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295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但在干热天气,因为灌溉水没有排出,地表形成积水,水遇热而蒸发,留下有害的盐分,盐分积聚的危害足以严重到使作物枯萎而死,寸草不长,形成盐碱地。

2.2原因

2.2.1盲目施肥

部分菜农对各类肥料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与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不够全面,盲目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温室的蔬菜施肥水平较高,尤其是一些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进行过量施肥,一般在周年蔬菜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均达250kg/666.7m2以上,加剧了温室土壤的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影响了蔬菜生长。

二是忽视有机肥使用与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在蔬菜生长期间,有的农户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由于温室温度高,人粪尿迅速自然分解成各种成分;

如硫化物、硝酸盐等一些含盐离子的成份残存于土壤耕层内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2.2.2区域内耕作采用长期旱作的连作种植方式,使原来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被长期的单一旱作连作所替代,在新兴的大棚设施农业中无雨水淋溶,棚内高温,地表水分蒸发量大,盐随毛细管向上被带至地表,使之聚集于土表,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累积偏高而致。

2.1.3地下水位过高,农田排灌不畅主要为排灌设施老化不匹配,沟渠过浅,排不出、灌不畅,不合理的灌水,以及重复使用耕地周围的水而加快土壤盐渍

2.1.4耕地的熟制负重增加,利用率过频,高度密集利用,有机肥施用锐减等,致使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明显衰减,导致了土壤盐渍的侵袭。

3.我国土地盐渍化现状及其危害

3.1现状

中国也是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编制中国盐渍土分布图时粗略计算,中国的盐渍土面积约为l.0x108ha,其中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

中国盐渍土分布于辽、吉、黑、冀、鲁、豫、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及西藏等19个省区。

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8个分区,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松嫩平原的盐渍土大多属苏打型,土体总含量不算太高,但碳酸根含量高,对植物的危害大,出现不少的斑状光板地。

半漠境内陆盐土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准噶尔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与内蒙的河套灌区,呈连片分布。

大部分为氯化物-硫酸盐或硫酸盐-氯化物。

漠境盐土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与青海柴达木盆地。

这种类型盐土面积大。

土壤积盐量高,盐分表聚明显,地表形成厚且硬的盐结壳。

中国盐渍土主要类型区面积与分布

盐渍土类型区

面积/104hm2

气候类型区

分布地区

滨海海浸盐渍区

214

湿润、半湿润区

沿海地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市、区)

黄淮海斑状盐渍区

170

半湿润、半干旱区

华北地区

东北苏打-碱化盐渍区

437

半湿润、半干旱区

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宁蒙片状盐渍区

837

半干旱、干旱区

西北地区的宁夏、内蒙古等区

甘新内陆盐渍区

1440

干旱区

西北地区的甘肃、新疆等省(区)

青藏高寒盐渍区

532

西部青海、西藏等省(区)

3.2危害

3.2.1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盐渍土可分为含硫酸盐为主的松盐土与含碳酸盐为主的碱盐土,其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主要表达在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植被生长并间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且能腐蚀损坏工程设施,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5.11亿元。

对内蒙河套平原统计,许多灌区每年因盐渍土死于苗期的农作物占播种面积的10%-20%,有的甚至高达,30%以上;

黄淮海平原轻度、中度盐渍土就造成农作物减产10%-50%,重度则颗粒无收;

而山东省140.06万公顷盐渍化土地中的81.56万公顷耕地,每年因盐渍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5-20亿元。

3.2.2造成盐渍荒漠化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生存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它既是一个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与经济问题,受到国际社会与组织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

中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为332.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4.6%,近4亿人口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盐渍荒漠化属化学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是一种重要的荒漠化类型造成盐渍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高温干燥、蒸发强烈,使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地,上升水流占绝对优势,淋溶与脱盐过程微弱,造成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碱化,特别是不合理的灌溉措施,使次生盐渍化发展尤为迅速,盐渍荒漠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土壤盐渍化的分布以新、蒙、青三省面积最大,依次占土壤盐渍化总面积的46.3%23.0%与18.7%。

三省区分布了土壤盐渍化的88%。

3.2.3对地下水污染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给地下水带来诸多影响。

由于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沿渤海、黄海的沙质与基岩裂隙海岸地带,发生海水入侵,在有咸水分布的地区出现咸水边界向淡水区移动。

