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689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D题LC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2、系统设计方案………………………………………………………6

二、设计与论证…………………………………………………………6

1、理论分析……………………………………………………………6

三、单元电路的分析……………………………………………………10

1、系统组成…………………………………………………………10

2、衰减器模块的设计………………………………………………11

3、“高感磁芯”选频模块的设计……………………………………12

4、运放级联放大模块的设计………………………………………13

四、系统测试……………………………………………………………14

1、使用的仪器和设备………………………………………………14

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注意事项……………………………………14

六、参考文献……………………………………………………………15

附录(元件清单、电路图)……………………………………………16

摘要

本文采用自制的3.6V电源对系统供电,系统经过衰减器后,输入信号通过“高感磁芯”(具有高品质因数)构成的选频网络选择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频率(15MHZ)与带宽(300KHZ),且此选频网络对信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再将得到的信号经过双运放OPA2354正向放大接入以达到放大60DB以上的指标。

完成以上基本要求后就是对发挥部分的操作(此题发挥部分基本上为对几根要求部分指标的提高);

在设计系统时满足LC谐振放大器低压、低功耗。

关键字:

衰减器、选频网络、LC谐振、高品质因数、低压、低功耗

Abstract

Inthispaper,homemade3.6Vpowersupplysystem,thesystemthroughtheattenuator,theinputsignalthroughthe“highsenseofcore”(highqualityfactor)consistingoffrequency-selectivenetworkchoosetopicsthatmeettherequirementsoffrequency(15MHZ)andbandwidth(300KHZ),andthiselectionhasacertainfrequencynetworksignalamplification;

thengetthesignalthroughtheOPA2354dualopampinordertoachievepositiveamplificationamplified60DBaccessmoreindicators.

Aftercompletionoftheaboveisthebasicrequirementtoplayapartoftheoperation(playpartofthisproblemisbasicallyafewrequirementsfortheimprovementofsomeindicators);

todesignasystemtomeettheLCresonantamplifiervoltage,lowpowerconsumption.

Keywords:

attenuators,frequency-selectivenetwork,LCresonance,highqualityfactor,low-voltage,lowpowerconsumption

一、系统方案

1、整体方案的论证与比较

(1)中周选频法

利用市场上可买到的6.5MHZ中周,对其先进行测试,计算得出其电容和电感数值,然后对原中周铜线的匝数进行增减以达到15MHZ。

然后再连续接三级用作放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中周的品质因数太低,很难经过选频达到15MHZ;

并且由于采用多级级联,频率的微小波动会对整个电路有大幅度的漂移,造成电路紊乱,故此法不可行,不采用次方案。

(2)“高感磁芯”选频接多级运放放大方案

由于“高感磁芯”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经我们小组测试,“高感磁芯”的品质因数比普通的中周高出大约2/3.所以我们决定用一个“高感磁芯”来作为选频网络,可以达到15MHZ的频率;

后面我们接上OPA2354高频率运放,加上“高感磁芯”本身对信号有一定的放大,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达到放大100倍的要求。

如下图,全部电路有两大部分组成——衰减器和LC振谐放大。

首先,由左下角两个电阻组成的衰减器,根据要求,衰减40dB。

接着通过第一级放大,第一级放大由三极管和偏置电阻组成。

在三极管的集电极接LC振荡回路,通过变压器把信号传输到另一端。

接着,通过第二级放大,第二级放大和第三级放大都是采用反向放大,通过三级放大来完成所需的指标。

所以,采用了该方案。

二、系统设计方案

二、设计与论证

1、理论分析与计算

图2-1

如图所示,简单的的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图中,R1,R2是直流偏置电阻;

R0是为提高工作点的温度稳定性而接入的直流反馈电阻;

C1,C0是信号频率的旁路电容;

LC并联谐振回路构成了晶体管BG的集电极负载阻抗。

输入信号Vs经过变压器耦合到BG的基射之间,放大后再由变压器耦合到外接导纳负载Yl上。

谐振放大器的特点是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

因此我们分析LC并联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参数。

上图式集电极负载的等效电路。

Rl和rc分别表示电感和电容上的等效电阻。

通常有WL>

>

rL,1/Wc>

rc。

回路两端的总阻抗为:

r=rc+rl

当X=WL–1/WC=0时,即当W=W0=1/

时,回路达到谐振,此时,信号的角频率W=W0称为回路的固有谐振角频率,其值由回路的L,C决定。

回路谐振是,器阻抗为最大且是纯电阻。

这个阻抗称为“谐振阻抗”。

符号表示为Roe:

Roe=L/rC

从上式不难看出,当WL>

1/WC,即X>

0,这说明回路阻抗呈容性;

当WL<

1/WC,即X<

0,这说明回路阻抗呈感性;

它们的阻值都小于谐振的阻抗。

回路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的电抗相等,这个阻抗成为回路特性阻抗,用符号ρ表示:

ρ=W0L=1/W0C=

品质因数Q=ρ/(rl+rc)

Q称为回路的“品质因数”,它标志着谐振回路质量的优劣。

所谓质量的优劣,包含两层意义:

