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4326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罗路排水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6、宁强(县城)至罗村坝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宁强(县城)至罗村坝公路改建工程《总体施工计划》

二、工程概况

1、路基排水工程

路基排水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地下水加以拦截,排除于路基范围之外,本项目排水系统由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基边沟、排水沟、急流槽、沉砂池、盲沟及桥涵等排水构造物组成。

具体情况如下:

路拱横坡采用2.0%,边坡平台采用4%~5%,分别将路面水和坡面水引入边沟或排水沟。

边沟和排水沟设计纵坡不小于3‰,汇水经涵洞或排水沟排入沟渠或路基边坡以外。

当排水沟和涵洞出口为农田时,则设沉砂池,让水流沉淀泥砂后,漫流入农田;

在汇水面积较大的挖方路段设置截水沟;

挖方过渡至填方地段的边沟,根据地形坡度的陡缓设置急流槽;

路线穿越水田地段时,为疏干地表水,一般按间距5~8米设置纵横向盲沟;

挡土墙、护面墙于墙背设置反滤层或盲沟,墙体上设置泄水孔,以及时疏干墙背渗水,确保其稳定性。

2、边坡防护工程

1、填方边坡防护:

全线在填方满足防洪需要的段落,考虑到本项目远期改造为城市道路,需在填方外侧回填,为避免已建挡土墙、拱形护坡和排水沟浪费,尽量采用填方边坡,并在绿化带内侧利用路缘带升高形成拦水梗,每隔50米开口,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取消拱形护坡,采用直接植草防护;

填方路段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梯形排水沟。

填方边坡位于设计洪水位+0.5m以下的部分,采用实体护坡,并在坡脚设置护脚,沿河、需收缩坡脚地段,设置挡土墙,浆砌片石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均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10号砂浆抹面、勾缝。

2、挖方边坡防护:

全线挖方边坡上无房屋建筑物等地段,为避免远期改造为城市道路施工的困难,并结合本项目需要借方等特点,在路基边缘预留8.5米以满足未来的需要。

①对结构完整的厚层岩石边坡表面2~3范围米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坡面不作防护,坡脚处移栽灌木、青竹遮掩及种植攀岩植物封面。

②对于结构不完整,但尚稳定的坡面采用挂网喷播植草护坡防护:

a.边坡高度H≤3米的泥岩、泥岩夹砂岩及软质路堑边坡,直接喷播植草。

b.其他挖方边坡主要采取喷播植草、三维土工网植草和挂网植草等多种形式进行边坡防护。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试验

石料采用石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的片石,其规格应符合石料有关技术要求。

施工用水由水车运至工地水池储存以备使用。

`

砂采用砂场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最大颗粒用于砌筑片石不宜超过5mm。

石料、水泥、砂、砂浆配合比开工前由试验室负责试验、试配、报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用于本工程施工。

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宜为50-70mm,气温高时可适当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浆的稠度,也可用直观法进行检查,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

2、机械工具

砂浆拌和机6台、手推车16辆、大锤、手锤、大铲、2米靠尺、线锤、木模、脚手架等。

3、人员配备

管理人员6人,技术工人20-40人,普通工人60-80人。

4、施工放样

施工前先由测量工程师放出路基中桩及开挖边线,在基槽开挖完毕后,再由中桩放出边沟、排水沟的中轴线、路肩及护面墙的坡角线,用钢尺拉出基础砌筑内外边线,测放完毕,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同意后方可砌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控制基础的道路中线桩,以便检查复测,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砌筑边线的准确性。

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采用全站仪放样确定出路线的中心桩及控制桩,并定出护桩。

2)、在施工范围测量原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进行核对,测后与周围现场情况进行比较,如与施工现场不符,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才可进行施工。

3)、在施工现场附近、路基范围以外不易碰撞且较坚固的地方加密水准点,以此进行施工砌筑标高测量的复核。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一次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左右,剩余部分以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处,开挖边坡宜为1:

0.5左右,开挖时考虑到施工作业面,每侧向外多开挖0.3~0.5米宽的施工范围。

开挖后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地基承载力,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

3、路肩挡土墙浆砌石施工:

1)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的尺寸、标高、清理杂物;

检查基底是否置于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基底逆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墙身稳定;

