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9164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docx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A.一望无际B.多如牛毛

C.绝无仅有D.妇孺皆知

选C。

A项原为空荡荡,讲荷塘的空。

B项原为太多太多,更符合感情色彩。

D项原为脍炙人口,上文讲知道,这里讲喜爱。

注意语义、语境和感情色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中国申报了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福建宁德地质公园均得到认可,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至此,中国已有24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B.最近5年来,随着市民收入增加,银行开通的理财渠道也多起来,除了传统的投资方式外,股票、基金以及各种形式的理财方式越来越吸引市民。

C.这几年,中国高铁快速发展,新建高铁陆续投入运营,新装备、新设备上得很多,对确保运输安全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D.雕塑《时空跨越》勾勒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人与现代人手拉手,踏着皎洁的月光,遨游太空,表达出石家庄人承载历史、放眼未来的精神。

A项句式杂糅,把了改为的。

B项不合逻辑,分类不当。

股票、基金和各种形式的理财方式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D项成份残缺,勾勒缺少宾语。

4.(2019年高考浙江卷)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__________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此题只要抓住一个平面,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

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

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①;

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

孔子为政,必霸;

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

黎曰:

请先尝沮之;

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孔子遂行。

桓子喟然叹曰:

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

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

顾谓其嗣康子曰:

我即死,若必相鲁;

相鲁,必召仲尼。

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

康子曰:

则谁召而可?

曰:

必召冉求②。

于是使使召冉求。

冉求将行,孔子曰:

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

是日,孔子曰:

归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自《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①贾:

同价,价格。

②冉求:

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摄:

代理

B.粥羔豚者弗饰贾粥:

通鬻,卖

C.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周:

环绕

D.送冉求,因诫曰诫:

勉励

选D。

D项的诫是叮嘱的意思,勉励与以孔子为招意思不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我之为先并矣②终为诸侯笑

B.①乐其以贵下人②以群婢故也夫

C.①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②以吾获罪于孔子

D.①昔吾先君用之不终②吾党之小子狂简

选A。

A项的两个为字都表示被动关系。

B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介词,凭借;

后者是连词,因为。

C项的两个于字都是介词,前者相当于在,后者无实义。

D项的两个之字,前者为代词,相当于他,代孔子;

后者为助词,相当于的。

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孔子坚持儒家治世思想的一组是(3分)()

①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②齐人闻而惧。

③孔子遂行。

④相鲁,必召仲尼。

⑤归乎!

⑥即用,以孔子为招。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选B。

②孔子政绩的威力,④季桓子临死前的叮嘱,⑥子赣对孔子的理解。

排除这三项即可。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为政有方,使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B.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

C.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

D.康子不尊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C项错误,不是没有重用,而是用之不终。

9.断句与翻译。

(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4分)

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答案:

(1)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

(2)①在路上出行的男女,各走一边;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

②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

参考译文:

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

弟子说:

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

孔子说:

有这个话。

但不是还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

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

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

在路上出行的男女,各走一边;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

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都邑,不必向管事的官吏求情送礼,就能给予他们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说:

孔子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

何不先送给它一些土地呢?

黎说:

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

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又挑选一百二十匹毛色光鲜的马,一并送给鲁君,这些美女、好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高门这个地方。

季桓子建议鲁君假装外出环游,暗中去看美女、好马,鲁国君臣整日前去观看,对国事就懈怠了。

孔子于是离开鲁国。

季桓子叹息道:

先生是因为接受齐国的美女、好马的缘故怪罪我啊!

五年后(前491年),季桓子病重,乘辇车望见鲁城,长叹一声说:

过去这个国家差一点儿兴盛起来,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盛。

回头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

我要是死了,你必然会当鲁国的相国;

当了相国后,一定要召回孔子。

几天后,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

办完丧事,季康子想召孔子回来。

公之鱼说:

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招致诸侯耻笑,现在又任用他,如果仍然半途而废,这样会再次被诸侯耻笑的。

康子说:

那么召谁合适呢?

一定召冉求。

于是派人去召冉求。

冉求准备前往,孔子说:

鲁国派人召回冉求,不是一般的使用他,将会重用他。

就在这一天,孔子说:

回去吧!

我们家乡的弟子志向高远而行事疏于谋略,他们富于文采,我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教育他们。

子赣知道孔子想回鲁国,送冉求时,叮嘱他说过你如果被重用了,设法把孔子招回去的话。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牧牛图①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

②挽粟车:

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答: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1)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

(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不停的战争,宋俊良的牛车来来往往就像是永不停歇的流水。

什么时候才能像华桑所画,到处一片安宁和平的景象,身披短蓑轻吹长笛静看这满山遍野的秋色呢?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6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