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017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docx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

卫办医政发〔2011〕58号文件附件

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型新月体肾炎(ICD-10:

N01.7)/Goodpasture综合征(ICD-10:

M31.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ICD-10:

M31.0)。

行血浆置换治疗(ICD-9-CM-3:

99.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临床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即在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

2.可以合并肺出血(Goodpasture综合征)。

3.病理:

免疫荧光表现为IgG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样沉积。

光镜表现为50%以上的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

4.血清中抗GBM抗体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血浆置换:

可采用单膜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如采用单膜血浆置换,通常每日或隔日置换1–2个血浆容量,一般连续治疗3–6次,或至血清抗GBM抗体转阴。

2.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甲泼尼龙7–15mg/kg/次(0.5–1.0g/次),每日或隔日一次静滴(30–60分钟内完成),每3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

3.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

泼尼松1mg/kg/d,约4–6周逐渐减量。

同时口服或静脉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4.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肾功能受损者可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5.对症治疗:

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01.7I型新月体肾炎疾病编码或ICD-10:

M31.0Goodpasture综合征疾病编码或ICD-10:

M31.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疾病编码;

行血浆置换治疗(ICD-9-CM-3:

99.07)。

2.患者同时合并肺出血(Goodpasture综合征)。

3.抗GBM抗体阳性。

(六)血浆置换治疗。

1.可以选用单膜血浆置换(PE)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

2.单膜血浆置换量:

根据计算的患者血浆量,每次置换1–2倍体积的血浆容量。

血浆量计算公式:

血浆量(L)=体重×(1–Hct)×0.065

3.置换液:

新鲜冰冻血浆首选;不能获得时可以选择5%白蛋白溶液、生理盐水等。

4.抗凝剂:

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5.疗程:

每日或隔日一次,通常3–6次,或至血中抗GBM抗体转阴。

6.监测指标:

治疗期间监测抗GBM抗体滴度、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

如果置换液使用非血浆制品,或使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方法,需监测临床出血表现及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水平。

7.血浆置换必须同时配合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

(七)住院后1–7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粪常规;

(2)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动脉血气分析;

(4)胸片及肺部CT;

(5)抗GBM抗体、ANCA、ANA谱、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

(6)肝功能、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凝血功能(PT、APTT、FIB);

(7)腹部超声(双肾、肝、胆、脾、胰),心电图;

(8)肾脏穿刺活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超声心动图;

(2)痰含铁血黄素。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

2.肾穿刺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后酌情使用止血药。

3.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4.加强支持治疗。

(九)手术日为入院第2–7个工作日之内(如需肾活检)。

1.麻醉方式:

局麻。

2.术前准备: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查凝血功能正常。

3.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

视病情而定。

5.病理:

行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

(十)出院标准。

1.肺出血停止,胸片显示肺出血基本吸收;无低氧血症。

2.肾功能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二、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型新月体肾炎(ICD–10:

N01.7)/Goodpasture综合征(ICD–10:

M31.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ICD–10:

M31.0)

行血浆置换治疗(ICD-9-CM-3:

99.0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4–21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及时处理各种临床危重情况(如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初步确定是否需要肾脏替代,并制订诊疗方案

□向患方交待病情

□中心静脉置管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确定是否需要肾活检

□签署各种必要的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同意书、肾脏替代同意书等(根据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患方沟通

□对症支持治疗

长期医嘱:

□肾脏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优质蛋白饮食

□记出入液量

临时医嘱:

□甲泼尼龙0.5–1.0g静脉点滴

□开具中心静脉置管术医嘱

□急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胸片及肺部CT

□急查抗GBM抗体

□血常规(嗜酸和网织细胞计数)、尿常规、粪常规

□肝功能、血糖、血型、凝血功能(PT、APTT、

FIB)、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

梅毒等)

□免疫指标:

ANCA、ANA谱、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

□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双肾、肝、胆、

脾、胰)

长期医嘱:

□肾脏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记出入液量

□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甲泼尼龙0.5–1.0g静脉点滴

□开具血浆置换医嘱(根据情况)

□开具肾脏替代医嘱(根据情况)

□监测肾功能、电解质

□监测抗GBM抗体滴度、血小板计数、凝

血指标

□其他特殊医嘱

□必要时查超声心动图、痰含铁血黄素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预防感染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7天

住院第8–14天

住院第15–21天

(出院日)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继续激素冲击治疗

□肺出血、肺部感染治疗

□必要时肾脏穿刺

□必要时使用其他药物等

□必要时继续肾脏替代治疗,每次治疗前后评估是否可停止

□肾外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监测抗GBM抗体浓度

□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凝血指标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一般情况、肺出血、肾功能变化,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评估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副作用并处理

□必要时继续肾脏替代治疗

□肺出血停止、胸片显示肺出血基本吸收;无低氧血症

□血浆置换连续治疗3-6次,或至血清抗GBM抗体转阴

□继续维持性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

□评估肾功能,决定继续或停止肾脏替代治疗

□如果肾功能不能恢复,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病情平稳后出院

长期医嘱:

□肾脏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记出入液量

□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甲泼尼龙0.5–1.0g静脉点滴

□监测电解质、肾功能

□监测抗GBM抗体滴度、血

小板计数、凝血指标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肾脏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记出入液量

□泼尼松1mg/kg口服

□环磷酰胺口服,或静脉使用

临时医嘱:

□监测电解质、肾功能

□监测抗GBM抗体滴度、

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肾脏病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记出入液量

□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抗GBM抗体滴度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预防感染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预防感染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

N10.X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常有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

可有膀胱刺激征,常有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离心尿白细胞≥5/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10.X02急性肾盂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ESR、血培养等;

(3)尿红细胞位相、白细胞分类、尿白细胞管型、清洁中段尿培养(包括细菌和真菌)+药敏、尿找抗酸杆菌;

(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