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3231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黄线病害处理正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施工过程

(1)明洞在模筑砼施工后施作防水卷材,并在两侧砌筑4.5米高5号浆砌片石,

待砼与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上夯填黄土,拱顶以上夯填厚度为3~6米。

(2)二次摸筑施工工艺流程:

施作土工布、防水板完毕后,在每次摸筑环向缝

处加设一道1米宽防水板→立模筑拱架与模板→泵送砼灌注二次衬砌。

(3)防排水

隧道(包括人行横洞)采用防、堵、截、排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在初期支护表面设半圆排水管和防水卷材,使水流入边墙拱角处设置的纵向φ160PVC排水管,每隔100米留置一个排水检查孔,并将水用横向φ160PVC管引入隧道中心φ400管接洞外排水φ1500管涵,排入山沟流走。

3.水毁病害调查情况

南口洞顶及排水沟内长满杂草,不利排水(如图1);

上行隧道进口约15米处拱顶有一处渗水(可能为洞顶排水不畅造成);

出口由于边坡部分滑塌导致翼墙排水沟损坏(如图2);

下行线进口约5米处环向渗水,对照明灯具有影响(如图3);

仰坡喷射混凝土厚度只有几厘米,局部开裂脱落;

翼墙顶排水沟被碎落黄土堵塞,不利排水,需清理。

图1图2图3

4.原因分析

隧道洞顶渗水可能是施工中防水板局部破裂造成;

环向渗水可能为施工中没有设置止水带或是设置不当,防水板搭接不紧密,有缝隙或防水板破损造成;

边仰坡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没有按设计厚度喷射;

明洞部分渗水可能是由于施工中洞顶回填不密实、长满杂草、排水系统被边仰坡滑塌体堵塞造成地表水大量渗入隧道表面,水压力过大致使防水板局部损坏。

截水沟设计时可能没有考虑铺砌,明洞顶回填土设计时可能没有考虑粘土隔水层。

5.建议治理措施

洞内局部渗水处先钻孔,然后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堵塞;

明洞顶,铲去杂草夯实回填土,施作粘土隔水层,或在表面采用7.5号浆砌片石按一定坡度进行铺砌,以利排水;

对边仰坡失稳处进行锚喷防护或补喷达到设计厚度。

二.罗圈梁隧道

1.工程概况

罗圈梁为黄土山梁,两侧沟谷发育。

隧道穿过地层主要为砂岩夹泥岩及泥质页岩。

隧道大部分地段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地下水属无侵蚀性水。

上行隧道长900米,进口里程为K106+660,出口里程为K108+560;

下行隧道长920米,进口里程为K108+570,出口里程为K107+650。

2.施工过程同楼子沟隧道

3.水毁病害调查情况

南口下行出口洞顶无排水沟(可能没有施作排水沟或是因仰坡滑塌使排水沟堵塞),洞顶长满杂草,仰坡部分滑塌(如图4);

图4

上行线进口洞顶排水沟良好;

隧道南口外综合排水沟被碎落黄土堵塞,水沟口有集水(如图5);

上行洞内K107+980洞顶有渗水(滴水),路面上有水;

下行进口约10米处配电箱内有较大涌水(如图6);

 

图5图6

北口洞顶水沟没有铺砌,仰坡部分滑塌;

人行道板上没有施作2厘米厚20号水泥砂浆抹面(原设计上有)。

4.原因分析

配电箱处涌水可能为路面排水系统不畅造成;

人行道盖板上无砂浆抹面由于施工中漏做;

明洞顶部截水沟设计中没有明确防水措施,图5所示情况为养护不到位所致。

5.建议治理措施

补做人行道上2厘米厚20号水泥砂浆抹面;

检查下行线进口路面排水系统,对洞内外排水沟堵塞处进行清理疏通;

明洞顶,铲去杂草夯实回填土,在表面采用7.5号浆砌片石进行铺砌,或在夯实过程中施作粘土隔水层,对边仰坡失稳处进行锚喷防护或补喷达到设计厚度。

三.蒿庄梁隧道

蒿庄梁隧道地貌属中低山区,隧道穿越蒿庄梁为石川与青河的分水岭。

由于差异风化,进出口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貌景观,南侧山高坡陡,北侧地形平缓。

上下行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上三迭系延长群永平组,泥页岩夹砂岩,砂岩夹泥页岩或二者互层。

上行隧道长1890米:

进口里程为K125+230;

出口里程为K127+120;

下行隧道长1735米:

进口里程为K127+060;

出口里程为K125+325;

2.防排水

a.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防、堵、截、排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做到衬砌面基本干燥的要求,以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营安全;

b.隧道内延全长设置中心排水沟和两侧面排水管;

c.隧道内所有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d.隧道内延全长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1.5mm厚防水板和土工布,且纵向间隔5-10米,设置PE500排水板和边墙底部设纵横向排水管将衬砌背面水引入中心排水管排出洞外。

隧道上行进口洞门墙右下角有水流出(如图7、8);

图7图8

洞顶排水系统由于边坡滑塌和人为因素已造成瘫痪;

(如图9、10、11)

图9图10图11

K125+300附近墙角处渗水严重;

K125+700附近右侧边墙处有约15米长纵向裂缝,距人行道1.3米;

K126+170~200左侧墙角有渗水;

等多处渗水,如图(12、13、14、15、16、17、18)

图12图13

图14图15

图16图17图18

K126+220左侧人行道有纵向裂缝;

上行隧道出口洞顶截水沟开裂,地表径流很多,还有几处集水坑,明洞顶回填土没有夯实,局部有下沉(如图19、20、21);

图19图20

图21

下行K125+480~500有三道施工缝出水严重;

下行线出口洞顶有两条纵向裂缝,右侧无挡墙,有滑塌迹象;

洞内墙角排水管检查井内无水;

总之,上行隧道右侧墙角有多处大范围渗水,下行隧道无渗水现象。

4.原因分析

上行进口明洞顶截水沟堵塞由于施工中没有对边坡挂网锚喷,以及养护部门没有定期对截水沟内边坡碎落体进行清理,导致地表水滞留下渗;

洞内墙角排水管检查井内无水,说明墙角纵向排水系统已经部分瘫痪,有以下几种可能:

a.洞内墙纵向排水管已堵塞或损坏;

b.纵向排水管上的碎石滤水层没有施作或是用别的透水性能差的材料代替,导致纵向排水管上的进水孔堵塞;

c.防水板搭接不良或局部损坏,导致围岩水不能被引入排水管,而是沿衬砌表面流入防水板内,不能排出;

据现场管理部门人员介绍,在当初施工中,二次衬砌模筑完毕就产生大量渗漏水,施工单位没有采取切实措施补救,只是在拱角象征性地凿孔插管引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就已经埋下了隐患(如图22);

图22图23

施工过程中土工布及防水板铺设不当、搭接过短、搭接不紧密有缝隙或防水板破损造成围岩水渗入;

隧道下行出口排水沟内大量白色沉淀物(如下图23)可能为围岩的溶解物(可能性较小),也可能为衬砌支护材料(水泥碱性物质)或塌方地段填充材料(碱性物质)被水冲刷溶解(可能性较大),说明支护材料或填充材料质量不合格;

设计中没有明确截水沟类型,下行线出口右侧没有设计挡土墙致使明洞顶有纵向裂缝和滑塌迹象;

5.建议治理措施

对上行隧道进口明洞顶截水沟内堵塞物及仰坡碎落体进行定时清理,将边坡挂网锚喷;

上行隧道出口明洞顶增加排水沟数量将地表水集中引入排水沟;

对洞内排水系统进行系统检查,将堵塞处疏通;

针对渗漏水严重的地方,可采用在墙角处凿环向泄水槽埋置排水半管的方法,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排入检查井,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引入中央排水管排出洞外,再对刻槽表面进行处理(如下图);

渗漏水较少的地方,可采用凿浅槽埋设排水半管,将水引入路面排水系统排出洞外(如下图);

补做下行出口明洞右侧挡墙,夯实洞顶填土,增加排水沟。

四.虎尾隧道

1.水毁病害调查情况

距隧道进口6.9米至14.6米处,拱部和墙部有渗水,右侧较为严重,距人行道高约3米(如图24、25)。

图24图25

2.原因分析

隧道明暗洞衔接处,没有止水带或是铺设不当,由于近来大量降水明洞顶地表水下渗,导致墙部渗水。

3.建议治理措施

将明洞顶截水沟有裂缝处用水泥砂浆填塞摸平,将水沟内碎落物清理使明洞顶排水通畅。

结论

经过对沿线四座隧道(单洞7个)3天的细致调查,我们认为产生以上水毁及病害问题,除水灾这一主要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a.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局部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正确施工、偷工减料、用不合格材料等;

b.设计图纸粗糙,有些地方标注不明确;

c.养护单位没有定期按时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