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491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愚公移山导学案Word格式.docx

方七百里:

见方。

古代称面积用语,译为方圆。

面山而居:

向着,这里用作动词。

年旦九十:

将。

惩山北之塞:

苦于。

聚室而谋曰:

家,这里指全家人。

指通豫南:

直。

始龀:

换牙。

无穷匮:

尽,不足。

固不可彻:

通,达。

寒暑易节:

季节。

箕畚运于……:

泛指盛土石的工具。

这里指用箕畚。

毕力平险:

险阻。

这里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山之一毛:

草木。

陇断:

即垄断,山冈高地。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解释

在古汉语中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这种现象叫“古字通假”,(“通”是通用;

“假”是借用)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用“惠”代“慧”,“惠”是通假字,而“慧”则叫本字。

甚矣,汝之不惠:

“惠:

通慧,聪明。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回来。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

“汤”同“烫”,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满坐寂然:

“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五)翻译句子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

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好吗?

2、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

译为: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3、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呢?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来暑往,季节变换,才往返一趟。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导学过程】

一、读一读:

(三)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

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二、议一议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

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

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

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

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1、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

文中从哪句话是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

(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

(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

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2、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

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

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看到人的伟大力量和长远目光;

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

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

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

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愚公怎么驳斥智叟对他的讥笑的?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不屈求变精神:

不甘于命运,不畏惧困难,求变图新。

善用集体智慧:

愚公“聚室而谋”,并得到全家“杂然相许”。

通力协作精神:

子孙、邻人无不奋勇。

契而不舍精神: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敢于胜利精神:

惧其不已,帝感其诚。

四、写一写

我认为愚公不“愚”。

因为:

(1)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下定了决心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

移山的成功地说明愚公不“愚”。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

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1、字音

仞()箕畚()孀()龀()匮()荷()

2、词语

(1)重点实词解释。

许:

彻:

惧:

负:

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___,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通___,意思: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___,意思: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___,意思:

无陇断焉通___,意思: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

何苦而不平曾:

何苦:

(4)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

(5)词类活用现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____词活用作____词,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室而谋聚:

3、重点句子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无以应。

4、作者简介

列子,名,又称御寇,国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

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探究案】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

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

第一课时完成

1、请自由朗读课文后,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益处?

原因:

益处:

②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移山任务的艰巨?

③在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妻子:

子孙:

遗男:

智叟:

④愚公认为山能移走的理由是什么?

愚公智叟辨论的结果是什么?

理由:

辩论结果:

第二课时完成

2、学生朗读并试背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可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2)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

那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

(3)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神仙相助才移走的,有人认为,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

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提示:

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4)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延伸拓展

有人说:

“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

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

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

”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训练案】

四、同步达标(教师寄语:

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我掌握、我轻松、我快

(一)基础知识(第一课时完成)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给下列字注音: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

3、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⑷帝感其诚(感:

⑸而山不加增(加: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同步解读(第二课时完成)

10、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11、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

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之:

河阳之北()以君之力(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12、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13、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1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