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05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版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

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检测卷(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6·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面是列宁和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

依你看,现在的农村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

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导致老农失去干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粮食税的征收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

答案 A

解析 粮食税的征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是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的,故C项错误;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与材料“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2.(2016·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

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

这些决定(  )

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

答案 D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

3.(2016·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

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

”这种看法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仓促性

B.新经济政策执行的必要性

C.斯大林模式实施的片面性

D.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可知该政策是苏俄时期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符,故A项正确。

4.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

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

A.鼓励私人办企业

B.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取消了自由贸易

D.征收固定粮食税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1919年3月”“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信息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故C项正确。

5.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

“……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答案 A

解析 依据文章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正处于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时期。

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所以答案选A。

6.(2016·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

“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

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

”“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提高商品总量,加速工农业之间和工农业内部的流转……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它“将提供使生产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余地”。

此观点的核心是(  )

A.利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合理手段

B.价格降低是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

C.加速流通是扩大市场的唯一措施

D.扩大总量是加快生产的主要方法

答案 A

解析 利用市场与材料中“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相符,故A项正确。

7.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苏俄由此开始(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苏俄由此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A、C、D三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8.苏俄某经济政策公布后在党和共青团中引起了反对。

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

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

该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大规模工业化政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

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

9.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最杰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

B.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

D.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答案 B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

10.(2016·江苏南京三模)下图为苏联1公担稞麦可交换的物品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集体农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B.工业发展快导致农业严重滞后

C.农产品低成本制约了价格上涨

D.农业劳动转为工业发展的资金

答案 D

解析 上图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拉的越来越大,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实施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和原料的结果,牺牲农业来支持发展工业,故D项正确。

11.(2017·江苏宿迁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马莉莉在《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中提到:

“从1953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后,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问题就呈现出来。

借鉴1933年苏联的做法,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

”材料中提到的“苏联的做法”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承认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就被取消了,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就被取消了,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大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弊端就是忽视商品和货币关系以及农轻重比例的失调,故C项正确;苏联从来都没有承认或者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12.斯大林偏执地曲解列宁1919年关于“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的观点,反复强调“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这是“工农联盟的任务”!

据此,斯大林要求(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突出农业基础作用

D.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答案 A

解析 从“‘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得出斯大林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正确。

13.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这反映了(  )

A.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C.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能说明新经济政策并未停止,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比的变化”和“择优、低价购买”可知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故D项正确。

14.(2016·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926年苏共提出:

“合作社和国营商业的任何削弱,私人中间商、收购商和商人阵地的加强,都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关系的统治领域的扩大。

因此扶助合作社,发展国营商业,使它们通过竞争来夺取私人商业资本的阵地,并使它们在经济上利用私人商业资本,就是党的经济政策中的首要任务。

”这表明苏联(  )

A.科学利用市场规律

B.强化公有制主导地位

C.提倡多种经济并存

D.兼顾计划与市场手段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利用市场,故A项错误;题干中“扶助合作社,发展国营商业,使它们通过竞争来夺取私人商业资本的阵地”体现出了强化公有制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夺取私人商业资本的阵地”说明要将私人商业资本消灭,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计划和市场手段,故D项错误。

15.观察图片,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  )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中国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

B.改变分配的方式

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

D.改变所有制性质

答案 D

解析 加入集体农庄和加入农业合作社,都是将农民的个体经营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6.(2017·江苏高考模拟三)下表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该期间苏联的经济体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40~1985年”和图示内容,结合所学,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了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与西方封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国内经济结构失衡,故D项错误。

17.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

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

这一制度有助于(  )

A.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

B.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C.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

D.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个人崇拜,故A项错误;干部更新制度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权力集中局面的改变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8.(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

“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

”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

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C.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D.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赫鲁晓夫的改革方向重点在农业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可知,改革并未根本触及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表明没有根本触及斯大林模式,相当于保留了个人崇拜滋生的土壤,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