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21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到?

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三、表现春天

(一)情景表演春天

1、用小鼓模仿春雷声。

刚才我们说了许多春天的美景,老师还想让大家听一听春天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2、模仿创编雷声节奏,用小鼓伴奏。

3、雷声过后,下起了绵绵细雨,你能模仿一下下雨的声音吗?

4、你能用手头的工具(报纸和沙锤)来模仿雨声吗?

5、模仿风声节奏。

师:

刚下完雨,这时又听到了了什么声音?

(教师模仿风声,学生跟着模仿。

6、情境表演。

教师念对白,学生分组表演,六个小组,两组模仿雷声,两组模仿雨声,还有两组模仿风声。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突然响起了阵阵春雷(轰隆隆隆隆—)。

雷声过后又下起了阵阵细雨(用报纸或沙锤模仿雨声节奏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同时还刮起了风(呼呼呼呼)。

(二)学习《小雨沙沙》

1、初次聆听歌曲,说说小雨是怎么样在唱歌的?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雨中是谁在说话?

说了些什么?

3、聆听歌曲录音,用沙锤在“沙沙沙沙沙沙”处为歌曲伴奏。

4、聆听歌曲录音,用沙锤在“沙沙沙沙沙沙”处为歌曲伴奏。

5、师生伴随伴奏有节奏读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1)让老师扮演种子学生扮演小雨,一起来接唱歌曲。

(2)师生互换角色演唱。

(3)指导演唱。

种子在泥土里已经等了很长时间,终于盼来了一场春雨,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天空里下的是小雨,所以我们演唱时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

(4)齐唱歌曲。

7、动作创编。

大家的歌声真好听,如果你能给这首歌加上几个动作表演一下,那么这首歌就更棒了。

(1)同桌间互相商量,一个演种子,一个演小雨,比一比看哪对同桌表演的最好。

(2)随音乐集体展示。

(3)师生一起律动。

四、 

 

课堂小结、下课。

春天

(2)

1、仔细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能用碰铃为乐曲作简单的伴奏。

2、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第一段歌词,并能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杜鹃圆舞曲》和《布谷》都是三拍子的歌曲和乐曲,所以我采用了打拍子、用碰铃伴奏等方式让学生来体会三拍子音乐的强若特点。

《布谷》这首歌在学唱时是有难度的,所以我把它分成两课来学,本课先学第一段,通过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聆听让学生熟悉音乐,在通过让学生听老师范唱说说那些音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碰铃

一、境导入、引发兴趣

1、播放《小燕子》,边唱边学小燕子飞进教室,飞到座位。

2、春天来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大森林里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杜鹃鸟也站在枝头跳舞呢。

二、感受体验、理解表现

聆听《杜鹃圆舞曲》

1、整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说说音乐中的杜鹃鸟是怎么样在跳舞的?

2、细聆听第一段,把你听到的杜鹃鸟的叫声学学给大家听听。

3、感受三拍子的特点,用碰铃给第一段音乐伴奏。

4、在游戏中再次感受音乐。

做一只欢快的杜鹃鸟,和着三拍子的音乐节奏做杜鹃鸟飞的动作,听到轻快活泼的音乐时站起来飞,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坐下做杜鹃鸟飞的动作。

比一比哪只小杜鹃的舞跳的最好看。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熟悉《布谷》的旋律,唱会第一段歌词。

1、初次完整聆听歌曲。

森林里呀真热闹,这边杜鹃鸟刚跳完舞,听那边又有谁在歌唱了?

竖起耳朵仔细听。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你能把布谷鸟的叫声学学给同学听吗?

3、继续聆听歌曲,你能找出与《杜鹃圆舞曲》旋律相似的地方吗?

4、跟着歌曲录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一拍。

5、听歌曲录音,编一个布谷鸟飞的动作,合着音乐节拍,在第一段时站着做,第二段时坐着做,第三段时蹲着做。

6、听老师范唱歌曲,仔细看歌词,说说哪些字唱的时间长?

7、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通过听老师范唱和比较,说说自己是怎样唱准节奏的。

8、分组比赛。

四、节奏创编,练习伴奏

1、布谷的歌儿真动听,如果我们给它加上合适的伴奏的话,那它的歌儿就会边的更动听,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加上什么样的伴奏好听?

2、在老师的启发带领下一齐创遍节奏。

3、练习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4、分组展示。

五、课堂小结,下课。

春天(3)

1、进一步学唱《布谷》《小雨沙沙》,能唱准第二、三、段的节奏,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2、能细心地观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寻找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并模仿出这些声响的节奏。

《布谷》是一首比较难的三拍子歌曲,歌中有多处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的难点。

第一段歌曲书本中是以格子字谱的形式出现,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觉,所以我把第二段和第三段也自制成帮助学生唱准节奏。

钢琴、录音机、磁带、碰铃、自制格子图谱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播放《杜鹃圆舞曲》,和着三拍子做杜鹃飞的动作,听到乐曲情绪转变时,做相应的动作,音乐完后情绪飞回座位。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有节奏的律动。

2、用轻快、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听老师范唱第二、三两段,学生看了格子字谱,点格子聆听演唱。

4、再次聆听老师范唱第二、三两段,说说那些字唱的长哪些字唱的短?

5、按节奏读歌词。

6、轻生跟琴学唱。

7、同桌互相帮助学会难点句。

8、整首歌曲完整演唱,分角色演唱。

9、听录音,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

10、用碰铃为歌曲伴奏演唱。

三、拓展延伸

(一)节奏训练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声音,观看P7页上的图画,你能从画面上听到哪些声音?

并把这些声音用节奏模仿出来。

2、各小组汇报,把自己发现的图片中的声音读出来。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多声部练习。

多个声部练习时,要逐声部进入,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解说和提示进入。

(二)春天音乐会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表演唱。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歌曲?

看老师表演《春天里》。

4、学生自己表演关于春天的歌曲。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牧童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拍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

全曲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为山歌风,旋律悠扬、亲切。

第一部分节拍变换频繁,节奏变化较多,旋律显得自由、舒展。

四乐句均以强拍弱位起音:

前两乐句开始即是八度大跳至高音区转为波浪式的旋律;

第三乐句平和起句,仍具有乐句间大的起伏的特点;

第四乐句波浪式旋律下行至主音商,以叙述性的口吻描绘了山坡、青草、山花、笛声,回顾了牧童往日的愉快生活。

第二部分节拍一致,以衬词起句,似牧童吆喝声的新的音调出现,与前部分形成了对比。

随后运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与第一部分紧密呼应,弱位起句改为弱拍起句,随着主人公的疑问,“牧童哪里去了”旋律不断起伏、下行,音调有些伤感。

当确认了牧童已在希望小学读书的好消息,旋律上扬,音调明朗起来。

结束句出现全曲最高音,并延长,似乎要将好消息传向四方。

这首歌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2/4拍,C大调。

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

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

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

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

4/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

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

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

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

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儿歌。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

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

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

怎样敲击出长音?

怎样敲击出短音?

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

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