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822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用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易错提醒]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它的革命任务。

以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无论由哪个阶级领导,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1)背景:

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内容

①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2)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起义胜利。

(3)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成功。

[图解历史]

十月革命的历程

三、伟大的开端

1.建新政权: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颁布法令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③《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选举政府: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内容

 

主题一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史料一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史料二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个小时,但工资低微。

史料三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俄国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俄国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史料二,分析俄国爆发革命的有利条件。

(3)据史料三,这场战争指什么?

对俄国有何影响?

答案 

(1)特点:

俄国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原因:

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使俄国社会出现了很多的矛盾。

(2)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严重,革命性较强。

(3)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影响:

对俄国造成了严重影响,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主题二 十月革命的进程

探究点1 二月革命

史料 1917年3月,即俄历二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

”“要面包!

”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

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

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

起义工人得到了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

代表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

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思考 

(1)史料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史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

(2)该事件之后俄国政坛出现了什么局面?

答案 

(1)历史事件:

二月革命。

性质: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探究点2 “四月提纲”

史料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

思考 

(1)史料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革命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

“革命第二阶段”又是如何完成的?

(3)“四月提纲”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案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革命第一阶段”是通过二月革命完成的。

“革命第二阶段”是通过十月革命完成的。

(3)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俄国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从革命的性质看: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

(4)从革命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1.(2018·

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

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解析 1917年3月即俄历二月,这次革命即二月革命,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

2.(2017·

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1917年3月3日,列宁在一封信中写道:

“工人们血战了一个星期,米留可夫、古契柯夫、克伦斯基却掌握了政权(临时政府)!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月革命B.发表“四月提纲”

C.七月流血事件D.攻占冬宫

解析 根据材料“1917年3月3日”“掌握了政权”“临时政府”可知,经过起义,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二月革命,故A项正确;

“四月提纲”发表于1917年4月,故B项错误;

1917年7月,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发生流血事件,故C项错误;

1917年11月,攻占冬宫,故D项错误。

3.(2018·

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是列宁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作的报告。

该报告提出俄国应立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主张和平夺取政权。

据此判断该报告出现时间应是(  )

A.1917年2月B.1917年4月

C.1917年11月D.1918年4月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就是“四月提纲”,结合其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主张和平夺取政权”也可作出判断,故正确答案为B项。

4.(2017·

江苏徐州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

”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政治问题,不涉及帝国主义战争,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通过民主选举,实现政权转移,故B项正确;

布尔什维克党在七月流血事件后与临时政府决裂,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选进立宪会议”,可知是和平手段,故D项错误。

5.(2018·

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俄国某文件宣称“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

“代表大会决定: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这一文件颁布的直接背景是(  )

A.二月革命B.“四月提纲”

C.十月革命D.苏联成立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等信息可判断是十月革命,故C项为正确答案。

6.(2017·

江苏宿迁高二选修第一学期期末)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

此结论意在说明俄国这次“重大变革”(  )

A.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

B.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C.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D.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

解析 根据“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可知,所指向的史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故A项错误;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成为现实,故C项正确;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建立的开始,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

1.(2017·

江苏镇江学业水平模拟)“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

C.十月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俄国“二月革命”,终结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就此终结,故A项正确;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终结,而沙皇专制统治在这之前就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

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非沙皇专制政府,故C项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加速沙皇专制统治崩溃的催化剂,是导火线但不是直接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故D项错误。

2.《历史性的转折:

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

“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

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关键信息是“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说明地方革命非常顺利,表明此时的沙皇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美]迈克尔·

罗斯金在《国家的常识》中写道:

“列宁很快就看到一种‘二元权威’正试图统治俄国。

临时政府控制着军队和外交政策。

但是在最重要的城市彼得格勒,由工人、士兵、水手和革命者组成的委员会(工兵代表苏维埃)管理着一切。

”面对“二元权威”的政治局面,列宁(  )

A.发动二月革命

B.发表“四月提纲”

C.举行彼得格勒起义

D.下令攻占冬宫

解析 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与材料中“临时政府控制着军队和外交政策”“(工兵代表苏维埃)管理着一切”相符,故B项正确。

4.“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是因为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