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422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基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药物的偏性即药物所具有的性能特点,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

狭义的毒性多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

配伍:

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七情:

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3.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6.相恶指两药和用后,一药或两药某方面或某几方面治疗效应削弱甚至丧失的配伍关系。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称发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

麻黄药性: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药性: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药性:

辛、温。

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药性: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药性:

辛、凉。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桑叶药性:

甘、苦,寒。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药性:

辛、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药性:

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清热药:

凡能清泻里热,用以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成为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药性:

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

知母药性:

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药性:

苦,寒。

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药性:

归肺、胃、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药性: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药性: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药性:

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药性:

苦,微寒。

归肺、辛、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蒲公英药性:

归肝、胃经。

消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板蓝根药性: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鱼腥草药性:

辛,微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药性:

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药性:

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药性:

辛、苦,微寒。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药性:

归肝经。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五)清虚热药

青蒿药性:

苦、辛,寒。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泻下药:

凡以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药性: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

芒硝药性: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二)峻下逐水药

甘遂药性: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一)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药性:

归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药性:

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

川乌药性:

辛、苦,温。

有大毒。

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木瓜药性:

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二)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药性: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桑寄生药性:

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湿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亦称芳香化湿药。

藿香药性:

辛,微温。

归脾、胃、肾经。

化湿、解暑、止呕。

苍术药性:

归脾、胃经。

燥湿健脾、祛风湿。

豆蔻药性:

辛,温。

行湿化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茯苓药性:

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薏苡仁药性:

甘、淡,凉。

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泽泻药性:

利水渗湿、泄热。

2.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药性:

甘,微寒。

归肝、肾、肺、小肠经。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脓。

3.利湿退黄药

茵陈药性:

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药性:

甘、咸,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温里药:

凡能温里祛寒,以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附子药性:

辛、甘,大热。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药性:

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药性:

辛、甘,热。

归脾、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药性:

辛、苦,热。

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理气药:

凡能疏理气机,以治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

陈皮药性:

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木香药性:

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香附药性:

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消食药:

凡以消导积滞、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叫消导药。

山楂药性:

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消食化积、行气散淤。

神曲药性:

甘、辛,温。

消食和胃。

麦芽药性:

甘,平。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使君子药性:

甘,温。

驱虫消积。

槟榔药性:

苦、辛,温。

归脾、大肠经。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小蓟药性:

苦、甘,凉。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2.化瘀止血药

三七药性:

甘、微苦,温。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3.收敛止血药

白及药性:

苦、甘、涩,寒。

归肺、胃、肝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4.温经止血药

艾叶药性:

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畅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药性: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药性:

归肝、脾、心经。

活血、行气、止痛。

2.活血调经药

丹参药性: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益母草药性:

归肝、心、膀胱经。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药性:

苦、甘、酸,平。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3.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药性:

苦,温。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4.破血消癓药

莪术药性: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能祛痰或消痰,以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1.化痰药

半夏药性: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桔梗药性:

苦、辛,平。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药性:

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2.止咳平喘药

紫苏子药性:

归肺、大肠经。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枇杷叶药性:

消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安神药:

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安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朱砂药性:

归心经。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2.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药性:

苦、酸,平。

归心、肺经。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