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9327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1课时总第38课时

课题

复习扇形统计图

课时数

1

备课人

杨杰王梅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区别三种统计图的异同。

正确选择合理的统计图进行运用。

3、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三种统计图的学习,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绘制三种统计图,并计算相关数据。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

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

其中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

扇形统计图能充分的反应各部分数据和总是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能反应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反应出数据的差异。

二、复习扇形统计图

(1)特征:

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3.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4.在不同的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2)、小结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圆心角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三、完成练习

师出示练习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

可利用中国地图先让学生说说我国这几个海域的大体位置,再让学生对照统计图说说体会。

算出各海域的面积后,也可让学生通过求和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4、补充练习

(1)小华家今年房租收入是2.5万元,占总收入的25%,工资收入、投资基金收入各是多少万元?

(出示扇形统计图:

工资收入占45%,投资基金收入占30%)

(2)把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占总量的多少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品种

青菜

萝卜

芹菜

猪肉

数量/千克

60

80

20

40

四、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复习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充分的反应各部分数据和总是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能反应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反应出数据的差异。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2课时总第39课时

课题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2、如何去计算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

3、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用直观图例来讲解,使学生明白了解如何去观察。

便于掌握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两个地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

2、圆锥的特征。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展开是一个三角形。

从圆锥的顶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有且只有一条。

3、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4、圆锥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底面

5、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6、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二、具体练习讲

1、抚州天义广告公司为英特儿托教中心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2m,高是3m的圆柱形灯箱,它可以为托教中心的老板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生做师讲。

3.14×2×3=18.84(m2)

答:

它可以为托教中心的老板张贴18.84m2的海报。

2、王天旭的外婆和外公在房子后的菜园旁边挖了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是5米,深是4米,这个蓄水池最多能为他们储存多少立方米的水浇菜?

2、3.14×52×4=3.14×25×4=314(立方米)

答:

这个蓄水池能为他们储存314立方米的水浇菜。

3、一台压路机前的滚筒是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2米,每分钟滚动10周,半小时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

3.14×1×2×10×30=3.14×600=1884(平方米)

答:

半小时能压1884平方米的路面。

4、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生做,师讲评。

5、把一个高是50cm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把它切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每个切面的面积是200cm2,那么原来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cm2?

6、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义务,抚州实验学校的自来水管内直径大约为2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一般为每秒50厘米,如果在此校读书的你忘记关上水龙头,1小时将浪费多少升?

三、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圆锥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底面

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3课时总第40课时

课题

解决问题策略的复习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3、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4、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

通过所学知识,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

(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

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二、再次复习转化的策略

1.出示复习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

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

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

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

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

(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再次复习假设的题目|k|B|1.c|O|m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

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

并填写右表。

(1)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

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

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