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337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在被污染的培养料上,菌丝初期白色,颜色逐渐由白转变为绿或蓝(图7-3)。

菌落灰绿色、黄绿色或青绿色,有些分泌有水滴。

发生规律:

通过气流、昆虫及人工喷水等传播。

4.毛霉

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毛霉又名长毛菌、黑霉菌、黑面包霉。

毛霉菌丝白色透明,孢子囊初期无色,后为灰褐色(图7-4)。

毛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粪便及堆肥上。

孢子靠气流或水滴等媒体传播。

毛霉在潮湿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在菌种生产中如果棉花塞受潮,接种后培养室的湿度过高,很容易发生毛霉。

5.曲霉

曲霉又名黄霉菌、黑霉菌、绿霉菌。

黑曲霉菌落呈黑色;

黄曲霉呈黄至黄绿色;

烟曲霉呈蓝绿色至烟绿色(图7-5);

曲霉不仅污染菌种和培养料,而且影响人的健康。

曲霉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各种腐败的有机物上,分生

 

孢子靠气流传播。

曲霉菌主要利用淀粉,培养料含淀粉较多或碳水化合物过多的,容易发生;

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也容易发生。

6.根霉

特征:

初形成时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成熟后变成黑色(图7-6)。

根霉菌菌落初期为白色,老熟后灰褐色或黑色。

匍匐菌丝弧形,无色,向四周蔓延。

孢子囊刚出现时黄白色,成熟后变成黑色。

根霉经常生活在陈面包或霉烂的谷物、块根和水果上,也存在于粪便、土壤;

孢子靠气流传播;

喜中温(30℃生长最好)、高湿偏酸的条件。

培养物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易生长此类杂菌。

(二)霉菌危害的主要特点

1、主要侵染培养料,不直接侵染食用菌

2、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

3、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使菌丝萎缩、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

(三)病害的种类及防治

1.褐腐病,又称湿孢病,是由有害疣孢霉侵染而引起。

有害疣孢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主要为害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严重时可致绝产。

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

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产生一种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菌丝,并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黑色汁滴。

菌盖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变成褐色,感染菌褶则产生白色的菌丝。

防治方法:

初发病时,立即停止喷水,加大菇房通风量,将室温降至15℃以下;

病区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喷1%-2%甲醛溶液灭菌。

如果覆土被污染。

可在覆土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杀灭病菌孢子。

发病严重时,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

将病菇烧毁,所用工具用4%甲醛溶液消毒。

2.褐斑病,又称干泡病、轮枝霉病,是由轮枝霉引起的真菌病害。

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可沿菌丝索生长,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

染病的菇蕾停止分化;

幼菇受侵染后菌盖变小,柄变粗变褐,形成畸形菇;

子实体中后期受侵染后,菌盖上产生许多针头状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灰白色凹陷。

病菇常表层剥落或剥裂,不腐烂,无臭味。

搞好菇房卫生,防止菇蝇、菇蚊进入菇房。

菇房使用前后均严格消毒,采菇用具用前用4%的甲醛液消毒,覆土用前要消毒或巴氏灭菌,严禁使用生土。

覆土切勿过湿。

发病初期立即停水并降温至15℃以下,加强通风排湿。

及时清除病菇,在病区覆土层喷洒2%的甲醛或0.2%多菌灵。

发病菇床喷洒0.2%多菌灵溶液,可抑制病菌蔓延。

3.软腐病,又称蛛网病、树枝状轮枝孢霉病、树枝状指孢霉病,是由树枝状轮枝孢霉引起的真菌病害。

先在床面覆土表面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如不及时处理,很快蔓延并变成水红色。

侵染子实体从菌柄开始,直至菌盖,先呈水浸状,渐变褐变软,直至腐烂。

防治方法:

严格覆土消毒,切断病源。

局部发生时喷洒2%一5%的甲醛溶液或800倍液的40%多菌灵或800倍液甲基托布津。

也可在病床表面撒0.2—0.4厘米厚石灰粉。

同时减少床面喷水,加强通风降温排湿。

4.猝倒病,又称立枯病、枯萎病、萎缩病,是由尖镰孢菌和菜豆镰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主要侵染菇柄,病菇菇柄髓部萎缩变褐。

患病的子实体生长变缓,初期软绵呈失水状,菇柄由外向内变褐,最后整菇变褐成为僵菇。

镰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谷物秸秆等都有镰孢菌的自然存在。

其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腐生性很强,并具寄生性。

菇房通风不良,覆土过厚过湿,易引发该病的发生。

主要是把住培养料发酵和覆土消毒这两个环节,料发酵要彻底均匀,覆土要严格消毒。

一旦发病可喷洒硫酸铵和硫酸铜混合液,具体做法是:

将硫酸铵与硫酸铜按11:

1的比例混合,然后取其混合物,配成0.3%的水溶液喷洒。

也可喷洒500倍液的苯来特或托布津。

水分管理中注意喷水少量多次,加强通风,防止菇房湿度过高。

并注意覆土层不可过厚过湿。

二、细菌

1.特征及发生规律

被污染的试管母种上,细菌菌种多为白色、无色或黄色,粘液状,常包围食用菌接种点,使食用菌菌丝不能扩展。

菌落形态特征与酵母菌相似,但细菌污染基质后,常常散发出一种污秽的恶臭气味。

培养料受细菌污染后,呈现粘湿,色深。

灭菌不彻底是造成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此外,无菌操作不严格,环境不清洁,也是细菌发生的条件。

2.病害的种类

(1)斑点病:

病征局限于菌盖上,开始菌盖上出现1~2处小的黄色或茶褐色的变色区,然后变成暗褐色凹陷的斑点。

当凹陷的斑点干后,菌盖裂开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柄上偶尔发生纵向的凹斑,菌褶很少受到感染,菌肉变色部分一般很浅,很少超过皮下3mm。

