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5168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

  而同时代的文人也以凄美的笔墨抒写了同样的生命情调: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二,《汉诗》卷六,第186—187页)

  这是东汉桓帝后期诗人秦嘉《赠妇诗》的一、二首,诗中充满了人生的悲苦和空幻。

之后,人生之苦尤其成为建安诗人普遍伤叹的主旋律:

生命易衰之苦、战争残酷之苦、恩爱离别之苦、空房独守之苦、饥寒交迫之苦、仕途不遇之苦、命如草芥之苦、壮志未酬之苦,等等,这一切使得“建安风骨”的深层意蕴中凝结了一个“苦”字: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汉乐府?

善哉行》,《汉诗》卷九,第266页)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蔡琰《悲愤诗》,《汉诗》卷七,第200页)

  如此苦不堪言,是此前中国文人较少表达的。

因此,当人生之苦的喟叹难以真正解决文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便把人生之苦与本体性的空、幻(梦)联系在一起。

把佛教的苦、空、幻纳入自己的人生观中,使之成为其人生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秦嘉在诗中率先使用了譬喻人生短暂的“朝露”、“浮云”后,这两个内典中的高频语词也成了汉晋文人诗文中的常用语。

我们先看“朝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魏诗》卷一,第349页)

  惟人之生,忽若朝露。

促促百年,行暮。

(曹丕《曹苍舒诔》,《全三国文》卷七,第1092页)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曹植《赠白马王彪》,《魏诗》卷七,第454页)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

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

(嵇康《五言》三首之《人生譬朝露》,《魏诗》卷九,第489页)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

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世务何缤纷》,《魏诗》卷一○,第503页)

  人无千岁寿,存质空相因。

朝露尚移景,促哉水上尘。

(傅玄《放歌行》,《晋诗》卷一,第557页)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张华《轻薄篇》,《晋诗》卷三,第611页)

  独悲安所慕,人生若朝露。

(潘岳《内顾》,《晋诗》卷四,第635页)

  冀澄河之远日,忘朝露之短年。

(陆机《吊蔡邕文》,《全晋文》卷九九,第2029页)再看“浮云”: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古诗?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良时不再至》,《汉诗》卷一二,第337页)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

(曹丕《燕歌行》之《别日何易会日难》,《魏诗》卷四,第394页)

  不世之命,非所致思,有若披浮云而晒白日。

(曹植《又谢得入表》,《全三国文》卷一五,第1134页)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鸣鸠嬉庭树》,《魏诗》卷一○,第505页)

  浮云含愁气,悲风坐自叹。

(傅玄《杂诗》,《晋诗》卷一,第576页)

  如此大量地用“朝露”、“浮云”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无序、飘忽不定和时节的荏苒易逝,使得这两个本来具有佛教鲜明特色的术语渐变为蕴含深长的文学审美意象。

它们促进了中国文人对人自身价值的思索和反省,为汉末魏晋文学注入了一股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境界。

可以说,人的觉醒肇始于汉末魏晋,与此时文人接受佛教的人生观、死亡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生似幻化,终日当空无。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四,《晋诗》卷一七,第992页)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弟子品》:

“维摩诘言: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

汝今不应有所惧也。

”卷二《佛道品》:

“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

”以上所引“幻化”一语意为世间万法的虚妄不实,“佛以幻化为喻”,其旨在于“令断爱法,得于解脱”(《大乘义章》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结句“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中之“幻化”一词采用了《般若经》或《维摩诘经》中的义理,表达了市朝变迁、人事无常所留给人的虽有非真的体悟。

至于“空无”一词,则不仅多见于《般若经》等大乘典籍中,且也多见于当时名士与名僧的文章里。

例如郗嘉宾《奉法要》:

“一切万有终归于无,谓之为空。

”(《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八十八页中。

)支遁《咏怀》诗: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

”(《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第十〉,《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三五○页中。

)总之,陶诗所说的“空无”,大体沿袭佛法概念,并无“孤明先发”之处,所不同者,陶渊明是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人生如梦幻,空苦常悲戚,只有认识到了这一切,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生活得更为自在自然。

