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8070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总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纯培养物:

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无菌技术: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接种:

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离微生物,或在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

菌落: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colony)。

菌苔:

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富集培养:

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菌种的复壮:

①狭义:

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

它指的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生产性能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少数尚未衰退的个体,从而达到恢复该菌原有典型性状的一种措施。

②广义:

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有所提高。

2、简述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分离纯培养技术:

使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的基本方法:

稀释!

1、稀释倒平板法:

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①流程:

材料无菌水梯度稀释取少许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

混合、摇匀倾入平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平皿表面或培养基中出现单菌落

挑取单菌落/重复操作数次纯培养

②不足:

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

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

2)涂布平板法滴加稀释液倒平板冷却凝固涂布均匀

分散培养挑取单菌落

(3)平板划线分离法

接种环沾取少许材料——划线(平行划线、扇形划线/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划线适宜——培养——单菌落

4)、稀释摇管法

加热

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熔化,冷却,保持至50℃左右——将材料进行梯度稀释——迅速摇匀——冷却,形成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无菌液体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培养——琼脂柱中间出现单菌落——挑取、移植

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通常采用的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法是稀释法。

经过梯度稀释,以得到最高稀释的效果。

采用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必须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

四、单细胞(单孢子)分离

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五、选择培养分离

微生物群落中数量占少数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1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2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

1高温下培养:

分离嗜热细菌;

2培养基中不含N:

分离固氮菌3培养基加抗生素:

分离抗性菌

2.富集培养

①首先配制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

②培养一定时间,已有大量微生物生长。

③转移至新鲜培养液中重新培养,数次重复。

④涂布平板,得到微生物菌落。

⑤挑取一部分单菌落,分别接种到对照培养基和实验培养基中培养,验证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特定的环境条件——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3、菌种保藏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1、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最好采用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

2、创造一定的条件,尽可能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强度,使之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4主要有哪些条件影响菌种保藏的效果?

1、水分2、低温:

3、其他条件:

缺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

5、如何防止菌种衰退?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接种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6、哪些措施可进行菌种的复壮?

(1)纯种分离

(2)通过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性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7、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放大倍数;

2、分辨力;

3、反差:

是指样品区别于背景的程度。

4、显微技术

第三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细菌菌落特征

湿润、粘稠、较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菌落较小等。

在液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群体形态:

多数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一些好氧性细菌则在液面上大量长,形成有特征性的、厚薄有差异的菌醭、菌膜或环状、小片状不连续的菌膜等。

1、 

细菌芽孢的生理特性及其对生产实践有何意义?

特性:

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在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方面,更是首屈一指。

由于每一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故芽孢无繁殖功能。

研究细菌的芽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有助于分类鉴定

B、筛选和保藏芽孢杆菌

C、评定杀菌效果时,以能否杀死耐热的芽孢杆菌为准

2、 

什么是荚膜?

其生理功能如何?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定义:

糖被包裹在单个细胞上,且在细胞壁上形成较厚的固定层次,则称为荚膜。

糖被: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称为糖被。

生理功能

A、保护作用:

其上大量极性基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

可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

一些动物致病菌的荚膜还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

B、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C、作为透性屏障或(和)离子交换系统,可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D表面附着作用;

E、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F、堆积代谢废物:

细菌荚膜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A用于菌种鉴定;

B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

C用作工业原料;

D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例如形成菌胶团的细菌,有助于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和沉降等。

3、什么是S型、R型菌落?

4、比较细菌和放线菌的异同。

5、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简要操作: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

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

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油镜镜检:

细胞呈深紫色的为G+细菌,细胞呈红色的为G-细菌。

机理: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作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退成无色。

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则G+细菌仍保留紫色(实为紫加红色)了。

意义:

可把几乎所有的细菌分成两大类,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

G+菌和G-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先通过革兰氏染色,即可提供很多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6、什么叫质粒?

其特性如何?

细菌质粒主要有哪些?

它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

特点:

A、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也可插入到细菌染色体中或与其携带的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

B、常作为遗传工程的载体,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染体片段一起转移。

C、质粒可以从菌体内自行消失,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如用重金属、吖啶类染料或高温处理使其消除或抑制,但不能自发产生。

D、质粒存在与否,无损于细菌生存。

但其存在可赋予细菌某些特殊性质,如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色素等的产生,以至芽孢的形成,均受质粒的控制。

分类:

按其功能,质粒可分为:

A、抗药性质粒(R因子),对某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表现抗性;

B、致育因子(F因子),它是最早发现的与细菌有性接合有关的质粒:

C、大肠杆菌素质粒(C0l因子),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肠杆菌素,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

D、其他抗性质粒,有的质粒对某些金属离子具有抗性,有的质粒对紫外线、X射线具有抗性。

7、名词解释

伴孢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熔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胞晶体(δ内毒素)

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1、酵母菌的菌落特征及液体培养特征

酵母菌(yeast):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

通常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5个特点: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营出芽繁殖;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⑤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形状:

在光学显微镜下,大多数酵母菌为单细胞,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形。

有些酵母菌细胞与其子代细胞连在一起成为链状,成为假丝酵母

群体特征:

1、菌落特征与细菌的相仿,但在宏观上较大、较厚、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等有别于细菌的菌落。

酵母菌菌落的颜色比较单调,多以乳白色或矿烛色为主,只有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此外,一般还会散发出一股悦人的酒香味。

液体培养特征:

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氧有关。

(1) 

有的长在培养基底部并产生沉淀。

2) 

有的在培养基中均匀生长。

(3)有的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并形成菌膜或菌蹼。

2、如何区分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它们对棉籽糖的利用有何不同?

①上面啤酒酵母:

凡是在发酵时,随C02的上升漂浮在液面上,发酵终了形成酵母泡盖,经长时间放置,酵母也很少下沉。

(范围小,产量低)

②下面啤酒酵母:

凡是在发酵时,酵母悬浮在发酵液中,发酵终了时,酵母很快凝结成块,并沉积在器皿底部,并形成紧密的沉淀。

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对棉籽糖的利用不同。

果糖——葡萄糖——半乳糖

↑↑

(蔗糖)(密二糖)

转化酶密二糖酶

上面啤酒酵母只含有转化酶,利用1/3棉籽糖。

下面啤酒酵母含有转化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