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0318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9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措一案文档格式.docx

工作负责人:

黄晓辉

安全监督员:

刘勇

施工日期:

2014年4月15日—2014年5月10日

施工组织措施(工作班组人员及分工):

见(四措一案)

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方案:

见(四措一案) 

编制人:

罗杰

单位领导审核:

施工组织设计(四措)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规范施工人员工作行为

和工作程序,使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可靠性控制措施与现场环境、工作规程、操作规程等融为一体,做到按工作程序进行施工作业,在工作中有规可遵、有章可循,规范工作人员施工作业行为。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等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杜绝一切习惯性违章行为,特制定本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为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奎屯供电公司沙湾凯旋路110KV变电站的接地网大修改造施工。

1现场自然条件

1.1地质资料

1.1.1地形地貌特征

1.1.2地基岩土层构成及特征

1.1.3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

1.1.4特殊性岩土

场址特殊性岩土问题主要是季节性冻土。

1.2气象参数

2、施工范围及工期要求

2.1施工范围

1)变电站内接地网大修改造施工、检测及调试工程;

2)接地网工程量及具体要求详见原电气施工图;

3)工期按招标文件要求为自签订合同之日起具备施工条件后45天内完成。

3、主要施工方案

本次接地网大修改造设计埋深为0.8米,主地网采用φ14.2mm镀铜圆钢,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R=5m,与设备基础周围接地至少有两处可靠连接。

垂直接地体采用φ17.2mm镀铜棒,长2.44米,焊接采用热熔焊接,接地试验应符合电气设施及施工规范,接地网交叉处要相互焊接牢靠;

接地干线与垂直接地体电焊连接处保证焊接良好,不允许虚焊、漏焊,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m,焊接后做好防腐处理。

箱变外壳至少应有两处与主接地网在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本地区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应填充电阻率较低的黄土后夯实,土壤电阻率取为每米500Ω·

m。

3.1接地设计方案

综合考虑土壤的土壤平均电阻率200Ω·

m,接地网面积为站区占地面积。

3.1.1技术要求:

接地网R≤0.5Ω

综合考虑地网的使用年限、地网材料、接地电阻、地质情况、湿度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1)水平接地体采用Φ14.2镀铜圆钢制成等间距网格地网;

2)在地网的各交叉点上各打1组垂直接地极,单组垂直接地极长度为2.5米,由直径17.2mm,长度为2.5米的镀铜钢接地棒组成。

3)在以完工的地表铺设厚度为0.1m厚的碎石,以满足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的要求。

4)连接采用CHONT放热焊接。

5)施工总平面示意图如下:

3.2接地电阻按下式计算

水平均压环接地电阻:

(依据DL/T621-1997)

其中:

ρ——土壤电阻率200Ω.m

A——接地网面积10000m2

接地面积换算:

水平接地体线长3000m

Rs≈0.5Ω

3.3、单组2.5m深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

l——单根垂直接地极深度2.5m

d——单根垂直接地极等效直径0.0172m

n——接地极根数180根

Rv=Ω

3.4、地网总电阻:

R=Ω满足设计要求

3.5、110KV单座变电站主要材料清单:

序号

品名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1

铜包钢接地钢

Ф17.2*2500

120

2

铜包钢接地圆线

Ф14.2

2350

3

放热焊剂

150#

100

接地线与接地线T接

4

200

接地线与接地极T十接

模具

9

T

5

模夹

6

工具箱

7

接地箱

4、新型接地材料介绍

“四维连续电镀”镀铜钢是将高纯度电解铜通过电解原理,使其完全附着在钢芯上,在铜钢结合面形成合金化分子级结构,双金属界面完全结合,从而实现铜与钢之间可延性冶金连接,并形成整体。

区别于传统物理包裹铜包钢、铜铸钢,“四维连续电镀”工艺保证了铜钢之间的分子化结合,无任何物理及化学缝隙,充分避免物理及电化学腐蚀,从而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及物理特性。

整个工序除在生产线一端上料、另一端包装外,不需要人为手工干预,主要环节包括上料前钢芯同心处理(为使钢芯不出现超过规定的平直度误差而对钢芯表面进行的浅层切削处理)、水洗、酸洗、烘干、预镀镍、多次镀铜、最后烘干等处理过程。

产品具有其他生产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

Ø

铜层与钢棒达到分子型结合,接地棒深入土壤时,不会弯曲、脱节、翘皮、破裂;

铜层均匀,含铜纯度高,钢芯强度高;

铜层与钢芯间不存在空隙和杂质,不存在微电池效应,耐腐蚀性强;

导电性能好,电气性能稳定;

产品可任意长度生产。

4.1、焊接工艺介绍

放热焊接是利用铝热反应,在铝粉与氧化铜反映的同时生成大量的热量形成1083℃以上的高温,使铜粉和置换出的铜离子熔化,浇铸到被焊接体表面后,高温使被焊接物表面浅层熔化,冷却后形成熔铸的整体。

此工艺全部设备只包括小型石墨焊接模具、模具夹具、焊接药粉、模具清理工具和点火器。

放热焊接工艺操作简单,焊接工人不需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按说明书操作即可完成。

不需要用电、气等资源,所有焊接工具可方便的随身携带,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一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安全性。

