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05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docx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上)

时近岁末,当我们回首和梳理华北油田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工作时,就会欣喜地发现,对于华北油田人来说,这项工作确实是不同寻常和值得回味的。

  作为一个进入中后期深度勘探开发的老油田,华北油田油气勘探亮点频现,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是实施精细勘探带来的丰厚回报。

  靠古潜山起家的华北油田,曾连续10年稳产在1000万吨以上。

由于潜山油藏开发的特殊性,原油生产进入快速递减时期,古潜山油藏年产量从最高的1700多万吨降至60多万吨。

产量下滑的箭头压得华北石油人喘不过气来。

  20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油田经历过潜山油藏与构造油藏两大勘探阶段,进入“九五”以后,华北油田已进入“小数点”勘探阶段,主要表现在资源丰度低、勘探目标小、圈闭发现难度大、储量增长日趋困难和勘探成效低。

  有这样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华北油田的勘探难度之大。

一是“九五”期间与1995年之前相比,平均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下降54%以上;二是原油年产量从1979年最高峰的1733万吨降到2004年的432万吨历史最低。

  华北油田勘探到底还有没有希望?

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潜力在哪里?

  面对异常严峻的勘探形势,华北油田把精细勘探作为解决油气勘探这一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

勘探系统牢固树立精细勘探理念,愈加坚定了不被眼前资源接替现状束缚,以精细勘探打开油藏宝库之门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精细勘探,华北油田引导勘探工作者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审视油气勘探,加强对潜山及潜山内幕、下第三系复杂断块、岩性地层及上第三系新领域的研究,为油气勘探的大发现和大场面积蓄了能量。

  面对主力含油气凹陷地震勘探程度高、钻探程度高、潜山勘探程度高和构造油藏勘探程度高的“四高”严峻局面,华北油田运用精细勘探这个利器,主动实施向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战略转移,通过精细地层层序划分、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和精细成藏模式构建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位于内蒙古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是一个历经20余年几上几下,勘探久攻不下的凹陷。

油田科技工作者在精细勘探中不放过一个疑点,寻找每个亮点,靠对老井的复查和精细层位标定与对比分析发现线索,精细处理新的地震资料、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等研究,一举获得突破,形成5000万吨的储量规模,建成25万吨年生产能力,成为继20世纪80年代阿尔善油田之后,二连盆地最大建产区块,开辟华北油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新阶段。

  更为可喜的是,精细勘探使一度“迷雾重重”的潜山勘探曙光再现。

华北油田对任丘潜山构造带西侧的长洋淀潜山带展开精细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长3井获得日产518立方米的高产油流,是1985年以来华北油田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也是中国石油当年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

新一轮潜山勘探的序幕由此拉开。

  紧接着,华北油田乘势而上,分别在二连赛汉塔拉凹陷、冀中肃宁潜山构造带、文安斜坡中南段和孙虎潜山构造带等获得成功,一次次开启潜山勘探发现之门,形成潜山储量增长的又一个高峰。

  饶阳凹陷精细勘探同样耐人寻味。

这个凹陷多年来没有大的发现,而近年华北油田向精细勘探要储量,实施三维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工程,开展全凹陷老井复查发现有利线索,20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为形成储量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

饶阳凹陷经过近3年的精细勘探,已形成三级储量达1.5亿吨的规模储量区,特别是在蠡县斜坡形成近亿吨的整装规模发现。

  在二连盆地历经30年勘探后,华北油田进一步加强精细勘探,新发现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阿尔凹陷,仅用3年时间,高效、快速落实5000万吨预测储量规模,为二连探区准备出一个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接替凹陷。

  精细勘探,使华北油田油气勘探一步步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到今年,华北油田连续10年实现资源替换率大于1,近4年油田三级储量年均达到亿吨以上,而钻井进尺却相对减少,成本较大幅度下降。

这一高一低、一多一少,既是一个鲜明的反差,又是一次质的跨越。

  华北油田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精细勘探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随着华北油田勘探程度和勘探难度的进一步提高,要使精细勘探更加具体化、定量化、程序化、规范化,持续开创华北油田油气勘探新局面。

(岳双才刘泓波)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中)

精细开发,不尽油流滚滚来

2004年,华北油田年产量从最高时的1733万吨下滑到432万吨,储量动用程度高达85%,已开发油田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82%,综合含水近84%,复杂断块和低渗透油藏遍布。

然而,华北油田近几年产量不仅没有下滑,还呈现爬坡向上的良好态势,2008年产量达到447万吨。

是什么推动了华北油田开发形势的大逆转?

“首先是思想的大解放。

”华北油田有关领导如是说。

华北油田决策层适时组织大讨论,引导干部员工认识到,已勘探几十年的老探区大规模向外扩张,寻求新的资源接替阵地不太现实,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眼睛向内,精耕细作,深挖潜力,实现油田的持续发展。

紧接着,“高含水期是油田重要的开发阶段”、“任何储量都可以想办法动用”等新观念,猛烈冲击着“高含水油田已到开发后期”、“低品位储量难动用”的旧观念,换来的是员工信心的回升和对未来的憧憬。

要想稳产,必须弄清楚老油田剩余的油究竟在哪里。

于是,科研人员展开精细油藏描述工作。

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这项工作更重视了细节。

为避免精细油藏描述走进“中看不中用”的误区,科研人员在关键点——验收上“设卡”,制订精细油藏描述成果验收“五步法”,从地层对比和构造模型等方面严格把关,提高描述成果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针对一向难以描述复杂断块油藏,他们下工夫创新建立“一统二分、分建合显”的工作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几年来,科研人员先后对51个油藏进行“刻画”,覆盖地质储量3.78亿吨。

