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5762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779Word版Word格式.docx

D、有利有弊

6:

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A、刺激一反应联结

B、信号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

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多层次、多侧面,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问题。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8:

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托尔曼

D、斯金纳

9:

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0:

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

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11: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2: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3:

根据强化的性质可以将其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4:

以卜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A、年龄差异

B、学习方式差异

C、兴趣差异

D、性别差异

E、社会文化差异

15:

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

A、鼓励

B、反映

C、澄清

D、询问

16: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

A、观察

B、测验

C、访谈

D、实验

17:

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于学习教材。

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A、小步子逻辑序列

B、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C、及时反馈

D、学生自定步调

E、低的错误率

18: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

A、恢复

B、消退

C、类化

D、分化

19:

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0: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廖世承

B、房东岳

C、潘菽

D、陆志伟

21:

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

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23:

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A、辅导教师的示范

B、角色的示范

C、他人提供的示范

D、电视、录像的示范

E、有关读物的示范

24: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25:

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这就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后象

D、联觉

26:

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27:

“熟能生巧”是对桑代克哪个学习分定律的最好注脚()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强化律

D、准备律

28: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29:

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30: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领导批评

C、家长意见

D、社会舆论

31:

下列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

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

B、重视学习过程

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32: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

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工作的()

A、系统性

B、具体性

C、灵活性

D、变通性

33:

打篮球属于()。

A、徒手性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器械性操作技能

E、粗放型操作技能

34: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没有规律

35: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

A、学习准备

B、学习条件

C、学习需要

D、学习期待

36:

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帮助。

A、一对一

B、一对少

C、一对多

D、少对多

37: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过程,即形成问题表征的过程。

这一过程被称为()。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8:

元认知知识包括()。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E、对教师的认识

39:

心理学家赫尔1920年首创()

A、假设检验理论

B、样例理论

C、有效概念理论

D、人工概念研究

40:

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法叫做()。

A、实验室实验法

B、系统法

C、自然实验法

D、发展法

41: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2: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和睦的

D、对抗的

E、排斥的

43: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44: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

判断题

45: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46: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7:

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年龄是()。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48: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49:

系统脱敏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沃尔朴

B、福勒

C、雅各布松

D、奥苏贝尔

50: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答案C

解析

2:

3:

答案A,B

解析首因效应:

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的现象。

4:

5:

6:

答案B

解析加涅的学习八种阶梯类型由低到高分别是:

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连锁、言语联想学习、多重识别学习、概念学习、原则学习、问题解决实习。

7:

8:

答案A

解析【解析】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

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知地图理论;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9:

10:

答案A,C,E

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11:

12:

答案D

解析比纳量表,又称比纳一西蒙量表。

13:

14:

答案A,D,E

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15:

16:

17:

答案A,B,C,D,E

解析在程序教学中,教材被分为若干个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是错误率最低。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

解析略

19:

20:

21:

解析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

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2:

23:

解析范例不同,示范法有多种情况。

24:

解析在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方面,艾里斯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