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2489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15Word格式.docx

2.(2016·

山东潍坊高三第二次模拟)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

A、B、C三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说,归根结底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D

3.(2016·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模拟)对于“一国两制”构想,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王山: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赵明:

“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性质

C.许华:

“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李立:

“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中国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港、澳、台地区仍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所以答案选C。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一国两制”实际。

4.(2016·

江西南昌高三模拟)香港的确没有变:

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

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

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

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

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解析 材料中香港人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变化,但是在公民参与政治条件上获得突破,这是在“一国两制”实施,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故A项正确;

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说明香港回归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项错误;

材料中“驾驶汽车,到赛马场”并不能体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故C项错误;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6·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调研)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的新特点

解析 本题题眼是“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材料中的观点都具有冷战思维,是对当前世界局势的错误认识,排除A项。

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正确认识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B、C两项明显有误,故选D项。

6.(2016·

四川绵阳热身考文综)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但各相关部门应该将这种生产纳入计划范围。

这表明当时,以国营农场为基础的农工商联合企业(  )

A.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

B.对计划体制有一定冲击

C.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不再执行统购统销计划

解析 由“1979年”“国营农场为基础的农工商联合企业”等信息可判断当时依然是公有制,所有制未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

“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但各相关部门应该将这种生产纳入计划范围”说明了对计划体制有了一定的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

1984年才开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故C项排除;

题干中并没有说不再执行统购统销计划,也不符合“已经完成购销任务”,故D项排除。

答案 B

7.(2016·

山东德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

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据此判断当时(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解析 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故D项错误。

8.(2016·

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A项正确;

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B项排除;

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

中国的改革开放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在遭遇挫折后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D项排除。

故选A。

9.(2016·

四川成都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

“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

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

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

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解析 1980年海南岛尚未开辟为经济特区,排除A;

经济特区没有高度自治权,排除B;

1980年中央还没有开发开放浦东的设想,排除C。

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故答案为D。

10.(2016·

广东汕头高三模拟)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

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

”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极“左”思潮不是从新中国成立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才有的,故排除;

B项中的“预设蓝图”不符合题目中的“试错反弹”,所以排除;

C项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排除;

“试错反弹”可以理解为允许犯错误,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有多种办法,可以留一条尾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可以表明上面的观点。

11.(2016·

河北冀州高三模拟)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

“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

”邓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1985年6月”“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所以答案选B。

12.(2016·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科技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读下图,同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  )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时间“1983年”入手,A项是1977年底;

B项是1978年;

C项是1983年;

D项是1995年,故本题答案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6·

安徽怀远高三模拟)近年来,南海局势和钓鱼岛之争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并引发学者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

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廉《元史·

百官志》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1)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