佛教的人生观看似悲观,实则从另一层面促使文人对人生进行反省、观照。

佛教把空、幻、苦作为人生的真相,但也同时消解着人生盲目的自我夸大和私欲膨胀。

  东汉后期,佛教的无常说等死亡观全面深入到了文人的思想观念之中。

这在《古诗十九首》(《汉诗》卷一二)中得到了集中、清晰的反映: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第329页)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青青陵上柏》,第329页)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今日良宴会》,第330页)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回车驾言迈》,第332页)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东城高且长》,第332页)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生年不满百》,第333页)

  如此深切地对时节之易逝、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而伤感和喟叹,是此前的文人不曾有的。

然而,文人虽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却找不到终极解脱的出路,愈发感到苦闷和无奈。

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魏晋,并达到了顶峰。

  二、僧人诗歌(偈颂)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于历代高僧的弘扬。

在弘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于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

其中很多僧人还成为名垂青史的诗僧。

僧人作品中较为广泛的有诗歌、偈颂。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梵志(约590—660)为唐诗僧。

原名梵天,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

王梵志的诗,语言浅近,诙谐通俗,意味隽永,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为禅师上堂时经常引用。

他的诗多都像佛家的五言偈语,主要描写民间疾苦,宣传佛教行善积德等思想。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馒头代表坟墓,喻示着死亡。

有馒头必有馅,而这馅不是别的,就是碌碌风尘的世人!

在禅宗看来,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最终终须一个土馒头了断。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这个馒头你都是吃定了的,它是一个人的命运与归宿。

只可叹那些活在城里的人,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却不知他自己是城外“土馒头”里的“馅草”呢。

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

勇敢地直面死亡,平静地对待死亡,才能体味到生之可贵。

作者的另一首诗可与此互参: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槛,鬼见拍手笑。

”人生不满百,可是多少人仍然在那里做着千年美梦。

他们用铁来打造坚固的门槛,以阻止无常的进入。

这种行为只会惹得挡不住的无常之鬼的拍手大笑。

  王梵志的这类诗通俗平淡而深蕴哲理,因而深得后人喜爱,苏轼、黄庭坚、范成大、曹雪芹等著名诗人、文学家都极为赞赏,并有仿作。

范成大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为《红楼梦》中妙玉所激赏,更是妇孺皆知的名句。

  寒山子是唐代的著名的诗僧,但他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

他的姓名、籍贯、生卒年均不详。

他早年曾经为官,因仕途坎坷,遂周游四方,后来隐居天台翠屏山。

其地幽僻寒冷,故名寒岩,“寒山子”也因此得名。

寒山子喜爱吟诗作偈,每有诗句,即题于石间、树上,与台州国清寺封干、拾得为友。

他的诗现存三百余首,机趣盎然,多抒写山林景致、隐逸情趣,写景清新,意境幽奇,佛心禅韵尽摄其中,是最有影响的诗僧之一。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

  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

  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余。

  《金刚经》里有一段很著名的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段话极为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

  此诗一开始便将一幅鲜明的无常景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你看那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立即就干了。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的短暂,在这个世界上,只是短暂的寄居而已,大限一到,就要投入轮回业报中去了!

  浑浑噩噩的世人,很少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他们要么拼命地纵欲,贪图享乐;

要么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禅者则相反,他们深知“人身难得今已得”的可贵,深知“人命在呼吸间”的匆遽,深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紧迫。

因此,他们“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

”切不可随波逐流,糊涂地度却此生,而要破除那困惑生命、使身心永远不得安宁的三毒。

“三毒”就是贪欲、瞋恚、愚痴,也就是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的“无明”。

《大智度论》卷三说:

“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

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由吾我故。

”三毒是我们最大的心病(《止观》五:

“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正如《涅槃经》所说的那样,“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灭除了三毒之后,心灵才能澄明无瑕,彻证菩提。

  “菩提即烦恼”,菩提与烦恼似乎是对立的,但以佛教般若空观的观点来看,菩提也就是烦恼。

因为涅槃界与现实世界本来不二,都是佛法的体现。

我们要想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涅槃,就必须在烦恼中体证菩提。

所以,“菩提烦恼不二”,“五欲贪瞋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净花生于泥粪”。

《维摩经》说:

“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