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758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急救该怎么做Word下载.docx

“好人综合征”你有没有

第三章:

为什么外婆对你最好

第四章:

好婚姻的15件事

近些年来似乎灾难越来越多的开始光顾人类了,地震、火灾、车祸、洪水。

它们带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生命,但是幸存者呢?

他们幸福吗?

地震、动车追尾、液化气爆炸生活中,这样的突发事件让人无法预测,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越来越多的时时刻刻生活在各种不确定中。

当发生类这些应急事件之后,我们在心理帮助上能够为当事人做些什么?

通常个体遇到突发事件时,内心的平衡将会被打破,从身体到思维、行为、情绪等将出现一系列的紊乱。

身体方面可能出现:

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此外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行为方面:

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这样的反应通常将持续6~8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也不是每个人都将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看待问题的方式、家庭、社会的支持、以及过往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都可以影响灾难经历者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

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如果能及时获得适当的心理援助,则其有望尽快摆脱正在经受着的种种不适,争取早日康复。

心理急救通常在创伤发生后72小时内进行。

在心理急救阶段稳定当事人内心的平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救援者,我们要尽可能的给予当事人充分的安全感和确定感。

首先,要倾听和理解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希望讲述受伤过程,那我们只需要安静的倾听;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倾诉,切不可强迫其讲述创伤的详细经历。

其次,了解当事人当下的需要,为其提供实用性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包括日常用品、生活所需,以及种种医疗救助。

尽可能提供精确的、被及时更新的关于灾难的信息、受治者自己身体状况的信息、其家人亲属状况的信息等,避免让当事人处于不准确或者令人不安的信息。

最后,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当事者与其家人、朋友、单位等社会资源、支持系统建立相应的联系。

如果是受伤者是儿童,由于孩子常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拒绝与他人交流,那么作为救援者,我们更应该谨慎安抚,切忌强迫其与他人沟通,可通过绘画、游戏、阅读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此外,能够让其尽快回复学校生活将有利于其康复。

如果当事人情绪激动、烦躁、紧张,可给予催眠、呼吸训练、想象放松训练等帮助情绪放松下来。

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生给予适当药物,帮助其尽快安静下来,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受伤较轻、愿意倾诉以及自己虽未受伤却目睹灾难的人,可以通过交谈来减轻心理压力,这样的交谈通常在事件发生后48小时之间开始,可以其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感受、自己的反应,获得的支持和安慰、自身存在的资源。

创伤发生之后,面对当事人,我们尽量避免用如下安慰的话语:

“我了解你的感受”、“你应该尽快走出这个阴影”、“你会尽快好起来的”、“你需要放松”、“你要坚强些”、“你还活着,这很好”、“一切都会按照预期好起来的”、“你是很幸运的”等。

这类话语常常会让当事人感到更加无助、虚弱。

从根本上讲,我们还是要充分相信人类的自愈能力,面对灾难经历者,我们能提供的除了谨慎、细致、耐心,更需要的是尊重、保护、和安定。

一定要记住,当事人当时、当下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也是当事人的需要。

在灾后危机干预这样的人道主义救援中,大多数时候,救助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往往比专业知识更能实现救助目的,此为根本救助。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写道,“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谁是好人。

要做一个好人。

”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好人的价值不证自明,毋庸置疑,似乎是好人多多益善。

至于谁是好人,好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些什么特征,则很少有人仔细想过。

然而,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症”([url=]goodguysyndrome[/url])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

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

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

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

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

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

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

然而,2001年布莱柯(HarrietBraiker)的《讨好的毛病:

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TheDiseasetopleaseCuringthepeople-pleasingSyndrome)一书问世,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不仅一下子成为畅销书,在着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的电视节目里成为讨论的专题,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众心理学经久不衰的话题。

布莱柯的书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布莱柯所说的“讨好他人”综合症就是人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好人综合症”。

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

”“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

”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

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例如,好人综合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

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亲,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也就是俗称的“白眼狼”)。

“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

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healthyboundaries)。

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

人的负面感觉一般也是由这种界线意识所决定的。

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帮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带她到儿童乐园去,你若做不到,就会感到内疚。

如果你单位的领导督促你在业余时间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则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内疚,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会记你的帐。

不顾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计任何代价地要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在有这样的行为之前,或者在这样的行为成为你头脑中的“好事”之前,你的个人健康界线和亲疏意识一定先已发生了某种变异,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正常家庭所给予幼儿的自然教育,包括亲疏关系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

格勒弗医生(Dr.RobertGlover)是一位专门诊治好人综合症的权威,也是《不再当好人》(NoMoreMr.NiceGuy)一书的作者。

他指出,几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

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实际上并不幸福。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

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去作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同情和怜悯。

勃朗宁夫人在她着名的长诗《奥萝拉莉》(AuroraLeigh)中写道,“愿仁慈的上帝宽恕一切好人”,这个“宽恕”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除了父母,也许每一个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自己,尤其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

不过,老人疼爱孩子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

那么,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

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

多项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爷爷则通常排名最后。

早在1980年代,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研究者,约克大学的利特菲尔德(C.H.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学的拉什顿(J.p.Rushton)对丧子家庭的调查就发现当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伤心难过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轻的是爷爷。

普通人都知道“爱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爱孩子最多的是外婆。

2009年美国卢瑟学院(LutherCollege)的比绍(D.I.Bishop)等人调查了200多名美国大学生,发现他们跟外婆的互动最为频繁,跟爷爷的交往最少,在彼此的亲密程度上也有类似现象。

2年之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坦斯卡伦(A.O.Tanskanen)等人对英国4000多名青少年的一项调查也发现,老人对孩子的投资,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时间方面,外婆都高居榜首。

也有不少研究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角度进行调查。

2008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波莱(T.V.pollet)、列托(D.Nettle)和荷兰安特卫普大学的奈里森(M.Nelissen)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调查了超过7000名英国公民的家庭信息。

他们提供了孩子不到12个月时,老人跟孩子交往的情况。

结果显示外婆跟孩子的接触最频繁,娘家人带给孩子的生活必需品、礼物和钱财等都超过来自父亲一方的父母。

而在此前对800多位荷兰老人的调查中,波莱等人发现祖辈与孙辈居住的距离在30公里之内时,超过30%的外婆和25%的外公都会跟孩子一周聚上几次。

相比之下,只有15%的爷爷或奶奶能够做到这一点。

即使距离遥远,最有可能排除千难万险去看望孩子的首推外婆。

除了英国和荷兰之外,对包括丹麦、德国、波兰和希腊在内的13个欧洲国家的调查也发现,如果一个老人既有儿子也有女儿,那么无论男女,他们都会更关心女儿的孩子。

谁是亲生骨肉,就爱谁

进化心理学家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这跟双亲身份的确定性差异有关。

对于母亲来说,因为是自己怀孕,她可以百分之百地确信孩子是自己的;

可是对父亲来说,自己女人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则未必总是肯定的。

研究发现,现代西方社会中男人抚养非亲生子女的概率在3%左右,这还是在各种节育技术发明之后的结果。

因而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在现代的避孕药和安全套发明之前,在亲子鉴定的DNA技术出现之前,尤其是在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