基底垫层要夯实、平整,然后进行基础放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砌筑。

2)一般衡重式挡土墙墙高3~6米采用M7.5砂浆砌片石,M10砂浆勾缝,墙高7~15米或处于设计水位以下时采用C15片石砼。

3)基底埋置深度S以及挡墙趾前地面横坡较大时的襟边宽度L应按下表确定:

地层类别

埋置深度S(m)

襟边宽度L(m)

较完整的硬质岩层

0.25

0.50-1.00

硬质岩层

0.60

1.00-1.50

软质岩层

1.00

1.50-2.00

土层

≥1.00

2.00-2.50

4)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5)斜坡路段挡土墙下部可采按图纸采用台阶式扩大基础。

6)墙身在岩土分界线以上的部分或常水位以上的部分应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2~3m,上下交错布置,孔内预埋φ6cmPVC管,PVC管应长出墙背10cm,其端部用渗水土工布包裹,最下面一排泄水孔出口应保证排水顺畅,不得堵塞,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粗颗粒透水性材料(大粒径片碎石)堆囊以利排水,衡重台处应增设一排泄水孔。

7)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应干净湿润,基底要坐浆,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转角处,角石砌好后,再砌外面的石块,称为面石,然后铺砌帮衬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称为腹石。

帮衬石与腹石应互相咬合,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然后再将砂浆填在缝隙中,再根据各缝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用小锤轻击,砂浆应饱满。

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8)在最低一排泄水孔底部铺设一层机织防渗土工布,以防止基底受水侵蚀,挡墙基坑回填(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部分)采用8%石灰土并按要求夯实,若顺层切穿岩层界面时,则挡墙前后基坑回填采用C15片石砼,墙背回填(指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上部分)则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砂岩碎屑等。

9)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

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砌体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10)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11)挡土墙应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伸缩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缝宽为2cm,沉降缝内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为15cm。

12)基础的最上一层石块宜选择较大片石砌筑,基础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应选用较大平石砌筑,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应留成台阶形状。

13)当挡墙顶宽大于50cm时,上墙对应路面面层厚度范围内,以50cm宽为界,按墙背坡坡度切除(或预留),方便路面统一铺设。

14) 质量检查

A.基本要求

(1)石料规格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地基与基础必须满足图纸要求。

(3)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

(4)砌石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5)墙背填料符合图纸要求。

(6)沉降缝、泄水孔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

B.检查项目

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挡土墙的检查项目见下表:

浆砌片(块)石挡土墙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Mpa)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砂或混凝土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80/1-2004附录F或D检查

2

平面位置(㎜)

浆砌挡土墙

50

每20m用经纬仪检查3点

混凝土挡土墙

30

3

顶面高程(㎜)

±

20

每20m用水准仪检查1点

10

4

断面尺寸(㎜)

不小于图纸规定

每20m用尺量2个断面

5

底面高程(㎜)

每20m用水准仪检查1点

6

表面平整度(㎜)

块石

每20m用2m直尺检查3处

片石

混凝土

C.外观鉴定

(1)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2)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3)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4)位于弯道处的挡土墙要平顺、圆滑、美观。

15)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工作,在任何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之前发生土体坍塌,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砌筑的方法施工。

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础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应根据情况调整设计。

3、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作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

4、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先开挖(顺层路段为填筑)台阶,然后再回填。

5、垫基必须紧贴开挖的基坑岩壁浇注,垫基后壁不得出现填料的土侧压力。

6、石料、水泥、水泥砂浆、C15片石砼应符合设计要求,C15片石砼片石含量不得高于30%。

4、排水沟浆砌石施工:

1) 范围

包括边沟、排水沟、急流槽、盲沟等结构物的施工及有关的作业。

2)一般要求

(1)各种水沟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

纵坡应按图纸施工,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阻水现象,并应按图纸所示将水引入排水系统。

(2)各种水沟浆砌片石应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

(3)各种水沟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3)施工要求

A.边沟施工要求

(1)挖方地段和填方地段应按图纸规定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2)边沟应按图纸规定施工,边沟和涵洞接合处应与涵洞洞口建筑配合,以便水流通畅进入涵洞。

(3)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但曲线在坡顶时可不加深边沟。

(4)边沟的加固:

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

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B.排水沟施工要求

(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3)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