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059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docx

第24页

共24页

全册综合验收

A卷—学考标准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展开月球背

面的探测,开启中国探月工程新旅程。

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地球运动

解析:

1.D 2.B 第1题,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

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

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作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故D正确,A、B、C错误。

第2题,太阳活动的类型包括黑子、耀斑和太阳风。

当耀斑爆发时,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故太阳活动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

故B正确,A、C、D错误。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

理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

据此回答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

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解析:

3.D 4.D 第3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所以依次钻探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故D正确,A、B、C错误。

第4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A错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

B错误;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在固态、液态、气态中都能传播,但横波仅能在固态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地核,横波不可以通过地核,C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正确。

5.如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

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

A.南昌 B.成都

C.拉萨 D.上海

解析:

选C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故C正确。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7.“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6.B 7.B 第6题,读图并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

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

根据材料可知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故B对,A、C、D错。

第7题,“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增加了大气厚度,从而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作用,进而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图中②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

故B对,A、

C、D错。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9.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

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8.B 9.B 第8题,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项正确,A项错误。

晚上,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晚上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草的倒伏方向和图示不吻合,故C、D项错误。

第9题,春季、秋季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故A、C项错

误。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故B项正确。

冬季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冬季风,故D项错误。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据图回答10~11

题。

10.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重力

③太阳辐射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10.B11.C第10题,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

因此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故B正确,A、C、D错误。

第11题,由上题可知,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水珠又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容器中,因此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①③正确;该方法没有模拟出水汽输送和下渗环节,②④错误。

故A、B、

D错误,C正确。

12.读某班四位同学绘制的局部洋流模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选A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故A

正确,B、C、D错误。

读北印度洋水平及垂直方向洋流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所示月份为(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14.图示季节,一艘货轮从红海经印度洋,到达新加坡,该货轮航行的情况是(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

15.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秘鲁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纽芬兰渔场

解析:

13.C 14.A 15.A第13题,据图可知,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的流向为顺时针,即为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份,故C正确。

第14题,据图可知,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的流向为顺时针,即为北半球的夏季,盛行西南风,洋流流向为顺时针,红海至新加坡顺风顺水,故A正确。

第15题,索马里海域夏季渔场的形成原因是沿岸上升流带来海底的营养物质,形成原因和秘鲁渔场相似;北海道渔场、舟山渔场、纽芬兰渔场的成因皆是寒暖流交汇而成,故A正确。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km,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

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m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如图),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

据此完成16~17题。

16.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17.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A.峡谷 B.三角洲

C.雅丹地貌 D.海蚀柱

解析:

16.B 17.B 第16题,从材料中“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km,是湘江下游众多河流冲积沙洲之一”可知,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A、C、D错误。

第17题,读材料可知橘子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其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而三角洲也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峡谷位于河流上游区域;雅丹地貌是由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是由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A、C、D错误,B正确。

2016年底,地质勘探人员在陕西省汉中市发现分布有49处天坑的罕见世界级天坑群。

下图为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9.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

18.C19.C第18题,该图示意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石灰岩是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层,C正确,A、B、D错误。

第19题,陕西省汉中有些地区岩石是石灰岩,在降水较多的环境下,很容易被流水溶解侵蚀掉(流水侵蚀),形成塌陷型天坑。

C正确,A、B、D错误。

20.九龙峡景区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因坐拥“九峡、九谷”而得名,下图示意九龙

峡景区红叶岭景观,该景区红叶岭植被类型主要是(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解析:

选C该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针叶林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A、B、D错。

故选C项。

2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C.动物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最大D.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因素

解析:

选B土壤养分最初来源于成土母质,A错。

土壤有机质来源于植物残体、动物和微生物残体,其中植物占主导,所以植被类型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B对。

动物的活动多数在地表,对土壤的形成影响较小,微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大,C错。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同类型的生物对土壤形成活跃度不同,并不是最稳定的因素,D错。

故选B。

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该地貌景观广泛分布在我国(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塑造该地貌的外力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解析:

22.D 23.C 第2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云贵高原。

第23题,喀

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

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下表为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

据此完成24~25题。

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2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A.P1 B.P2

C.P3 D.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