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69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的标号等知识Word下载.docx

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

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32.5/42.5,P.S32.5/42.5。

价格方面,325号250元—300元,425号360—450元。

品牌间、地区间有差异。

关于水泥标号的标准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水泥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

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

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1999虽然是一个推荐性方法,于1999年5月1日起生效实施。

由于强制性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采用它作为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所以在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正式实施时,GB/T17671-1999方法就上升为强制性方法,必须贯彻执行。

根据水泥生产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大量水泥ISO强度、GB强度与砼强度相互关系试验表明,水泥ISO强度更能敏感地反映出水泥强度的实际情况,可以消除原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使部分水泥强度虚高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水泥的真实活性,有利于水泥的使用。

新水泥强度等级与老水泥标号对等关系如下表所示

水泥标号

水泥强度等级

GB175-92

GB175-1999

725(R)

62.5(R)

625(R)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

GB1344-92

GB1344-1999

GB12958-91

GB12958-1999

标号高,强度等级就高,也就是好,但成本也要高了。

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在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水泥的新标准是在原水泥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197-1:

1995)修改制定的。

以使我国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此之前我国已颁布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用于水泥强度检验。

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水泥的新标准

1.将原有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和52.5级,取消了原标准中的325标号,亦即原325号水泥将被取消。

采用新标准后,由于水泥强度检验的胶砂组成变化,原水泥的标号与新水泥强度等级大致关系见表1。

原水泥标号于新水泥强度等级关系表1

原水泥标号

325

425

525

625

新水泥强度等级

32.5

42.5

52.5

2.水泥强度的龄期一律定为3天和28天,取消了原水泥标准中的7天强度。

3.水泥强度的检验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999)规定的方法,其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胶砂强度检验不再采用胶砂流动度方法测其用水量。

火山灰质水泥做强度检验时,须按流动度方法确定用水量。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

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一般要求,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分钟;

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分钟。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

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

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

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由此可以表明,初凝时间既决定于铝酸三钙和铁相的水化,也与硅酸三钙的水化密切相关;

而初凝到终凝的凝结阶段则主要受硅酸三钙水化的控制。

水泥试验条件规定如下:

试验室温度应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

养护箱温度为20±

1℃;

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的温度均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试验用水须为洁净的淡水。

(1)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一般为1~3小时;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小时,一般为5~8小时。

(2)测试方法是在水泥中加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制成净浆试模,由加水时起,至凝结时间以测定仪的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

1987年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

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

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

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限拉伸值指标为主要控制性指标。

过去用“标号”描述强度分级时,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数值冠以中文“号”字来表达,如200号、300号等。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

如C20、C30等。

C25、C30、C35分别表示砼的抗压强度为30、25、35MPA的意思。

水、水泥、砂浆等的配比

详细情况见下列各表。

砌筑砂浆配合比表

                                     单位:

立方米

定额编号

1

2

3

4

5

项目

混合砂浆

M1.0

M2.5

M5.0

M7.5

M10

材料

单位

数量

32.5Mpa水泥

0.158

0.176

0.204

0.232

0.261

石灰

0.075

0.067

0.055

0.042

0.030

中砂

立方米

1.015

0.400

6

7

8

9

10

11

混合砂浆M15

水泥砂浆

M15

M20

0.317

0.216

0.246

0.271

0.330

0.390

0.005

--

0.290

混凝土配合比表

(1)现浇碎石混凝土配合比(单位:

立方米)

C15

C20

C25

C30

C35

碎石粒径<

16mm

32.5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