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197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Word文档格式.docx

2016年10月16日

开题地点:

马集镇中心学校教究活动室

主持人:

刘德强

评议专家:

廖营豪中小学高级教师,马集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徐培华中小学高级教师,马集镇中心学校主任

参与人员:

1、吴中莉、吴辉、李海成、王颖、孙超、宋春香

2、马集镇中心学校教师19人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

核心概念界定;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

组织分工;

研究进度安排与阶段性成果;

经费分配和保障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等。

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

(可加页)

题目: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有许多这样的学生:

比如我们六一班的闵大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上面讲,他却在下面一会摸笔、一会摸手,等会又拉拉同桌。

还有陈思洋同学,本来基础就不太好,上课时却经常走神,当老师提问到时,却不知道老师问是什么问题,作为学困生,缺乏上进心和自我约束能能力,导致成绩一直上不去。

在以前的教学中,还会遇到许多学生学习存在如下问题:

1、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做笔记的习惯3、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

4、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5、不善于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

6、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

7、不善于合理2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

8、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

9、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

10、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制约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学习心理疲惫不堪。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的车轮转不起来,教学效果也不佳。

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对教师﹑对农村家庭﹑对我校的发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不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是有效针对新时期的农村小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用行动来践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此外,从选题上来看,是从我校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研究经验出发,通过研究彰显学校特色,从而使学校特色实现新的提升。

本课题的研究有效针对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习惯培养的学科性和层次性。

鉴于以上,我们决定展开课题为“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从古到今,所有研究教育的人无不重视养成教育。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在“六艺”中把“礼”放在首位。

蔡元培曾说: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叶圣陶则说过: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在少年时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

“学习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一般指长期逐渐养成的、较稳定的学习行为与态度。

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不良学习习惯与良好学习习惯,前者如作业拖拉、缺交、抄袭、考试作弊等,后者如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勤学好问等;

就层次而言,可以分为基本学习习惯与高级学习习惯两大类。

基本学习习惯有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独立作业习惯等,高级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观察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自学与研讨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等。

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基本习惯入手,循序渐进,发展到高级习惯。

“学习习惯”:

是在学习中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方法与方式,

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

是指本课题的研究主导是让学生如何获得习惯,如何保持习惯。

本课题中,依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三方面内容的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

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

大型论坛。

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

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

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以“建立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

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

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的研究

具体细化为十个方面: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的研究。

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3、健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评价机制的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

1、调查研究法。

在全校分年级开展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问卷调查,了解分析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研究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通过有效的途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行动研究法。

把每个学生作为研究个体,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究适合农村小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将对各自的研究工作进行客观的反省和思考,通过反省和思考来认识我们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正和完善,总结推介优秀的研究成果,使研究工作朝着预定目标顺利推进。

(六)研究的创新点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方案提高了小学生“自律”能力。

对于行为的明显特征是:

自控能力差、稳定性较弱、“他律”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所以,我们在研究中,既要了解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又要明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与稳定。

因此,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随着年龄段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教师需要不断地强调与督促,使他们在反复的练习和语言提示中,得到行为上的巩固和观念上的强化;

中年龄是“他律”向“自律”过渡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但稳定性差,好的行为不得到及时巩固,又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还需要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指导与督促;

大班幼儿的“自律”已经初步形成。

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意识,这时教师的教育可以利用班级的舆论力量,来控制行为意识,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发展他们的“自律”能力。

  总之,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自律”与“他律”的相互结合与转换。

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已有行为技能,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自觉性,成为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

2、总结出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反复练习法:

通过游戏、教学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教师和保育员的反复指导与督促下,巩固已经习得的好的习惯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榜样法:

面前树立榜样和典范。

结合“小荧星”活动,针对在平时的活动中行为习惯好的进行表彰和宣传,鼓励向他们学习。

  激励法:

每个孩子都需要成人的鼓励和认可,因此,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我们采用激励的方式,多看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用赏识的目光来教育孩子,使一些原本十分调皮而不听话的孩子,慢慢开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律”能力有了提高。

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多班级的“特殊”孩子,控制能力有了提高,并能够在集体面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事也有了固定的好习惯,成为了有进步的“小荧星”。

  游戏法:

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行为,而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通过一些特定的游戏来巩固和训练幼儿的习惯养成意识。

如:

《快乐的木头人》、《有趣的小螃蟹》、《赶小猪》这些体育游戏,都是需要严格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