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地质人员又开展了精细注水工作。

他们改变过去“重油轻水”的思维定势,采用辩证思维认为,油井能出油,水井是动力源,必须“油水并重”。

通过明确注采关系,重新调整注采井网,变过去的大段注水为细分注水,真正做到油井有变化、水井查原因,水井有变化、油井看效果。

仅在51个油田开展的“调水增油”工作中,就使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采收率提高3.4个百分点。

在地下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的同时,“一组一策”油藏经营管理在地上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种管理方法把注水井为中心的地下最小开发单元作为一个最小的经营管理组织,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促使员工从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多个层面发力,实现现场管理的精细化,有力促进井组开发管理水平和开发效益的提高。

二连分公司因井制宜,“一井一法”,“一块一策”,分头治理。

5年里,这个分公司先后应用包括“调、堵、疏、提”在内的综合技术,对哈301断块进行治理、应用三采技术对蒙古林砂岩油藏进行深度开发、应用压裂技术对哈76断块进行产能恢复……收到超出预期的效果。

2001年到2008年,二连油田自然递减率下降12%,综合递减下降9%。

油田采收率也由2003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19.7%。

而在二连油田一个百分点的提高,就意味着华北油田投入一个近800万吨储量的新区块。

思想解放下的管理创新,让华北油田这艘航船,再次鼓满风帆,破浪前行。

产量连续5年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投资回报率、利润、上缴税费等多项关键性的经济技术指标在集团公司油气田企业中均居于前列。

面对如此成绩,华北油田人并不满足,日前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上游业务精细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华北油田公司总经理苏俊提出:

“十一五”末实现年油气当量600万吨,到2015年形成地区能源公司的总体架构,年油气当量在800万吨基础上稳定增长。

精细管理成就了一个老油田“重返青春”的梦想,无可争辩的事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这条科学发展之路,华北油田必将走得更加稳健、有力。

(刘泓波岳双才)

华北油田经验看精细管理的实践(下)

老油田优化简化是开发后期降本增效的必要手段,华北油田早在2004年就创造了“荆丘模式”。

面对众多项目,投资有限,如何确定实施项目及先后顺序,如何对其管理,是华北油田面临的新课题。

华北油田注重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在强化方案技术性的基础上,实行按效益排队。

每年9月,即开始安排下年度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

前不久,岔河集油田地面系统整体简化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这个项目实施前的准备研究工作整整进行了两年。

其间,为降低投资,油田多次进行方案优选,最终方案投资额从2亿元降到1.3亿元。

11月17日,我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的煤层气田示范工程正式投产。

在山西沁水盆地,6亿立方米产能和中央处理中心建设完成,高煤阶煤层气开采难题得以解决。

这个项目华北油田仅用了3年多时间。

这源于华北油田采用“十段运行法”,细化分解责任,使项目实施进程加快。

此外,华北油田还实施项目考核和后评价,今年的后评价项目增加到156个,项目后评价考核机制正逐步建立。

在华北油田,对一个项目的管理已形成完整的“闭环”。

华北油田对于成本控制精细到区块、井、员工等不同层面,涉及开发建设、劳动组织、生产运行、员工操作等各个环节。

在华北油田,核算区块并不按行政单位划分,而是改为地质单元划分,通过这种方法划分,使原有34个区块增加为55个。

这样,更便于科学地应用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对区块实行效益评价。

华北油田的每口井都有“一本账”,构成包括油水井、井站、管网以及人员等成本,据此对生产井的经济效益和盈亏平衡点进行评价测算。

根据评价结果,油田对负效益井实行治理、间开、捞油、关井等措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

“我们每人负责不同的井,效益好坏带来的奖金差异有200多元。

”采油三厂的一位技术员说。

在华北采油三厂,每位员工都有具体而细致的管理职责,内容不仅包括产量、商品量,而且包含成本、电量等关键指标,同时配备严格的分配考核政策,仅科技管理人员的业绩奖励工资就有4个档次。

从一个区块,到一口井,再到一名员工,华北油田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基本成型。

供应商要想进入华北油田市场,更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华北油田精细管理不仅针对内部,而且涵盖外部市场。

注册资金低于100万元的承包商没有入网资格,同品种的物资供应商仅限3至5家,每年要进行业绩考核并列为3个等级。

3年来,业绩考核不过关,被取消入网资格的承包商有25家,限期整改的承包商有36家。

有了市场准入关口,也非一劳永逸。

承包商招标时必须遵守规范,确保交易公平与公正,健康有序。

3年来,华北油田通过招议标实现资金节约率3.05%,折合人民币4.6亿元。

精细管理目的是为了促使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

油气资源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也是效益之源,必须不断强化勘探开发,夯实资源基础。

华北油田对此笃定不移。

在集团公司上游业务精细管理现场会上,华北油田总会计师姜立增作经营报告,曾在1分钟内5次提到加大对勘探的投资力度。

这些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随着生产经营压力逐年增大,华北油田资金不充裕。

然而,近10年来,在注重投资回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因为精细管理,华北油田以有限的投资保证了重大科研投入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制约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关键问题,投资回报率从-8.66%上升到47.1%,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16家油气田企业中名列前茅。

辽河油田总经理谢文彦这样评价:

“华北油田的实践,为老油田稳产和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最现实的借鉴。

”(王晶岳双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