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届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九 第25课时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Word格式.docx
《优化方案届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九 第25课时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届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九 第25课时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事业[学生用书P147]
1.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目的:
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2)时间:
1978年12月。
(3)内容
①思想: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2.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4)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3.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过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②意义
a.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b.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个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③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④2008年,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4.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
1978年两国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正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原因: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表现: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活跃的多边外交
①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000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4)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如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中国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它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念阐释]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轻巧识记]“一、二、三”归纳记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是指一个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二”是指两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是指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形成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误区警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其一不能作为我国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来理解,它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适用于港澳台问题的解决,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
其二要注意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成因,“一国两制”下享受的权利不同,这突出表现为台湾回归祖国后成立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但都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之下的行政区域。
[概念阐释]“九二共识”
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知识图解]祖国统一大业
[轻巧识记]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温馨提示]
(1)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2)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主题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意义及实践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
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史料二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
[问题] 据史料一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提出的?
其特定内涵是什么?
有何国际意义?
据史料二图文分析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原因及重大意义。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史料一信息主要说明“一国两制”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的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尝试;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内部解决统一问题的构想,其特定内涵是指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其前提是“一国”;
“一国两制”也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借鉴。
(2)史料二图文信息主要说明“一国两制”构想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伟大创举,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回归后的香港人民生活稳定,经济繁荣,说明了政策的实践性、稳定性,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史论拓展]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
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
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主题二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
[要点拓展]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
1.原因不同:
香港、澳门问题是基于外国租借中国土地和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产生的;
解决途径是租期届满收回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没有任何条约为依据。
2.性质不同:
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需要经过和英国、葡萄牙谈判来解决;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只能双方直接谈判,任何外国势力无权插手。
3.解决的具体举措稍有不同: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都采取“一国两制”方式,港、澳、台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但对台湾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可以保留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史料探究]
殖民者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史料 1926年,前香港总督全文泰在其题为“香港之将来”的演讲词中强调“香港是英国在华的宝贵财产”。
认定香港的前途取决于英国的海空军事实力。
①并预言,“如果在本世纪之末,新界之租借随便让其满期(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即‘新界’,租期99年)。
我们切勿以为可以回复到一八九八年以前的情形。
”
↓
(1)史料信息①表明全文泰认为《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继续有效,永远割占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
②他认为“香港与新界现已成了不能分解的整体了。
……故新界必须如香港一样永远属于英国,否则连香港本身将来亦必须交中国”,因此他建议英国政府应趁国民党政府“纷扰无能”之机,“使中国能够很光荣地同意永远割让新界与英国”。
——据《一份殖民主义者的自供状》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2)史料信息②表明全文泰主张修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对九龙半岛的租占应改为永久割占。
主题三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要点拓展]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 ①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史料信息①表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是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
②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2)史料信息②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其主要目的。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香港回归的论述
【史界观点】
观点一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
……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
观点二 强世功说: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
【思考感悟】
上述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
观点一指出香港回归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