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0845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和社会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是:

(一)研究性学习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与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与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严谨XX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与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社会实践

1、使学生具有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与

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以与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社区服务

1、使学生关心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会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的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长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

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一〕研究性学习:

必修学分15分,三年内完成。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三学年中每个学生至少必须完成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一个课题安排在高一第二学期〔暑期结束时〕完成,可获得5学分;

第二个课题安排在高二全学年〔暑期结束时〕完成,最迟可延长到高三第一学段〔“十一〞长假结束时〕完成,可获得10学分。

为使研究性学习能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由学科若干小课题组成,每个小课题依据其难易度、实际价值和完成课题所需时间认定1—2学分,最高为3学分,累积达到15学分。

在完成必修课题学分的前提下,多做的课题经导师认定后可获得奖励学分,奖励学分依据课题难易度和完成课题所需时间认定,每课题最高不超过5学分。

〔二〕社会实践活动:

必修学分6学分。

分两年学习,其中高一第一学期完成4学分〔含军训2学分〕,高二第一学期完成2学分。

每个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

〔三〕社区服务:

必修学分2学分。

分两年学习,其中高一、高二寒假分别参加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分别获得1学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由中心教研室、一中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和相关课任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分认定。

各部门职责如下:

〔一〕中心教研室、一中教务处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和教学场地;

2、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确定学习内容和实施细则;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袋》

4、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督导,对学生学习成果〔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后的学分认定,

5、研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与时修订教学计划,

6、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使课程可持续发展。

〔二〕政教处、团委

1、与中心教研室、一中教务处合作,制定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细则;

2、管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

3、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成果档案袋》

4、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后的学分认定。

5、对校外实践的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组织和管理。

〔三〕年级组、班主任

1、配合上述部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协调安排、

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2、协助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记录袋和档案,并对此进行管理。

3、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进行学分评定,政教处和团委负责审核认定。

(四)课任教师

1、科学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指导任务;

2、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3、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评定,中心教研室与一中教务处负责审核认定。

4、协助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袋,并写出评价意见。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生动、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类别

学习内容示例

自然科学类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方面的应用。

如数学统计在生产中应用,环境问题、生态建设、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粮食问题、动植物的保护问题,等等。

人文科学类

学习人类相关的人文科学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

如法律、规章制度的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社会关系的研究、人口科学的研究、XX文化研究、文化演变与文明冲突的研究、人文景观的研究等等。

跨领域综合类

从综合角度研究科学发展与人类进步的相互关系,从正反两个角度研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经济生活类

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研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知识产权的保护、商品安全、贸易与市场等等。

个人成长类

研究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探究科学进步、社会变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如社会文化、社会制度、时尚、流行音乐、消费方式、信息网络等对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

研究的方向可以是行为学方面,也可以是心理学方面。

〔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宗旨在于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着力于构建更为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

因此学习内容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油田相关行业〕、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二是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社团活动,校内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活动等三年至少有一周时间,最多不超过2学分。

军训

军事知识、国防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组织纪律教育

学校传统活动

结合教学和德育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英语周、值周班活动等

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

利用参观机会,认同继承社会主流,了解历史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经济发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社团活动

参加校内学生社团和社会合法社团,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了解社会、了解社团活动的方式和社团的社会功能、价值。

社会调查

进行社会热点调查,通过调查,认识身边发生的一切的是与非,培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在调查过程中体验生活,自主学习。

(三)〔三〕社区服务活动内容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通过该领域学习,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完善。

社区文化与环境建设

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电脑培训、文娱活动等。

社区见习活动

参与社区管理、规划活动,体验社区干部工作。

志愿者活动

公益劳动、环保卫生、领养绿地、帮贫助困、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

1、研究方法与表现形式:

●文献研究

●观察报告

●项目设计

●科学实验

●社会调查

●考察报告

所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课题名称、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调研成果、课题研究

价值、课题研究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原始资料、照片〕、小论文或作品、参考文献等。

2.2、研究的一般步骤

阶段一:

〔1〕探讨项目领域

〔2〕决定课题

阶段二:

〔3〕探讨课题研究计划

〔4〕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

〔5〕搜集资料

阶段三:

〔6〕整理与分析资料

〔7〕综述观点与提出自己观点

阶段四:

〔8〕发表与分享成果

〔9〕反思与评价

3、课程组织

●在同一班内,自愿建组,每组人数6-10人;

如有条件,鼓励跨班进行建组

●在校内、校外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校内课时主要用于集体教育、课题设计、资料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交流等。

开展研究性学习还需要学生学习小组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访谈、调查、实地考察等。

●选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自行申报,并由学生自聘教师进行指导,自愿组合学习小组;

或由教师或学校提出,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

每个教师都要参与指导,一个导师最多指导3个课题。

课题管理采取申报确定制度。

具体做法是: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选课题通过申报表的形式提交学校教务处,由中心教研室与一中教务处进行科学性、可行性研究后,确立立项并发回相关指导教师,在教师指导下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

如课题未获通过,可另行申报,或参加其他课题小组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以学分数和研究进展来确定,不统一规定

4、成果评定

由指导教师初步认定,班主任、年级组与中心教研室与一中教务处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定进行确认。

然后交由学分认定小组公示无疑议后,记录学分备档,同时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袋〕交流展示活动。

〔二〕社会实践

1、时间安排:

由学校统一集中安排;

军训安排在高一开学前一周完成;

其他内容可集中安排在“十一〞或“五一〞长假完成;

或与学校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集中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但时间不少于一周。

2、组织方式:

校外或校内基地;

以年级、班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10人为宜〕为单位进行学习。

参与学校学生会或团委工作属于社团活动,可纳入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