焊接后,焊点为整个铜铸点,在电气连接性能、防腐蚀性能方面是其他焊接工无法相提并论的。

焊接后,材料表面在高温情况下充分混合形成过渡的合金层,不会形成异种金属间的电位突变,同时内部不会渗透入任何外界的离子介质,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4.2、新型接地材料与传统接地材料性能对比

4.2.1接地材料组成

传统接地材料组成:

水平接地体为镀锌圆钢,垂直接地极为石墨模块,焊接工艺为电焊。

新型接地材料:

水平及垂直接地材料均为镀铜钢,焊接工艺为热熔焊接。

4.2.2性能对比

●导电性:

镀铜钢在瞬间泄流时的导电性与纯铜相同,而镀锌钢材的导电性仅为纯铜的8.6%,故镀铜钢的导电性能为镀锌钢材的12倍,石墨模块的导电性无依据可查。

●耐腐蚀性:

镀锌钢的使用寿命在7年左右,镀铜钢的使用寿命为50年以上,石墨模块材料间回发生电化学腐蚀,会加速其钢芯的腐蚀,严重的产生断点。

●热稳定性:

根据国家电网企业标准,镀锌钢的C值为70,镀铜钢的C值为190。

●施工便捷性:

镀铜钢接地材料方便运输,安装方便,垂直接地极只需冲压机打孔即可安装,工程作业面积很小,节省人工,且整体地网连接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

而传统接地材料进行安装时需4-5人同时工作,且石墨模块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安装时工程作业面积较大,浪费人工。

故镀铜钢接地材料进行工程实施可缩短工程周期,减少工程实施人员。

施工方案

5.1、机械开挖地网沟槽

沟槽深度1.0米,宽度1米,合理确定开挖的顺序,开挖沟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与接地体接触的局部回填,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5.2、接地体敷设

土方开挖后,将Φ14.2mm镀铜圆钢平直的敷设于地网沟槽底部,在拐弯处将水平圆线弧形敷设,其r=5m,避免应力作用损坏接地体。

5.3、铜镀钢接地棒安装

根据以上设计,该工程所用主材水平接地线为φ14.2mm镀铜圆钢,垂直接地极采用φ17.2mm*2440mm镀铜钢棒。

铜镀钢接地棒施工步骤入下:

1)在施工之前要对现场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

2)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清除安装位置表层的硬物。

3)尖头在下,冲击螺栓在上,垂直于地面放置,双手扶住接地棒,如图

(1)所示:

(1)接地极垂直放置

4)使用冲击电锤,打入地下。

在施工过程中,一人持工具将接地极打入地下,一人手扶接地极,保持其与地面垂直。

如图

(2)所示。

(2)使用冲击电锤施工

5)使用放热焊接技术将接地极与接地上引线焊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

图(3)将接地极和接地上引线放置在焊接模具中并夹紧

图(4)焊接后的效果

6)最后将开挖的地方用素土回填起来,并夯实,做好收尾工作。

6、放热焊接施工方法

6.1把接地体和熔模清除干净、除湿,将接地体置于模具下并作下接触试验。

6.2将要焊接的两种导体放入熔模,对应好位置,把熔模合实。

6.3用模具卡夹紧熔模固定好,以备装焊药。

6.4用纸片赌注漏斗底部,以防熔化前的药泥漏入模具焊接腔内。

6.5把焊药装进模具漏斗中(定量),将微量引火粉从漏洞中心引出,以备做导火索用。

6.6用模具平面部分将漏斗顶部扣住,准备点火。

6.7用点火枪点火,稍等冷却后脱模焊接完成。

7、安全事项:

7.1、佩戴安全防护手套;

7.2、焊点焊好后,不要立即触碰,避免烫伤;

7.3、焊接反应时,模具口不应对准有人或易燃物方向;

7.4、焊接完成后,不应立即打开模具,或喷水,避免迅速冷却,焊点开裂;

7.5、焊好后应当尽快清理模具。

8、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8.1、每次开工前用加热工具(如烘干箱或喷灯)烘烤模具,去除水气。

久未使用的模具内含有水分,尤其是前次使用完后仍留有残渣的模具,水分更多。

8.2、清洁模具,请使用软毛刷或其他软性物品。

8.3、检查模具接触面的密合度,防止作业时铜液从缝隙处渗漏出来。

8.4、模夹是用于开合模具的,模夹的紧密度对熔接的效果有影响,请在作业开始之前认真检查模夹,并作适当调整。

8.5、模具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无法承受抛甩与强力冲击,故不可将超出模具铭牌所示尺寸的熔接物强行放入模具,或使用金属物质、坚硬的工具等来清除残渣。

9、自测方法

9.1接地测量标准

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9.2测量仪表

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ZC-8

9.3测量方法

直线测试方法

20mmmmmm

20m

G

P

C

C2

P2

C1

P1

GR

S

注意事项:

电位极P与接地装置G间距为(0.5—0.6)CG间距。

对于地网,应当改变测试极棒的布放方向和测试点,至少测试4次后,每次记录,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

大型接地装置不宜采用直线测试方法,如条件有限必须采用,应使电流线和电位线保持尽量远距离。

10、工程特点:

工程规模大不停电电作业;

2)施工时间短;

3)属于旧接地网改造,施工难度大;

4)采用新型接地降阻材料,5)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工程临时用地表见下:

用途

面积(M2)

位置

需要时间

住宿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