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6113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12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Word下载.docx

  4.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

  

(1)流行性

  --散发:

一定区域、一般水平

  --流行:

高于一般水平

  --大流行:

超出国或洲界

  --爆发:

短时间、同一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临床特点】

  --潜伏期:

病原体侵入人体→症状、体征

  --前驱期:

明显症状之前

  --症状明显期:

传染性较强且易产生并发症

  --恢复期

  传染病的大流行是指

  A.某传染病流行范围广,甚至超过国界或洲界

  B.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发病率的一般水平

  C.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一般水平

  D.某种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E.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传染病流行范围广,甚至超过国界或洲界就叫做传染病的大流行。

  【流行过程】

  1.基本条件

  --传染源:

病人(重要)、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A.有病原体存在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有易感人群即可流行

  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上报发病地的卫生防疫:

甲类→城镇2h、农村6h

  --甲:

鼠疫、霍乱

  --乙:

26种;

乙类甲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破麻布,百钩悬

  (破伤风、麻疹、百日咳、钩端螺旋体)

  飞禽溜走吸脑肝

  (非典、禽流感、流脑、血吸虫、乙脑、乙肝)

  灰犬热、红梅寒

  (脊灰、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梅毒、伤寒、副伤寒)

  白米登临艾滋坛

  (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淋病、艾滋、炭疽)

  --丙(11种):

  --口诀:

包黑(骑)二流疯马,手(挥)红幅,班师。

  包:

包虫病、黑:

黑热病

  二流: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疯马:

风疹和麻风

  手:

手足口病

  红: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幅(腹):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班: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师:

丝虫病

  2.切断传播途径:

隔离

严密隔离

鼠疫、霍乱、狂犬病

呼吸道隔离

非典、流感、麻疹、百日咳等

消化道隔离

伤寒、菌痢、甲肝、戊肝、阿米巴等

血液-体液隔离

乙肝、丙肝、艾滋、钩端螺旋体

接触隔离

破伤风、炭疽、梅毒、淋病

昆虫隔离

乙脑、疟疾、丝虫病等

保护性隔离

严重烧伤、早产、器官移植等

  3.保护易感人群

  ①人工主动免疫:

最有效(疫苗接种)

  ②人工被动免疫

  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是

  A.自然免疫

  B.计划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E.隔离传染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是计划免疫。

第二节 麻疹

  【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1.病原体:

麻疹病毒

  2.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3.传染性: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若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4.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5.好发:

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多见)

  关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发病高峰在7~9月份

  D.病后获得持久免疫

  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麻疹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6~18d,平均10d

  2.前驱期:

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d,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柯氏斑)为主要特征。

  3.出疹期:

淡红色斑丘疹,始见于耳后、发际,颈部,躯干,四肢,掌心、足底。

疹间皮肤正常

  4.恢复期:

出疹3~4d后,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7~10d消退

  5.常见并发症:

肺炎(最常见)、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结核病恶化

  【检查】

  1.血常规:

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学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3.病毒学检查:

前驱期或出疹初期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毒,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麻疹病毒抗原,可早期快速帮助诊断

  【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

应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中药透疹治疗、预防感染为治疗原则。

有并发症的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对麻疹患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1.高热护理:

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乙醇擦浴、冷敷。

体温超过40℃时可用小量退热剂,以免惊厥

  2.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而感染

  3.保持眼、耳、鼻清洁

  【预防感染的传播】

  1.隔离:

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至10天。

接触易感儿隔离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

  

(1)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疫苗

  

(2)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 发病。

  麻疹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表现是

  A.接触麻疹患儿10~14天后发热

  B.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浮肿

  C.耳后、发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

  D.全身淋巴结肿大

  E.白色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答案解析』麻疹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表现是白色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麻疹的隔离期是

  A.隔离至出疹后5天

  B.隔离至出疹后10天

  C.隔离至疹退后5天

  D.隔离至疹退后10天

  E.隔离至疹退后14天

『答案解析』麻疹的隔离期是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10天。

第三节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

  1.致病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出疹前1~2d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1.前驱期1-2天,发热、不适,次日出现皮疹

  2.向心性分布,躯干到四肢

  3.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也可同时存在(重要特征)

  4.自限性,10d痊愈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

  A.食物传播

  B.虫媒传播

  C.土壤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消化道传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水痘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其病程一般是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5天

『答案解析』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d痊愈。

  【治疗原则】

  1.抗病毒:

阿昔洛韦(首选),发病24h以内有效

  2.对症治疗

  ①皮肤瘙痒:

炉甘石洗剂

  ②高热:

避免用阿司匹林

  ③注意:

禁用皮质激素,易导致病毒扩散

  1.保护皮肤完整性

  2.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

  3.预防感染

  --易感儿接触后隔离观察3周

  --正在使用大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性病、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或减轻症状

  水痘患儿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

  A.缩短病程

  B.防止继发感染

  C.预防后遗症

  D.防止复发

  E.防止并发症

『答案解析』水痘患儿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并发症。

第四节 猩红热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少数起病后1~5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10岁以下发病率高

  流行特点:

春季多见

  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水源污染

  B.食物污染

  C.伤口分泌物

  D.产道恶露

  E.空气飞沫

『答案解析』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表现】

  ·

潜伏期:

通常2~3天

前驱期:

急、畏寒、高热、恶心、呕吐、咽部红肿等

出疹期:

发病1~2日后

  ①皮疹:

耳后、颈部、上胸部,24小时左右全身针尖大小丘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

  ②特殊:

腋下、肘窝、腹股沟处帕氏线;

面部潮红,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恢复期:

糠皮样脱屑,呈“手套”、“袜套”状,持续1周左右

  白细胞总数:

增高(10~20)×

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取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

  【治疗】青霉素G

  【护理】

发热

  ①急性期:

绝对卧床休息2~3周,高热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②急性期:

大量维生素、易消化流质、半流质;

充足水分

  ③遵医青霉素G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皮疹、脱皮,防抓伤

预防并发症:

血压、眼睑浮肿、尿量、血尿等。

每周送尿常规2次

预防传播

  ①隔离,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

衣物用物消毒

  ②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红霉素/磺胺类药物预防

  患儿男,猩红热。

为保护学校班内其他易感人群,应对其进行医学观察的时间是

  A.14天

  B.10天

  D.5天

  E.3天

『答案解析』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第五节 流行腮腺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