.8

地下一层

2.8

标准层

2.8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三、施工准备:

3.1测量人员及验线人员:

由于本工程工期短,放线工作量大,项目部成立一放线小组,由

三人组成。

具体工作由鲁开龙负责,验线工作由宋长存负责。

3.2本工程配备测量器具及检测情况:

测量器具名称

数量

检定日期

经纬仪TDJ-2

1台

2005-8-20

水准仪DS3

1台

2005-8-20

铅垂仪

1台

2005-8-20

3.2测量器具检测制度:

1)购置测量器具必须是国家有关部门认证有资料、随机文件、合格证、检测报告齐全,由专人存档,建台帐。

2)测量仪器检测周期:

A类:

经纬仪、水准仪、50米钢卷尺为1年;

B类:

塔尺1年、盒尺2年、铅垂仪1年。

3)测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保养,在检测期内,如发现偏差较大,应立即停止使用,由技术负责人送检定机构部门进行校正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仪器设备停用时,入库保存,由使用人办理入库封存手续。

经检测后,确定不能再使用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中请报废。

3.3技术准备:

工程定位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放线坐标、正式图纸进行定位放线。

放线员施工放线前必须认真审核已有的施工文件,认真组织技术、放线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同时审核图纸与定位桩点坐标、高程,建筑物本身各轴线关系,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3.4测量放线报验程序及内容:

测量放线报验前,必须经放线员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复检,验收合格后填写报验单及相关资料,报请监理验收。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不合格者进行二次测量放线、报验。

四、报验内容:

4」工程测量放线报验表

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单位审核。

4.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位置A轴与10轴交点坐标点X=84531.975、Y=14566.569及善国与杏坛路交汇处北的高程点+67.977m确定场地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土0.000绝对高程,并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3基槽验线记录

应根据主控轴线和基底平面图,检验建筑物基底外轮廓线、电梯井坑、垫层标高(高程)、基槽断而尺寸和坡度等,填写《基槽验线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4楼层平而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内容包括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垂直偏差等,施工单位应在完成楼层平而放线后,填写《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5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楼层标高抄测内容包括楼层+0.5m水平控制线等,应在完成楼层标高抄测后,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6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对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并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4.7沉降观测记录

根据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指定和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结构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4.8工程定位测量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线,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五、测量方法:

1、测量依据复核:

由建设单位给定的建筑物定位点,和标准水准点高程,依据图纸对该建筑物校测,因此要结合木现场实际由建设单位确认后再进行抄测并办理交接手续。

定位平面控制桩点,即A、

C、L及2、7、10轴共12个,水准点1个。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l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

2.1±0.000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具体的测设过程如下:

在首层楼板浇筑碗以前,预先在首层底板的上筋上相应控制点的位置焊接一块15cmX15cmX1.5cm的钢板,并保证钢板上表面与碗面持平。

2.2利用经纬仪对原有地面控制点进行校核,并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

1/15000

2.2.1用钢针在预埋钢板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作为以上各楼层平而控制的基准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土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2.2.2在土0.000以上各楼层底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X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3.基础开挖放线: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

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cm。

(1)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边坡及地而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

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X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

±10mm。

(2)垫层上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4.地下室施工平面放线

地下室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部位不同,将主控轴线的交点分别投射到基底、垫层、底板及楼板上表面,经校核无误后,依据主控制轴线测设其余各条轴线。

依据轴线放出墙柱中心线、模板边线及模板lm线(供模板位置检查使用),经预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地上楼层的轴线投测

5.1投点引测:

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把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激光束,直至接收把标明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直仪,接收把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3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他控制点。

5.2轴线放样:

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进行各轴线的细部放线工作。

6.标高基准点的建立

进场后,依据城市水准点将高程引入场内,在场区内建立四个水准控制点,经闭合、平差后,将基准点标高记录在案,作为场区高程控制及沉降观测的依据。

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地下一层均匀地引测三个标高基准点,并定期地对其进行联测,其高差不得超过2mm。

7.标高的竖向传递

如下图所示:

利用一台水准仪,一根塔尺和一把50m钢尺,依次将3个标高基准点用钢尺由激光洞口向上量出本楼层高度,同时依此制作木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对各点进行校核,高差满足2mm的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用红三角标记。

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此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楼层的竖向结构垂直度测量控制

1、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利用垂线法吊线垂,测量模板的垂直度,边测量边调整,直至该楼层的自身垂直度偏差小于3mm。

2、在竖向拆模后,利用经纬仪该竖向结构的纵横轴线投测到结构立面上,并量取竖向结构的顶部的轴线偏差,及时将数据提供给模板支设队伍,以便在上一层竖向结构施工时调整纠偏。

3、根据各标高段的竖向结构顶部(柱中心或墙体中线)的轴线偏差,制作竖向结构的偏差立面投影图,以直观地反映各柱的垂直度,从而保证跨楼层的竖向结构的垂直精度要求。

9.沉降观测

9.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按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

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9.2.利用场内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9.3.观测点布置于四周,外墙共6点见附图。

9.4.沉降观测点的形式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度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埋在墙内的部分为露出墙外部分的7倍。

由于大模板施工钢筋栓墙,故改为了埋150X150X10钢板,锚固筋64>10,长200mm。

9.5.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在制定位置埋设,埋设高度为+0.5mo

9.6.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9.7.施工期间在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均进行沉降观测,工程投入后应连续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的间隔根据沉降量大小来确定,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9.8非周期性观测:

1)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

2)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

3)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4)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3)塔吊沉降观测:

1)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2)雨季后观测一次。

3)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4)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1)结构按二等变形观测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液体静

力水准测量。

其精度要求见表:

变形点的

高程中误

差(mm)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往返较差、

附和或闭合

差(mm)

检测己测高

差较差(mm)

±1.0

±0.30

0.6

0.8

±2.0

±0.70

1.4

2.0

注:

n为测站数

2)塔吊观测按三等精度考虑。

(5)沉降观测结果应按照北京市标准DBJ01-21-95《建筑工

程施工测量规程》整理。

6.电梯安装施工测量:

(1)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开始,以结构控制线为准测设每层电梯井净空尺寸,并绘出平面图。

(2)用垂准线法,检查电梯井中心竖向偏差。

(3)测设电梯井轨道中心位置,并用钢丝固定。

(4)每层弹50cm水平控制线,每层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精度高于1/3000,并保证电梯地坎与地而平。

7.装饰工程施工测量:

(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

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而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

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II

精度要求

水平线

(室内、室外)

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铅垂线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

高于1/3000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厅应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