例如,山东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涞州湾形成面积为11,400km2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其中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的面积为2400km2,1988年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20m,造成涞州湾海水入侵地下水含水层,海水入侵的面积达730.7km2。

山东省的烟台、威海、与青岛市也发生了海水入侵。

地下水位的下降也造成辽宁省大连市、锦州、锦西、营口市,与河北秦皇岛市的海水入侵与水质恶化。

1992年辽宁省海水入侵面积达434km2,秦皇岛市达55.4km2。

在广西省北海市的海城区与涠州岛都曾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造成水质恶化。

4.治理与利用盐碱地措施

实践证明,改良盐渍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需时间长的工作,应视各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措施。

4.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注意排灌工程配套,建立农田林网,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土地盐渍化显著减少、减弱,如黄淮海平原与黄河冲积平原即是很成功的范例。

4.2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

我国传统的农业措施改良技术:

起土刮碱、开沟躲碱、蓄淡压碱、增施有机肥料。

建立井沟渠结合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

机井灌溉,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库容,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

井沟渠结合,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

新疆采用明排为主,明暗排结合,明沟与竖井结合,井排与井灌结合,明沟采用浅密沟系统,深1.5-2米,间距,100-250米,效果良好。

4.3施用土壤改良剂

4.3.1采用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

例如磁化水灌溉、砂掺粘、粘掺砂。

4.3.2采用化学措施,进行碱土改良。

一种是加酸(化学作用),如硫黄、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铝等。

碱土加酸后有残留物,同时增加了土壤的盐分。

一种是加钙(代换作用),如石膏、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煤矸石。

4.3.3采用生化措施。

以生物有机酸为主成份,利用生物化学作用。

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4生物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种植耐盐植物与牧草、植树造林等)

4.4.1增施有机肥料。

盐渍土除了盐渍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约着农作物生长,并呈现着盐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趋势。

据江苏盐城新泽试验站资料,培肥熟化土壤,表层10-20厘米土壤有机质会计师增到1.5%左右,总孔隙度达到>

55%,其中非毛管孔隙度达15%以上,直径>

0.25毫米团粒含量在2.5%以上,容重<

1.25/立方厘米,可有效地掏土壤返盐。

还有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施用风化煤、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收到脱盐、培肥的较好效果。

通过对植物抗盐机理的深入研究,选取择、引种与培育新的抗盐经济作物、使其适应盐渍土环境。

4.4.2种植耐盐植物。

即使一般作物,在盐渍胁迫下,也有求生存的本领。

表现不同农作物,有不同的抗盐能力。

大棚内的土壤由于不受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日趋严重,从而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一、大棚内的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1、大棚内的土壤因不受降雨条件的影响,土壤中地盐分不能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而残留在土壤耕层内。

2、大棚栽培,由于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下来。

3、地势低洼,土壤温度大,土壤表层积聚大量的盐分,使土壤板结,盐渍化。

4、化肥施用量过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特别是硝酸铵等化学肥料施用量过大,更容易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板结,使大棚内的土壤通透性下降。

5、生施人畜粪尿。

由于大棚内的温度高,人畜粪尿迅速挥发分解后,大量的氨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与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二、大棚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质地。

改善大棚内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可采取深播的办法,把富含盐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量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可大大减轻盐害。

并结合整地,适量掺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温。

2、增施有机肥料。

最好是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可大大增强土壤肥力,这样既利于大棚蔬菜侧根的伸展,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与水分的能力,又可提高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3、撤膜淋雨灌水。

利用换茬空隙,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10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

或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温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蔬菜高产稳产。

4、基肥深施,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要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最好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于地面,然后翻耕,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用量,宁可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要,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

5、提倡根外追肥。

植物主要依靠根部吸收养分,但叶片与嫩茎也能直接从喷洒在表面的溶液中吸收养分。

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根外追肥不会给土壤“添麻烦”,故应大力提倡。

尿素与过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都可以作为根外追肥。

每亩施用优质堆肥或厩肥1500公斤~2500

公斤,活化土壤,这样既有利于大棚蔬菜侧根的伸展,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