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120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八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2题【单选题】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第3题【单选题】

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第4题【单选题】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5题【单选题】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第6题【单选题】

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只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用^18O只标记水,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C、用^15N标记核糖核苷酸,可证明细胞分裂DNA复制的时期

D、用^15N标记DNA分子,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第7题【单选题】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细菌裂解后,共释放出2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个数是()。

A、0

B、10

C、15

D、20

第8题【单选题】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起作用

B、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C、搅拌使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D、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⑥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第10题【单选题】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尚未大量繁殖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所得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第11题【单选题】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第12题【单选题】

图2为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2中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⑤①

B、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其营养成分中应含有^32P

C、图2中的⑥⑦分别代表搅拌、离心过程,其中⑦的目的之一是让B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第13题【单选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中将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是()

A、只有有毒的S型细菌

B、只有无毒的R型细菌

C、无毒的R型细菌和有毒的S型细菌

D、无毒的R型细菌和有毒的S型细菌都没有

第14题【单选题】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B、2

C、3

D、4

第15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脸步骤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被标记的噬菌体是直接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培养时间过长会影晌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C、培养时间过短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D、搅拌不充分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