有时蘑菇采收后才出现病斑,特别是把蘑菇置于变温条件下,水分在菇盖表面凝集,更容易发生斑点病。

播种前菇房喷洒甲醛、来苏儿或新洁尔灭等消毒剂,覆土土粒用甲醛熏蒸消毒,管理用水采用漂白粉处理或用干净的河水、井水,清除病菇后,及时喷洒含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溶液,或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2%-0.3%的漂白粉液。

(2)黄斑病:

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浅黄色病区,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范围及传染其它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范围到整个菌盖,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长,继而萎缩、死亡。

黄斑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为细菌性病原菌;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该病。

即使温度在15℃左右、但菇棚湿度趋于饱和(100%)且密不透风时,该病亦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基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时,该病发病率也很高。

  防治措施:

一是搞好环境卫生,严格覆土消毒,消灭害虫。

二是喷水必须用清洁水,切忌喷关门水、过量水,防止菇体表面长期处于积水状态和土面过湿。

三是子实体生长期严防菇房内湿度过大。

加强通风,使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5%以下,降低棚湿,尤其在需保温的季节时间段里,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

四是子实体一旦发病,通风降低菇房内湿度,喷洒600倍漂白粉液,但应注意,喷药后封棚1-2小时。

然后即应加强通风,降低棚温。

三、放线菌

1.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该菌侵染基质后,不造成大批污染,只在个别基质上出现白色或近白色的粉状斑点,发生的白色菌丝,也很容易与食用菌菌丝相混淆。

其区别是污染部位有时会出现溶菌现象,具有独特的农药臭或土腥味。

放线菌菌落表面多为紧密的绒状,坚实多皱,生长孢子后呈白色粉末状。

菌种及菌筒培养基堆温高时易发生危害。

2.防治方法:

(1)菌种培养室使用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消毒药品可用“菌室专用消毒王”熏蒸处理或用“金星消毒液”进行全方位的喷洒消毒。

(2)菌种袋上锅灭菌时,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稳定上升到100℃,并维持2小时左右。

夏季要防止菌种棉塞受潮,菌种灭菌时,可用“菌种防湿盖”盖上棉塞后再灭菌,而且棉塞不要太松。

(3)接种时要认真做好灭菌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接种时菌袋污染。

(4)出现放线菌污染的菌袋,要挑开处理。

第二节虫害

一、虫害的种类

(一)螨类

图7-7螨虫

食菌螨又称红蜘蛛,菌虱(图7-7)。

体形微小,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为四个构成,即颚体段、前肢体段、后肢体段、末体段。

前肢体段着生前面2对足,后肢体段着生后面2对足,全称肢体段,共四对足,足由6节组成。

聚集时常呈白粉或六六六粉状。

主要的危害:

几乎所有食用菌的菌种都受螨类为害;

螨类主要是培养料或昆虫带入菇房;

螨咬食菌丝体和子实体。

防治:

(1)生产场地保持清洁卫生,要与粮库、饮料间及鸡舍保持一定距离;

(2)培养室、菇房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3)培养料要进行杀虫处理;

(4)药物防治;

(5)严防菌种带螨。

(二)蚊类

图7-8食菌蚊

食菌蚊又称尖眼菇蚊,别名菇蚊、菌蚊、菇蛆(图7-8)。

卵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滑,白色,半透明,大小为0.25mm×

0.15mm。

幼虫为白色或半透明,有极明显的黑色头壳,长6-7mm。

蝇长为2.0-2.5mm。

初为白色,后渐成黑褐色。

雌虫体长约2.0mm,雄虫长约0.3mm。

具有趋光性。

危害双孢菇、平菇、金针菇、香菇、银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

成虫产卵在料面上,孵化出幼虫取食培养料,使培养料成黏湿状,不适合食用菌的生长。

幼虫咬食菌丝,造成菌丝萎缩,菇蕾枯萎。

幼虫柱食子实体。

(1)生产场地保持清洁卫生;

(2)菇房门窗用纱网封牢;

(5)黑光灯诱杀;

(6)药物防治。

(三)蝇类

图7-9食菌蝇

(三)食菌蝇

食菌蝇又称蚤蝇,别名粪蝇,菇蝇(图7-9)。

幼虫蛆形,白色无足,头尖尾钝,成虫比菇蚊健状,似苍蝇。

蝇取食双孢蘑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等食用菌。

幼虫常在菇蕾附近取食菌丝,引起菌丝衰退而菇蕾萎缩;

幼虫钻柱子实体,导致枯萎、腐烂。

防治的方法同食菌蚊。

(四)跳虫类

图7-10跳虫

跳虫又称烟灰虫(图7-10)。

能爬善跳,似跳蚤聚集时似烟灰趋阴暗潮湿,不怕水。

取食双孢菇、平菇、草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子实体。

(五)线虫

图7-11线虫

体形极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形如线状,两端尖幼虫透明乳白色,似菌丝老熟呈褪色或棕色(图7-11)。

所有食用菌均能被危害,受害的子实体变色、腐烂,发出难闻的臭味。

常随蚊、蝇、螨等害虫同时存在。

(六)蛞蝓

蛞蝓又称蜒蚰,鼻涕虫(图7-12)。

体柔软,裸露,无保护外壳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所爬之处留下一条白色粘滞带痕迹。

昼伏夜出,取食子实体;

对木耳、香菇、平菇、草菇、蘑菇、银耳等均有为害;

直接咬食子实体,造成不规则的缺刻,严重影响食用菌的品质。

防治

(1)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并洒一层生石灰;

2)毒饵诱杀;

(3)药物防治。

二、虫害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

因此,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更强调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并尽量采用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