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3712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

  【章名】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

  一、总则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首位。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保证高等学校德育有效实施,根据《教育法》特制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本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员工教育思想与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

制定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

  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迎接21世纪的新形势,继承和发扬高等学校德育的优良传统,总结新经验,促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本大纲由总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等七部分构成,立

足当前,面向未来,与中学德育相衔接,注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

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勤奋学

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具体规格要求是:

  1.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

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

立志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而奋斗,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2.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学会识别和抵制各种背离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倾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自觉维护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知法、守法、用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4.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5.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努力为人民服务,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6.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养成良好的学风,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

  7.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努力做到:

诚实守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朴素大方、廉洁奉公、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8.努力学习新知识,树立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观念。

  9.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努力培养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创造美的生活。

  10.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三、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充实调整。

高等学校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

  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教育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中国国情教育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纪律教育

  5.人生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理想教育

  人生态度教育

  6.道德品质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7.学风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

  治学态度教育

  8.劳动教育

  劳动观念教育

  劳动态度教育

  热爱劳动人民教育

  9.审美教育

  审美观念教育

  审美情趣教育

  审美能力培养

  10.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心理调适能力培养

  四、德育原则

  高等学校德育原则是高校德育工作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1.方向性原则。

高等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理论教育,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既要注重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知行统一。

要求实务实,提高教育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3.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高等学校德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

成果;

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与方法,不断创造新经验。

  4.整体性原则。

高等学校德育,要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各种途径和环节的德育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卓有实效的德育合力。

  5.层次性原则。

坚持德育目标,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6.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要注重正面引导和说服教育,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引导学生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7.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

在各项管理、服务中要贯彻对学生的德育要求。

各级管理人员应以敬业精神与良好作风去影响学生,并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8.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原则。

教育者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9.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两个积极性;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并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是落实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和方式。

要进一步拓宽德育途径,形成综合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

  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史论课程;

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

文科类专业还应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有条件的理工农医院校和专业可列入选修课。

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财经政法、

民族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与本专业基础课程统筹考虑,作必要的调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文科类不少于250学时,理工农医类不少于200学时,专科文理科均不少于150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文科类至少安排15学分,理工类至少安排12学分。

法律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时数,本科不少于85学时,专

科不少于68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这两门课至少安排5学分。

  各层次各科类的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可按专题或讲座,或集中或分散安排教学,平均每周一课时,可不占教学计划内学时,但要按必修课要求学生和安排教学。

  研究生继续开好现有课程并保证必要的学时。

  2.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

  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着眼教育,从严要求,注意方法,使之成为学校德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