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5582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Word格式.docx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作品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2.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

每句字数固定;

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

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包括:

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之后依次称“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且一韵到底。

(2)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

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

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登高》

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

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

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

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

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

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

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

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三、重点字词

砧板zhēn青冢zhǒng王嫱qiá

ng环珮pè

i

省识xǐng潦倒liá

o霜鬓bì

n江渚zhǔ

四、综合分析探究

1.品读三首诗,它们共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明确:

忧伤。

2.找出可以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了解诗文中都写到了什么?

(事物名词、情感动词、态度视角形容词)

第一首:

凋伤、萧森、泪、孤舟、寒、急。

第二首:

独留、青冢、黄昏、怨恨。

第三首:

风急、哀、悲秋、苦恨、潦倒。

从三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上来看,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忧伤”之感。

3.这三首诗中的“忧伤”是一样的吗?

三首诗中“忧伤”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我们一起品析三首诗,找出诗句中最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

《秋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咏怀》“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几句诗文,他们直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赏析,教师点拨)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赏析:

“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

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

两年前作者离开了成都。

在成都生活的五六年间,是作者一生中相对平静的日子,但好景不长,随着好友严武去世之后,作者有踏上了颠沛之旅。

“故园心”,实即思念成都之心。

“系”字亦双关词语:

孤舟停泊,舟系于岸;

心念旧乡,系于故园。

从成都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小节:

羁旅无依的伤感,思念旧乡。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

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

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这一联诗句正面写昭君的怨恨。

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

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

昭君貌美而没有被皇帝认可,正如男子怀才不遇,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对昭君的同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恨。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

“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艰难”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的一生。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

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羁旅的愁思,忧国忧民。

5.我们在一同看看其他诗句在抒发诗人情感上有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不不会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谓借景抒情。

诗歌中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景物,这是我们中带你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基础。

同样的景物,不同心情的视角看来会呈现出不同感受。

那么我们还要关注诗人是如何描写修饰景物的。

(1)《秋兴》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枫树”秋季最典型的景物。

秋叶飘落时很可观的现象,在作者看来是“玉露”凋伤而下。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而这样广阔的空间却是阴森萧索的。

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

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充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

“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

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

“赶制寒衣”是一个极具生活化的场景,给人一种忙绿但其乐融融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