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310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AC-25

击实次数(次)

两面各75

稳定度(kN)

≥8.0

≥8.0

流值(mm)

20~40

20~40

空隙率(%)

3~5

3~5

矿料间隙率(%)

≥14.5

≥13.5

≥12.5

沥青饱和度(%)

70~85

~7085

残留稳定度(%)

>85

80>

动稳定度(次/mm)(60℃,0.7MPa)

≥5000

≥3000

/

劈裂强度比(%)

≥80

/

注:

采用改性沥青时,稳定度≥10.0kN,流值20~50mm

材料2.

2.1矿料

矿料由下述粗集料、细集料(石屑、天然砂)、矿粉组成。

上面层AC-13型:

10-15mm、5-10mm、3-5mm、0-3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中面层AC-16型:

10-20mm、5-10mm、0-5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下面层AC-20型:

10-30mm、5-10mm、0-5mm石屑、天然砂及矿粉。

2.1.1粗集料

粗集料应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技术要求见表2-1。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1

项目

要求值

上面层

中、下面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6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3)表观密度不小于(g/cm

2.60

2.50

3)毛体积密度(g/cm

/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IV级

吸水率不大于(%)

2.0

坚固性不大于(%)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151218

181520

水洗法<

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

石料冲击值不大于(%)

如与沥青粘附性不符合要求,应采取抗剥落措施后使用。

2.1.2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屑和机制砂,细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2。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2.1

表观密度

坚固性

小于0.075mm颗粒

砂当量

亚甲蓝值

塑性指数

要求

≮2.50

≯12

≮3

≮60

≮25

0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规格表2-2.2

筛孔尺寸mm()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

中砂

细砂

9.5

100

4.75

95-100

90-100

2.36

65-90

75-90

85-100

1.18

35-65

50-90

75-100

0.6

15-30

30-60

60-84

0.3

5-20

8-30

15-45

0.15

0-10

0.075

0-5

2.1.3矿粉矿粉须采用洁净的5mm以上石灰岩碎石磨细石粉,禁止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质量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3。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2-3

视密度(g/cm

含水量

粒度范围(%)

外观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

0.6

0.15

0.075

≥2.5

≤1

90-10

80-90

无团粒

4

沥青结合料2.22.2.1石油沥青上面层基质沥青采用90号B级石油沥青,中、下面层基质沥青可采用70号A级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4。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4

项目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粘计粘度筛上剩余量与粗集料粘附性残留物含量(%)>50T0651-1993

针入度(25℃)50~120

T0604-2000

(0.1mm)

蒸发残留软化点(℃)>60T0606-2000

物延度(5℃,cm)>20T0605-1993

粘度(60℃,Pa·

s)实测T0620-2000,T0625

90号B级

70号A级

(25℃,100g,5s)(0.1mm)针入度

80~100

60~8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1.8~+1.0

不小于「注」℃延度(5cm/min,10)(cm)试验项目PCR

30指标

25试验方法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43快裂

45T0658-1993

不小于℃)闪点(阳离子(

245+)

260T0653-1993

不大于含蜡量(%)度(道路标准粘度

3.010~25

2.2

三氯乙烯()(%)不小于溶解度)(25,3)(s)

99.5

99.5T0621-1993

薄膜加热试验,5h

163℃(恩格拉粘度

质量损失(%)不大于

0.8±

±

0.8

(%)针入度比不小于)(25℃)

541~10

61T0622-1993

)(cm)(10延度℃不小于(1.18mm筛)(%)

6<0.1>2/3

6T0652-1993T0654-1993

「注」:

施工检测时,为方便检测可按15℃延度不小于100cm控制。

2.2.2沥青改性剂

上面层采用岳阳道改2号或燕山4303型SBS沥青改性剂,SBS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上面层SBS掺量约为沥青用量的5%。

2.2.3SBS改性沥青

一般采用现场加工方式制作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表2-5要求。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2-5

上面层SBS改性沥项目青指标40-60,100g,5s(0.1mm)℃25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PI)最小+0.2

延度5℃,5cm/min(cm)最小20

软化点T(℃)最小60R&

B运动粘度135℃(Pa.s)最大3

闪点(℃)最小230

溶解度(%)最小99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2.5

弹性恢复25(℃)(%)最小75

1.0质量损失(%)最大RTFOT

针入度比25℃(%)最65

后残留小物延度15

℃(cm)最小5细度(μm)最大5

生产温度(℃)最大180

到达工地温度(℃)最小140

在搅拌条件下储稳定性(天)7

最小RTFOT,针入度指数PI由15℃、25℃、30℃等三个以上不同注:

可用TFOT代替温度的针入度,按温度、针入度对数的线性回归关系式求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得低于0.997。

3、主要工程机械

应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和配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设备能力相配套,施工前应做好保养、调试、试机工作,以确保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的故障。

要求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

3.1拌和设备

200t/h以上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3000型以上)2台

500kW发电机2台

拌和机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并配有完好的打印装置,冷料仓不少于5个,热料仓不少于4个,50T沥青罐不少于4个,其中有两个沥青罐配备搅拌器。

3.2摊铺设备(摊铺宽度不小于12m的摊铺机不少于2台)

ABG-423或弗格勒-2000同型号2台

或ABG-525(或弗格勒-2500)1台

应配备性能良好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自动找平装置。

3.3压路机

DD-110(或相当功率振动压路机)3~4台

台3~2以上轮胎压路机25T.

DD-130(或相当功率振动压路机)1~2台

DD-110(或相当功率振动压路机)2台

25T以上轮胎压路机2~3台

3.4运输车辆

载重15T以上的自卸汽车数量应保证摊铺机连续施工。

4施工工艺

4.1准备工作

4.1.1前期工程

下面层摊铺前应先完成路缘石及路边石砌筑、打设防撞护栏立柱、中央分隔带防水层施工和回填土等前期工程,对透层油脱落或不足处应予以补洒。

4.1.2配合比设计

(1)目标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用以确定拌和设备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和作为备料、试拌的依据;

(2)生产配合比:

由拌和楼热料仓中取样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中材料比例,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按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0.2%进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确定各热料仓材料、矿粉比例及最佳沥青用量,供试拌、试铺使用;

(3)标准配合比:

即通过试拌、试铺最终确认的配合比,用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

(4)生产中若材料变化或经抽检材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配合比。

4.1.3冷料仓标定

为使生产过程中配合比准确,减少等、溢料现象,确保质量和产量,若冷料仓不能自动调整配比时,施工前必须对冷料仓进行标定。

方法如下:

(1)按照集料规格分配冷料仓,按照经验锁定挡料板开启高度;

(2)选择适中的3-5个皮带转速进行标定,先设置一个皮带转速,启动烘干、除尘系统,开启一个冷料仓输料(其余冷料仓须关闭),待出料稳定后(5分钟以上),清空热料仓并开始计时,到标定时间(建议为5~10左右分钟)时,称量所有热料仓集料质量,计算总质量。

对所选择的其余皮带转速按此方法进行标定;

(3)对所有冷料仓标定完成后,即得到每个冷料仓3-5个皮带转速对应的集料流量(总质量/标定时间kg/min);

)如控制仪配备自动计算转换系统,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