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3349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6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场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4、《工程测量规范》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6、现场踏勘结果

二.工程概况与特点分析

本项目工程名称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1航站楼前高架桥拓宽及通道工程。

本项目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现状T1航站楼高架平台送客区加宽、现状内场路扩建、商业体高架天桥、T1航站楼地下通道、照明、给排水、通讯电力改造,路灯绿化苗木迁移等

2.1工程地理位置及施工条件

2.1.1工程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海口美兰机场T1航站楼前,该处车流量、旅客人流量巨大,我方做好交通导行的同时,需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对过往行人的安全防护工作。

2.1.2施工条件:

本工程建设施工场地较为狭窄,地处美兰机场T1航站楼前车流量、旅客人流量非常大的路段,并且与在建商业综合体位置较近,给平面交通导行及沿线安全防护带来不小挑战。

施工用水、用电在现场就近搭接,由甲方牵头办理。

2.2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本工程勘察深度最大为75米,按照时代成因及岩土类别综合划分为10个地质单元层,并按照岩土性质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层,具体如下:

①1杂填土(Q4ml):

褐红色、灰褐色、深灰色,湿,松散~稍密,局部为夯实,为人工堆填,主要成分为黏性土、中砂,含玄武岩碎石块,土层均匀性差,局部顶部为厚度20cm左右的混凝土路面,该层普遍揭示。

①2素填土(Q4ml):

褐红色、灰褐色、深灰色,湿,松散~稍密,局部为夯实,为人工堆填,时间约15年,主要成分为黏性土、中砂,含玄武岩碎石块,土层均匀性差。

②粉质黏土(Qel):

褐红色为主,局部灰褐色,可塑,为玄武岩风化残积土。

夹少量石英砂粒,偶见全、强风化的玄武岩碎块,全风化手掰可碎,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但分布不连续,局部区域夹孤石。

③1全风化玄武岩(βQ3):

褐红色、灰黑色,取芯呈半岩半土状、土夹碎块状,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原岩结构依稀辨认,风化程度剧烈,。

③2强风化玄武岩(βQ3):

褐灰色、灰黑色、深灰色,隐晶质结构,气孔构造,取芯呈碎块状~短柱状,主要造岩矿物为长石、辉石和角闪石,风化程度强烈,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十分破碎,锤击声闷。

③3中风化玄武岩(βQ3):

灰黑色、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微气孔构造,取芯呈碎块~短柱状,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风化程度中等,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有变色侵染,岩体较破碎,锤击声清脆,该层在整个场地层厚内分布不均。

④粉质黏土、黏土(Q2m):

灰白色、灰黄色、浅灰色、紫灰色,可塑~硬塑状,含铁质及石英砂粒,局部含粉土夹层,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⑤1中砂(Q1m):

灰白色、灰黄色,饱和,密实,以石英为主,次圆状,夹大量粉粘粒及少量石英砾砂,颗粒不均,中压缩性,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

⑤2粗砂、砾砂(Q1m):

灰白色、灰黄色、黄褐色、灰黑色,饱和,密实,以石英为主,次圆状,夹粉黏粒及少量石英角砾、砾砂,颗粒不均,中压缩性,局部夹粉土透镜体,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⑤3粉质黏土、黏土(Q1m):

黄褐色、灰黄色,可塑状,含少量贝壳碎屑及砂土团块,局部夹粉土、粉砂透镜体或夹层,中~高压缩性,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

⑤4粉质黏土(Q1m):

灰色,可塑状,含较多贝壳碎屑及砂土团块,局部夹粉土、粉砂透镜体或夹层,中~高压缩性。

⑥1贝壳碎屑岩(N2m):

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碎屑结构,块状构造,钙质胶结,造岩物质为贝壳、黏性土及少量石英长石砂粒,取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较破碎。

灰色、灰白色强度较大,灰黄色溶蚀作用明显。

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在整个场地内分布不连续。

⑥2中砂(N2m):

灰黄色、灰白色,饱和,中密状,局部稍密,以贝壳碎屑为主,次圆状,颗粒不均匀,粉黏粒含量较高,局部胶结成短柱状,中压缩性,夹粉土、粉质黏土、粗砂、砾砂夹层或透镜体,局部钻进困难,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⑦粉质黏土(N2m):

灰色,可塑~硬塑,具水平层状特征,层间夹较多粉细砂薄层、贝壳碎屑,局部为⑦01粉土夹层或透镜体,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⑧1中砂(N2m):

灰黄色、黄褐色、浅灰色,中密~密实,饱和,以贝壳碎屑砂为主,次圆状,含石英、长石等,夹粉黏粒、粗砂,颗粒不均,局部夹砾砂夹层或透镜体,中压缩性,该层普遍揭示。

⑧2贝壳碎屑岩(N2m):

灰黄色,碎屑结构,块状构造,钙质胶结、局部泥质胶结,造岩物质为贝壳、黏性土及少量石英长石砂粒,取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较破碎,溶蚀作用明显。

⑨粉质黏土(N2m):

灰色,灰黄色,硬塑~坚硬状,含云母、贝壳碎屑少量,有水平层理,局部夹粉砂薄层,中压缩性,该层普遍揭示。

⑩1贝壳碎屑岩(N2m):

红褐色,以贝壳碎片、完整贝壳为主,夹少量石英砂粒及黏性土,钙质胶结、泥质胶结,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取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夹贝壳碎屑砂夹层,岩石较破碎。

