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440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师资格《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Word格式.docx

  B.班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5.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

  A.手的动作

  B.重复连锁动作

  C.抓握动作

  D.玩东西

6.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好奇心强

  B.说谎

  C.移情

  D.想象与现实混淆

7.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

  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8.(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A.手的无意抚摸

  B.手的抓握反射

  C.手脚并用爬行

  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

9.制定班级幼儿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  )。

  A.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B.便于教师管理

  C.让幼儿学会服从

  D.维持纪律

10.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  )。

  A.个性的发展

  B.情感的发展

  C.社会认知的发展

  D.感觉的发展

11.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1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  )关系。

  A.教育的主辅

  B.商业

  C.合作伙伴

  D.服务与被服务

13.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  )。

  A.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表象符号的形成

  D.绘画技能稚嫩

14.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  )。

  A.发展适宜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兴趣性原则

15.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

  A.《母育学校》

  B.《爱弥儿》

  C.《社会契约论》

  D.《学记》

16.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从中体现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B.全面发展的原则

  C.经常化原则

  D.多样化原则

17.认为“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游戏理论是(  )。

  A.预演说

  B.剩余精力说

  C.复演说

  D.松弛消遣说

18.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这个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向于(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9.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20.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  )。

  A.掌握数的顺序

  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C.掌握数的组成

  D.能辨数

二、简答题

  2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

  22.简述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的特点。

  23.简述幼儿记忆的特点。

  24.简述幼儿的心里发展特点。

  25.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三、材料分析题

  26.班主任邢老师发现大班“游乐园”的游客很少,“游客”对“游乐园”不感兴趣。

于是邢老师带幼儿到游乐园参观,看游乐园的设施,鼓励幼儿向管理员咨询问题,记录幼儿的问题,还拍下照片,幼儿在游乐园看到游客滑滑梯,做摩天轮。

回到幼儿园,邢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开好游乐园”,并把照片给孩子回顾,有的幼儿反映没有滑梯,有的反映没有摩天轮,邢老师则启发幼儿自己用积木做滑梯,自己画摩天轮,之后,“游乐园”生意又红火起来。

  问题:

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7.幼儿教研员刘丽心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那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

“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叫我”。

问题:

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教育公平的视角论述上述现象。

四、活动设计题

  28.幼儿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发展过程。

进入大班,幼儿处于数运算的初级阶段,已经能对10以内的数保持守恒,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加深。

  根据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请你设计一个大班的数学教育活动。

 

2013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2.C【解析】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3.A【解析】陈鹤琴,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化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

  4.A【解析】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可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操作机会,使其减少等待时间。

  5.B【解析】该现象叫做重复连锁动作。

婴儿这个动作多半发生在9个月以后。

婴儿通过这个重复动作,达到主动和他人交往的目的。

  6.D【解析】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是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7.C【解析】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8.D【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9.A【解析】班级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所以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10.A【解析】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是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而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

  11.A【解析】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7~8岁才能以客体为中心1、5"

辨别左右。

  12.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3.A【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

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3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的很大。

题干中所提到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

  14.A【解析】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进行学前教育与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都应着眼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滞后。

按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即要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跳一跳,摘桃子”。

  15.A【解析】夸美纽斯所著的《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16.A【解析】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

  17.A【解析】哲学家Kar1Groos认为,游戏不是消除原始本能,而是加强未来所需的本能。

游戏的目的就是提供儿童一种安全的方法,帮助他们去预演成人生活所需要的本能。

即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预演。

  18.C【解析】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

  19.B【解析】教育者根据教学任务编制的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20.B【解析】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二、简答题

  21.

(1)活动法:

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

(2)直观法:

观察法、演示和示范法;

  (3)口授法:

谈话法、讲解和讲述法。

  22.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其特点有: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3)想象的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4)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

  (5)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2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

在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

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

幼儿对熟悉的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熟悉的词,而对生疏的词的记忆效果显著低于熟悉的物体和熟悉的词。

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依靠的是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所借助的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所以效果最好。

熟悉的词在儿童头脑中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因而效果也较好。

至于生疏的词,在幼儿头脑中完全没有形象,因此效果最差。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幼儿期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发展。

研究表明.3—4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还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

其后,两种记忆的结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各种研究显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距日益缩小。

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幼儿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

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语词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

在语词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

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缩小。

  24.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积极个体,是一个主动的环境探索者。

  

(2)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儿童心理发展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有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有的儿童在动作发展上有着相当强的协调能力。

在同样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在其发展水平上呈现出差异性。

  25.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