其一是说回路谐振时阻抗的大小,当回路特性阻抗ρ给定后,谐振阻抗就完全由回路的品质因数Q决定。

Q值越大(即回路的等效损耗电阻r越小),则谐振阻抗也越大,回路质量就越好。

反之,质量就差;

其二是说回路阻抗Z随讯号角频率衰减的速度。

Q值越大,则回路阻抗Z随讯号角频率衰减就越快,回路质量就越好。

反之,质量就差。

如图所示,特性阻抗和谐振频率相同(ρ=1kΩ,f0=465kHz),但品质因数不同(分别为Q1=100,Q2=50)的两个谐振回路的回路阻抗的模数|Z|随角频率而变化的曲线(此曲线亦称回路的谐振曲线)。

由图可知,对于Q1=100的回路,其谐振阻抗Roe1=Q1ρ=100kΩ,而对于Q2=50的回路,其谐振阻抗只有Roe2=Q2ρ=50kΩ;

此外,从曲线形状显而易见,品质因数大的回路,其阻抗|Z|随角频率衰减的速度比品质因数小的回路要快得多,亦即谐振曲线越尖锐。

除了用品质因数来描述谐振回路的特性外,还常用到通频带的概念。

所谓振谐回路的通频带,是指回路阻抗的模|Z|和其最大值Roe之比d(|Z|/Roe)下降到某一给定值时所对应的那段频带宽度,一般用符号B表示。

如无特别指明,通频带B指的是回路阻抗|Z|下降到Roe/

时(即d=1/

)的那段频带宽度。

对图Q1=100的回路,其通频带B1=2Δf1=4.6kHz;

而Q2=50的回路,器通频带B2=2Δf2=9.3kHz。

这说明了,回路的品质因数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

反之,品质因数越低,则谐振曲线越平坦,通频带越宽。

LC谐振电路是调谐放大器(又称选频器)和LC自激振荡放大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谐振电路在选频器中的作用是在众多接收来的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中,把f0(f0=1/2π

)信号的幅值提高Q(Q为品质因数)并经变压器耦合到下一级;

而LC自激振荡器中的作用是在本身产生的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中,把f0信号的幅值提高Q且经变压器反馈到三极管的输入端继续放大;

并最终把幅值足够大的f0信号耦合到下一级。

可见欲提高选频器的选频能力和增加LC自激振荡器的起振能力,就必须增大Q值。

由式Q=1/R*

和L=N2/l*μS知,提高磁导率μ和降低LC回路的电阻R是提高Q值最有效的办法(l、S和C均受结构等因素限制难以得到大幅改变,而提高匝数N的同时会使R增加),前者靠紧密耦合的铁芯变压器可得以解决,而后者则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可采用变压器中间抽头的办法加以解决。

三、单元电路的分析

1、系统组成

系统包括3.6V电源、衰减器、高感选频网络、多级运放放大模块。

将220V的电压经过自制的电源降成3.6V为系统供电,信号经衰减器衰减掉40dB,以使频带与放大器想适应;

再经过高感选频网络得到谐振频率为15MHZ,增益不小于60dB,并保证在-3dB带宽时,2∫0.7=300KHZ

的信号;

再经过运放得到最终满足要求的信号。

系统组成示意图3-1

2、衰减器模块的设计

方案一、利用场效应管电压实现可变衰减器。

优点:

在DC一20GHz带宽内插入损耗小于3dB,最大衰减量22dB,根据要求的所要达到的40dB,所以可利用二级衰减。

输入输出端口驻波比小于2.0,衰减动态范围在10dB以内时衰减平坦度小于1dB。

衰减器采用单电压源控制衰减量变化,具有可控的和显著的低功耗优点。

采用GaAsFET设计VVA电路所依据的半导体器件原理为:

工作在线性区的FET,具有受栅压控制的可变电阻特性,基于此可构建Tee型、Pi型或桥接Tee型结构的衰减网络。

缺点:

器材购买途径比较繁琐,最大衰减量较小,如衰减倍数较大则需多级,价格不菲。

方案二、电阻网络构成固定衰减器。

电路简单,线性度好,高精密电阻器材易于购买,价格便宜衰减倍数没有太多限制。

基于此可构建Tee型、Pi型或桥接Tee型结构的衰减网络。

3、“高感磁芯”选频模块的设计

方案一:

利用晶体管谐振放大器三级放大,每级放大10倍,已达到60dB的增益。

LC谐振回路进行选频。

选频网络虽然能达到所要求的15MHZ,宽带也还行,但是窄带,不补能达到指标的要求,即-3dB带宽时,2Δf0.7=300KHZ,带内波动不大于2dB。

由于放大器部分要使用3.6V稳压电源,功率不超过360mW,意味着电流最大100mA,芯片选择要慎重,选用三极管放大,一定要减少三级管得数量,所以不可能做到多级放大,而且做到后面部分,漂移较大,不宜控制。

方案二:

利用高频磁芯和瓷片电容并联以实现15MHZ的选频,因为高频磁芯的Q值高,回路质量好,曲线的形状好,谐振曲线更尖锐。

后部电路利用低功耗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