2.3气象条件

本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

在季节环流控制下,4~8月受海洋气候影响,气候炎热,降水充沛,多偏南风;

时年9月~翌年3月,受大陆冷高压气流影响,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多偏北风;

每年5~10月,多热带气旋,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甚至以上,易形成台风。

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12万卡;

多年平均气温为21.8℃,年平均相对湿度81%,极端最高气温为38.7℃,最低气温为0.0℃;

年平均风速为1.9m/s,极大风速为35.4m/s;

年平均影响本区的热带气旋3.2个;

年平均气压为1012.3hPa。

本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属干燥度指数小于1.5的湿润地区。

年平均降雨量为1696.5mm,最大降雨量为2864.7mm,最小降雨量为1113.2mm,日最大降雨量为284.9mm,降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集中在汛期,期间雨量可占全年的70~90%。

2.4水文条件

本工程场地浅层地下水为岩石孔隙裂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中风化玄武岩、强风化玄武岩中,受大气降水及江水补给,排泄方式为往北向琼州海峡迳流或经人工开采地下水。

根据地区经验常年水位变幅度1.50m。

2014年初堪期间水位埋深2.50~6.10米之间,标高在14.86~18.56米之间。

2.5T1航站楼前高架桥加宽工程

1.工程概况

现状桥梁标准跨径为9m(板梁长度8m),西引桥部分桥孔跨越地面辅道跨径为18m(板梁长16m)。

高架桥段43-45#墩原为2孔9m桥跨,东环铁路美兰站与T1航站楼换乘通道修建时,拆除了44号墩,并对43#和45#墩墩柱和盖梁加固,跨径调整为18m。

2.本标段施工范围:

本工程中仅对34#~70#墩高架桥段北侧加宽9.75m,并拆除现状67#-70#墩上部结构及68#、69#墩下部结构,将跨径由原3x9m调整为6.25m+14.5m+6.25m,为T1航站楼与商业综合体地下通道预留空间。

为沟通综合服务楼和高架桥,设置了2座人行天桥。

桥梁设置及跨径见下表:

桥名

墩号

跨径

梁高

宽度

上部结构形式

拓宽高架桥

34~43

9*9

0.4

9.75

简支钢筋砼板梁

43~45

1*18

0.9

简支后张板梁

45~67

22*9

67~68

1*6.25

68~69

1*14.5

0.7

69~70

拓宽高架桥东天桥

D0~D2

12.34+17.88+6.566

0.39

9.6

连续钢桁架

拓宽高架桥西天桥

X0~X2

12.34+17.88+6.621

2.6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分为A线、B线、C线三部分:

A线起点位于机场内场路西侧环岛处,终点位于内场路东侧环岛,长约1.1Km。

B线位于T1航站楼外到达区,为现状水泥混凝土路改造,全长约0.38Km。

C线位于在建商业综合楼南侧,为新建道路,路线全长约0.39Km。

三条线路呈东、西走向,起终点均与现状道路对接。

另外本次道路工程还包括商业综合楼两座人行天桥正对现状T1航站楼落客平台处增设无障碍坡道。

2.7地下通道工程

地下通道工程主要为地下空间,地下部分北侧接免税店地下空间,南侧接T1航站楼地下通道;

地上为玻璃幕墙。

总建筑面积1689.5m2,其中地上599.4m2,地下1090.1m2,建筑面积503.8m2。

三.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1工程领导小组的成立

3.2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的建设,抽调精兵强将,由曾参加过多个类似工程,有丰富施工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干部组成。

工人以参加过三个以上同类工程建设的固定职工为主,辅以少量普工。

直接对公司和工程负责,全权组织机械、材料、劳务、资金等生产要素。

对施工全过程实行系统控制,确保工程优质、高速、低耗、安全建成。

为海口市政府和人民提供优良的建筑产品,确保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效益。

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层

按照“项目法施工”组成的劳务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约全面负责,并协调各专业分工之间的工序和进度、场地、交叉作业的相互配合。

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专业施工队。

精选曾施工过多项优质工程有过施工同类型工程经验的各专业组进行施工。

项目部下设一个道路施工队、一个桥梁施工队、一个地下通道施工队。

道路施工队负责所有道路范围内的道路、污、雨水管道的安装及回填等施工。

桥梁施工队负责高架桥拓宽范围内的工程。

地下通道施工队负责地下通道范围内的工作。

3.3施工指导方针

建立名牌精品战略、用户满意工程,促进科技进步,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针对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生产为目标,狠抓施工准备,加强过程管理,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围绕满足合同工期、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目的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严格监督、检查、验收各工序施工质量,自觉接受甲方、监理、设计、质监部门等单位的监督、检查,顺利实现施工的预期目标。

3.4工程管理目标

3.4.1工程质量目标

我公司将以“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确保工程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优质低耗。

有实力、有信心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个精品工程。

3.4.2工程进度目标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下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尽早交付使用是甲方和施工方共同的心愿,我公司有施工同类工程的丰富经验,经反复测算、科学编排,从各方面考虑,我公司最后确定本工程竣工日期为2016年9月30日。

3.4.3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

月轻伤频率小于2‰,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3.4.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建筑法》,按标准化文明工地管理,达到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标准。

在施工现场总体规划上充分考虑了施工环境,把文明施工,降低噪音列入议事日程,妥善安排施工时间,保证良好的周边环境。

成立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结合工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统一指挥、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