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校长、主任、同事、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3、民主性:
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
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4、选择性:
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
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5、开放性:
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
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主任、校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6、灵活性:
采用自编教材,立足本校实际,立足课堂实际,立足学生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范文华
副组长:
李秀娟崔丽娜
组员:
于旭坡邓红胥黎明王静坡
佟艳梅闫红军张丽
五、课程实施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1、启动阶段:
2010年9月—20**年3月
(1)。
启动、筹备。
(2)。
评议、审核。
2、实施阶段:
20**年3月—20**年3月
第一阶段:
20**年3月—20**年9月开题、选题,形成《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初步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20**年9月—20**年9月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实验。
第三阶段:
继续深入展开校本课程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同时,认真查找和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总结阶段:
20**年3月—20**年9月
做好师生课题实验成果、经验总结工作;
学校、师生各种资料归档。
六、校本课程评价:
1、评价设想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 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
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
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
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的形式以成长记录为主,要体现过程。
2、学生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评价的出发点是找出学生的优点。
评价的方式是鼓励和表扬,以学生个体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小组评价主要是采取捆绑式评价:
最有实力的小组、进步最大的小组、帮扶最好的小组等。
3、教师评价:
对授课教师的授课,通过听课、导学案,体会、反思、查阅各种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还要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七、校本课程管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历躬行。
成立以范文华校长为领导的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开发研究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等领导机构,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良性运行。
校领导带头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做好示范。
2、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秩序。
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由校长负责学校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同时做好监控工作;
教导处根据各类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活动)计划、进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撰写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反思;
教务处及时整理,保存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及取得的成绩证明。
学校每学期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交流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
“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具体情况,召开分析会,总结经验。
“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随机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活动进程,每学期结束对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3、进一步拓宽学校教育资源,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制各种教学设备,对现有对现有教育资源整理充实,妥善安排,统一调配。
4、时间上的保证。
在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把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定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八、学校课程保障措施
(1)奖励制度。
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2)教研制度。
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分学科的教研活动,研讨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质量监测制度。
教导处根据教学流程管理的要求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
(4)队伍保障。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深刻领会课程精神内涵。
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课程实施的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
(5)经费保障。
实行经费倾斜政策。
筹措资金优先用于课程开发,设备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最新资料。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
为了进一步落实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在挖掘现有教师的专长和社区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制定的校本课程的活动规程,大力贯彻多元性、实用性、乡土性的教学,在打破固有的班级界限,甚至年级界限,整合和划分学生的学习形式,塑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社区的多元化发展,指导学生的社团与小组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打破现有的饿课程结构,落实文体类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实施规程
1、制定课时计划与内容
课时计划与内容的确定遵循先总后分、由浅入深、由学科内至跨学科的原则,每学期每个学生完成3个课题或项目设计,其中两个课题是学科内的,称之为学科课题研究,它以学科知识为背景,强调学科渗透。
时间8周,另一个为综合性课题,称之为综合实践课题,设计多学科或活动设计,时间月4-5周,另外,再用1-2周进行课题总结与成果评价,具体情况要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
2、确定核心教师及其职责
教务处在初一、初二年级专任教师中确定若干名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核心教师。
核心教师可由班主任担任,其职责是负责本班级学生课程开设的全面工作。
具体为:
一是向学生系统介绍各活动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课程的活动形式与评价等;
二是向学生推荐和让学生认真选择要参加的活动课程社团。
三是及时协调学生参与和参加各活动课程的出勤与常规,落实与强化活动的常规教育。
3、组建专家组和导师组
教务处将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专家组和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导师组。
专家组有学校资深教师特、高级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校外专家组成。
导师组主要由各备课组推选的主讲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课程的活动设计、校本课程纲要的编制以及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
4、研究成果汇展与评价
根据课时计划与活动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后,各活动小组要在导师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成果交流与答辩,专家组的成员要对课题进行成果书面评价或答辩。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推荐优秀课题参加年级课题的成果展示与课题答辩,并举行一次全年级的成果汇报展。
(二)课程的过程实施
1、课题小组的组织与确定
在各学科申报的社团成员基础上,由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围绕社团的活动主题,个人依据各人的兴趣和爱好,分别成立不同的课题小组与项目制作小组,数量约4-5个。
条件成熟的课题小组可以跨年级来组建。
在活动的初期,教师提供一些选题供各研究小组来参考和备选,在学生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围绕社团的活动目标与宗旨,自定主题,自主选题,开展活动。
2、组织辅导报告和社团内动员
课程开始实施时,各社团的指导教师还邀请家长、社区的人员和高校的专家,做研究指导报告,这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给学生方法论的指导。
为配合课程实施,学校采取多种组织形式,组织动员报告,同时,须有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和协助。
开设《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进行课题报告的撰写》等主题报告。
3、个人选择课题,拟定计划与方案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设计的指导,要按照《课题开题报告表》的要求,指导课题小组自己初步设计,教师对报告表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说明与解释。
4、指导教师初审,合并相近课题
指导教师在初审时,要求学生对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设计做出解释,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设想,对淘汰的课题成员须有明确的说明与理由,要求学生做出修改,直到合理为止或者合并相近的课题小组。
初审完成后,指导教师将在社团内,公开社团内的研究的,课题名称,并提出研究的要求。
5、确定组内分工,设计活动方案
各小组课题组长完全由学生自己推选,将结果报告指导教师。
同时,课题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课题开题报告表》的要求,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的方案。
6、开展开题报告会,进行方案评审
学生参加社团内的开题报告会,组织指导教师备课组3-4人参加评审,接受教师评审组的质询,修改完善方案。
课题的方案的评审要依据《课题方案评审表》的要求,评审结束,必须为每个小组写评价表,为每个小组打分,并对小组全体成员设计的方案要进一步完善。
7、课题实施,教师监控与指导
小组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分别按小组进行。
这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教师主要通过一些过程性的图表来实现,每次小组活动时,要要有书面形式的报告、活动记录表、访谈记录表等,教师对小组的活动实施状况进行纠正和指导。
8、撰写研究报告,完成项目设计和活动总结
各社团内的研究性学习要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撰写研究小组活动的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报告以及调查报告等。
课题小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将活动的过程性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