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格式.doc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我公司危险源。
2、危险特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主要用途:
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
熔点:
-256沸点:
1179相对密度(水=1):
118(20)相对密度(空气=1):
329饱和蒸汽压(kPa):
18(20)。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四氯化碳、苯。
燃烧性:
易燃燃烧爆炸危险性建规火险分级:
乙闪点():
34自燃温度():
411爆炸下限(V%):
38爆炸上限(V%):
21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易燃性(红色):
3反应活性(黄色):
2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
能发生禁忌物:
酸类、碱类、氨、胺类、铜、镁、铝和它们的合金。
(2)危险性:
环氧丙烷产品是易燃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低温(25以下)阴凉处,不得于日光下直接曝晒并隔绝火源。
环氧丙烷有毒性,液态的环氧丙烷会引起皮肤及眼角膜的灼伤,其蒸汽有刺激和轻度麻醉作用,长时间吸入环氧丙烷蒸汽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和腹泻等症状。
侵入途径:
吸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
有刺激性,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因难;
并伴有头胀、头晕、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恶心和呕吐。
重者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
毒性:
LD50:
90mgkg(大鼠经口);
238mg/kg(小鼠经口);
1500mgkg(兔经皮)LC50:
500ppm,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
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
高浓度吸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口服引起肝、肾损害,可致死。
慢性中毒:
长期少量吸入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
急救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食入:
立即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面具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止皮肤和粘膜的损害。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分布四周,环氧丙烷储罐区设1米高防护堤。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车间人员由副经理及生产、综合、技术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综合部管理,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分管副经理任总指挥,车间和综合部主任任副指挥,分管副经理不在公司时,由综合部或车间主任担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现场指挥人员总指挥:
岳长波总指挥第一接替人:
杨中才副指挥:
杨中才、杜黎明成员:
高建、陈亮、贾科鹏、祁晓明、程江山、高鹏、王朋、沙元福、王学坤、李友松、肖红辉、姜瑞、刘景森、宋洛同、周晓、聂根荣。
(3)主要职责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对环氧丙烷储罐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回检查,由当班值班长、操作人员负责,发现液化气罐区出现危险情况后立即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生产区域由当班操作工负责,一旦发现环氧丙烷泄漏、着火等情况,在采取力所能及措施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
2、在生产车间、救援办公室(白天设在综合部,夜间设在夜间值班室),有值班电话,对于总指挥、副总指挥、各车间、部门负责人的手机要求24小时开机。
六、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1)环氧丙烷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性质,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要做到应急处理,消除危险,减少环境污染,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罐区发生着火时,在岗操作工立即启动装置消防系统进行灭火,同时用水冷却储罐,鸣警报器,召集在场所有职工,组织好现场应急处理,立即上报。
(3)盛装环氧丙烷的储罐及管线发生泄漏时,应及时采取卸压、稀释、隔绝、人工堵漏、用水降温喷淋等基本措施控制势态的发展,严禁大量环氧丙烷气扩散,若堵漏不行,注入蒸汽稀释,应将泄漏点采取措施挖坑收容,将损失、危害及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4)应根据泄漏点的成因采取处理方法,若法兰、阀门填料、液位计泄漏时应切断环氧丙烷走向,使用防爆工具及时紧固螺栓或采取缠绕密封堵漏方法。
(5)凡设备开焊、管线断裂,阀门关不严产生锈点及局部造成大量泄漏,应及时关闭阀门,(必要时停车),用蒸汽稀释,水作现场保护,切断来源,500米内严禁明火,组织人员疏散到2公里以外,并注意风向变化,报警请求消防车辆增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
(5)抢险救援人员应由业务熟、技术精,并有一定经验的职工担任,进入现场必须佩带防护用品,防止受到伤害,并注意风向变化。
(6)在发生大量泄漏、着火事故时应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根据人员分工,组织应急救护、停车、排险迅速投入战斗。
2、客户在卸车发生环氧丙烷化学事故时采取措施:
(1)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戴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首先用蒸汽吹散稀释,排除一切火情隐患,置于密闭容器内,不得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以免遇明火发生爆炸。
(2)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可用水、干粉、抗溶性泡沫、沙土、二氧化碳扑救现场火灾。
七、人员紧急疏散、撤离1、发生环氧丙烷化学事故时,值班人员撤离时应根据风向和空气中挥发的环氧丙烷的浓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面具、采用湿布掩嘴和鼻等措施,往上风向或侧风向撤离。
班长或值班长等人应及时清点人数,向上级汇报,如有人员被困时,应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穿好防化服,至少两人进行搜索,严禁防护措施不到位或单人去搜索失踪人员。
2、非事故现场的人员在紧急疏散时也应尽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往上风向或侧风向撤离。
3、抢救人员在自身防护器材或体力不济的情况下应迅速撤离现场,撤出后向现场指挥报告,听现场指挥统一调度安排。
4、发生环氧丙烷化学事故后,综合部应视情况向周边区域的单位发出通知,必要时要求下风向群众撤离到2公里以外。
八、危险区的隔离在环氧丙烷化学事故区附近迅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隔离区,严格限制出入,隔离区边界设红色警戒线,由保卫人员负责警戒;
对事故区附近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由保卫人员对道路进行隔离,并进行交通疏导。
九、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1、对于空气中环氧丙烷浓度的检测由综合部进行(并及时通知环保局监测站),检测人员必须身体素质好,技术过硬,穿防化服,防静电工作服、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得到现场指挥人员的同意后方可进入泄漏污染区进行检测。
2、抢险救援人员应具备业务熟、技术精,并有一定经验的同志担任,进入现场必须穿防化服,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止受到伤害,并注意风向变化,每次人数不得少于2人。
3、现场实时监测人员发现情况异常时,应迅速撤离现场;
现场情况恶化时抢险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向现场指挥报告,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4、现场指挥有权根据险情的发展请求社会力量救援,对内调度公司其他力量参加救援。
5、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环氧丙烷罐区可能发生泄漏、着火等事故,由于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力,可能会使险情恶化,此时应立即报告市公安消防队、急救中心、市安监局、公安局、市委、市府等部门,请求增援。
十、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在卫生医务部门指导下,车间成立救护小组,每个职工都应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
一旦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
迅速将受伤人员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用氧气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处理的同时通知医务部门,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对于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送医院进一步救治观察。
对于吸入环氧丙烷气急性患者应立即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服。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十一、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1、事故被彻底消灭或清除以后,由公司领导指定专人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以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
2、由于环氧丙烷气为易燃易爆物质,因此,战斗结束后需要对所有参战的人员进行查体及车辆、现场空间进行一次彻底地检查。
十二、应急救援保障
(一)内部保障1、自救、救援队伍队长:
李友松队长第一接替人:
高建队员:
祁晓明、刘景森、周晓。
其他班组根据紧急救援要求,成立后援小组,做到随调随到,服从指挥部命令。
总指挥:
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按各自分工迅速展开救援工作,调动全公司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