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5524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3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Word格式.docx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管理体制:

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

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易错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并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思维导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示意图

2.城市改革

(1)开展:

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内容

①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

②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②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姓“资”姓“社”的标准;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过程

①提出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立框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③完善理论: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初步建立:

21世纪初,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①经济增长:

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人民生活:

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经济体制改革

一个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个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

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

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设立:

1980年起,我国先后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2)特点:

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比较辨析] 正确认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特”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2.开辟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

(1)开放: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2)结果: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5.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地位:

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影响:

浦东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对外开放局面逐步形成

(1)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思维导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答题术语]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3.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4.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考向预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舒尔茨有一句名言:

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中共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

这主要得益于(  )

A.农村合作社的深入开展B.人民公社运动的推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探索D.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

解析:

选C 农村合作社的深入开展是在三大改造时期,故A项错误;

人民公社运动的推动是在1958年,故B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使得粮食产量大增,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故C项正确;

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D项错误。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当前农业的发展方向,近40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所以它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三农问题关系国家的经济安全,责任重大,因此近几年高考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关注,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

(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主题: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

史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史料二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史料三 21世纪中国的城市群示意图

(1)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依据史料三指出东部三大城市群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三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

①地位:

支撑、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②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史料一说明中国吸取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从而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2)史料二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三大城市群,发挥了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形式及发展阶段

1.开放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形式。

3.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2)第二阶段:

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3)第三阶段:

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WTO,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1.(2017·

全国卷Ⅰ·

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选C C对:

本题的关键信息:

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A、B、D错:

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3·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选B 依据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恢复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发展生产;

二是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中国80年代的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村和城市都在扩大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但还没有彻底的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之路,所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A、C、D三项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江苏卷·

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

为解决这些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