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963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docx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就业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

培养规格

●具备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开设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体育、军事科学概论、军事训练等课程。

●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分析、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的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自然科学、数学、工程、管理知识,并具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物联网工程行业的能力。

包括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使用、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律、心理学、项目管理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工程制图、电工电子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能力。

(2)在系统掌握物联网技术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对信息及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标准、产品需求、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方式有专门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包括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知识,了解国际国家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了解物联网产业的需求,正确把握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制,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织组网措施和主要有线无线拓扑和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通过深入物联网行业中的企业工程实践,了解该领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的新兴技术和需求,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解决物联网领域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1)熟练并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物联网硬件与软件设计、互联网应用等领域,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物联网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的能力。

(2)掌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业务的开发、测试、推广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信息网络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

(4)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

具有至少1年的工程实践经历,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设计传感网系统并开展运行和维护。

●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

(1)具有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具有较好的应用图形图表方式表达和交流观点、方案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思想、观念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使用专业技术语言、运用母语或英语,进行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尤其是具有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包括具有个人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适应社会与环境,自信、灵活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能力。

包括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工程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作中的协调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4)具有获取知识能力。

包括可以应用各种手段获取资料、信息,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能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为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可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知识、继续学习。

 

2.2.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实训中获得训练。

2.2.5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实训中获得训练。

2.3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2.4.1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置文字和语言表达课程、讲座,通过课程设计文本、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写作、展示、讲座、答辩等形式,进行训练

2.4.2人际交往能力

以团队的形式组织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训练人际交往能力。

2.4.3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能力

采取团队的形式,变换成员角色,训练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能力。

3

素养要求

3.1思想道德素养

“两课”系列课程及实践训练

3.2文化素养

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及实践训练

3.3专业素养

知识要求中的系列课程及能力要求的实践训练中获得

3.4身心素养

体育系列课程、社会实践

培养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科基本学制:

3+1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德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社会、人文、自然科学、艺术等素质教育课程(选修)

2

形式与政策

2

32

军事理论

1.5

36

军训

1.5

3k

外语

大学英语

12

192

体育

体育

4

128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工程基础类

工程制图

3.0

64

计算机类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32

程序设计基础C

4

80

数学类

高等数学

11

176

线性代数

2.5

4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40

物理类

大学物理

7

112

物理实验

1.5

48

学科基础课

模拟电子技术

4.0

64

数字电子技术

3.5

56

软件技术基础

3.5

56

物联网技术导论

1

16

 

●工程专业课程

课程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专业核心课

通信原理

3.0

48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5

56

信号与系统

4.5

72

数字信号处理

3.0

48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3.0

40

传感器技术

2.0

32

算法设计与分析

2.5

48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

2

32

控制技术及应用

3.0

48

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

3.0

48

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

2.5

48

专业选修课*

计算机网络

2.0

32

移动通信系统

2.0

32

网络安全技术

2.0

32

无线传输与定位技术

2.0

32

人工智能导论

2.0

3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0

32

光纤通信技术

2.0

32

视觉物联网技术

2.0

32

物联网体系与标准

2.0

32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2.0

32

M2M技术

2.0

32

物品信息制作与识别技术

2.0

32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2

32

注:

*课程至少选16学分。

●工程实践教学

课程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周)

实验

各门课程实验

16

220

实习

金工实习

1.0

2周

生产实习

1.0

2周

企业实习

4

8周

课程设计

电子工艺实习

0.5

1周

电子设计CAD、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5

3周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1

2周

软件编程课程设计

0.5

1周

算法分析课程设计

0.5

1周

物联网应用课程设计

0.5

1周

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

3

6周

物联网工程实践

4

8周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8

16周

 

●培养方案学分分布框架说明

培养方案总学分16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30学分,占本科阶段总学分比例为18.1%;学科基础教育52.5学分,占本科阶段总学分比例为31.8%;工程专业教育与实践69.5学分,约占本科阶段总学分比例为42.1%。

培养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训练安排达51周。

●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以培养工程师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为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重点加强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课程,数理科学、工程技术等工程科学基础课程,信息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物联网专业技术课程群等工程应用类课程。

英语课程:

学生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分别通过学校英语水平考试。

学生应具有以英语书面和口语顺利进行日常交流和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快速阅读能力、听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计算机类课程:

深入学习计算机软、硬件课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程序设计等手段解决工程计算、工程模拟和工程表达等问题,能迅速获取相关计算机的新知识。

工程科学基础类课程:

通过数学、物理类课程,使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基础知识解释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

通过物联网工程学概论与项目训练等课程,使学生从总体上建立物联网工程系统的概念,了解工程系统的构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的一般过程,并掌握一般的工程方法。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物联网理论技术建立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通信工程等交叉融合基础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与系统、电路电子学、通信原理等课程与实验,使学生具有信息大类的宽厚基础。

专业技术平台:

专业技术平台课程群集成物联网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通过设置无线传感网、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建立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工程应用与实践类课程:

在系统学习物联网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工程实践,在应用中熟练掌握物联网工程关键技术,培养物联网产品设计开发、工程规划、运行维护及技术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实践类课程:

通过实践类课程的训练,加强学生了解工程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具,通过实验、分析、计算等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有课程设计、实验环节和实习环节,综合的实践教学有企业认知实习、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工程实践、企业毕业设计等。

利用校内基础实验室、教授科研室及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完成课程设计、实验环节等基本技能训练;总的实践时间达51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工程师素质。

自主实践训练包括书面写作训练、口头表达训练、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