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11年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年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现利税11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同比增长19%;
农业总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1%;
1-5月镇级财政总收入实现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85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0元。
----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以赴抓灾后重建,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
灾后重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10个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胜利村柏木泉聚居点和新玉村聚居点建设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的好评,成为灾后重建示范性工程;
镇群众文化广场—腾升广场、居委会和文化站建设已通过竣工验收;
完成了9个村级阵地建设;
完成了红星路路面硬化工程、附属工程及绿化工程;
完成新场路的拆迁工作,路面施工已进入结尾阶段,预计6月底竣工;
龙泉村场镇干道建设正抓紧施工。
认真开展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检查,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纪委的工作要求,我镇对“”地震后扩大内需及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衔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通过检查整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扩大内需及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
二、坚持科学发展,强力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特色工业重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是壮大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完成了德清锻业7000吨水压机组、双兴玻璃二期建设、至诚纸制品厂2万吨高档包装纸项目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现已投产使用。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投入4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扩大工业园区面积,增强企业容纳率,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锻造、机械加工、玻璃加工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天然气能源资源,吸引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到我镇投资兴业。
今年1-5月,引进市外资金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011年5月18日德阳市圣塔泡沫包装有限公司进场,德钢集团签订用地协议,并进行了前期拆迁摸底工作,正在进行建设、环保等工作。
三是强化政策驱动,助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德新镇出台了《德新镇关于加快推进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工业招商引资、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补助、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奖励,以及用工大户和利税大户的奖励,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助推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增效。
1—5月,工业技改投入4300万元。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做好农业服务工作,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
上半年全镇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万元,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打下基础,完成农业新技术培训共计12500人次,印发农业生产各类资料万份,开展各类广播讲座35期,召开各类现场会8次,并在4月18日、19日对全镇农用车辆进行年审,年审率达95%以上,提高了农业“双抢”工作的进度;
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积极部署,在安全收割期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双抢”工作顺利结束。
同时,组织大春生产各种农用物资的供应,确保大春满载满插。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在红阳村、星光村、长江村建立了良种推广示范片5000亩,在文泉村、五星村、长江村建立了油菜制种示范片3000亩;
在星光村进行测土配方试验、化学除草试验、病虫防治试验,在龙泉村进行了秸秆腐熟正规试验,在文泉、五星、新玉等村进行了秸秆堆沤示范片3000亩;
在全镇推广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5000亩,优质良种推广率达92%以上,大小春病虫防治率达97%以上;
为巩固珍稀食用菌基地发展,农业灾后恢复产业项目—15座立体式栽培大棚已正式投产使用,产品已成功上市;
完成了沼气池建设520口,沼气中心服务站一个,村服务网点一个。
三是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严格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移民后扶等涉农资金的发放;
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范围和用途,强化涉农收费公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措施,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三、坚持统筹协调,强力实施环境整治和风貌改造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
镇党委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治理小组,各专项小组由组长负总责,牵头部门具体落实,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积极探索建立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分别建立实行上下联动制、严格督查制、经费保障制、严格逗硬奖惩制等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一是经费保障。
一类村下拨办公经费1元/年,配备专职保洁员8个,二、三类村10000元/年,配备专职保洁员7个,专职保洁员发放工资500元/月.人;
二是严格督查。
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专人定期不定期对全镇的治理工作开展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定期通报;
三是逗硬奖惩。
与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镇对村的目标考核,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
紧锣密鼓开展城乡风貌整治。
德新镇将4月1日—5月1日作为风貌改造专项整治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其余党政领导为副组长的城乡风貌整治领导小组。
明确了各村书记、主任、驻村干部、环境治理办人员的职责、责任。
克服重重困难,集中人力、物力,投入资金1600万元,实行五级联动,三级督查,强化落实,逗硬奖惩,确保实效。
对肖家场路段进行道路改造及绿化,拆除违规搭建建筑物6处,2850平方米,集中治理街道9条,治理建筑物7栋治理建筑物立面230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孝黄路沿线、柏木泉新村参观环线道路绿化、住户墙面粉刷,门前庭院整治、院坝硬化、围栏安装等改造项目,全面改善了村容镇貌。
深入开展“五月”攻坚月工作,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化管理,由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求各带班领导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要求全镇镇村两级干部按照攻坚月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倒查和问责制度。
全镇组织专业队伍于4月15日和5月15日期间对公路沿线、公共区域、河道沟渠进行集中整治,动用人员3000余人次,清理垃圾1400余吨,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四、坚持协调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广播文化工作取得成效
根据区广电局的要求,到目前为止,9个村已全部建设完成标准化、规范化村广播室,150个社全部完成了广播联网。
入户安装无线数字电视393户,完成全年任务的60%,完成电影放映93场次。
民政工作开展顺利
落实好各项灾后重建政策,做好维修加固及农房重建等各项资金的统计、发放工作。
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半年共发放各类临时性救济35460元,特殊疾病门诊补助10万余元,向上级争取重大疾病补助万元,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7万余元;
及时、足额对全镇135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种定补和抚恤金32余万元;
及时发放五保资金万元,保证了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
计生工作顺利推进
严格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严格执法程序,实行依法管理,截止5月底,共出生97人,符合政策生育人数为94人,计划生育率达%。
强化计生知识宣传,悬挂固定标语120余副,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广播90余次。
劳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截止目前,共完成18536个农村居民的新农保登记录入工作,缴费比例达41%。
新增就业岗位1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人,农民技能引导性培训105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0人,外派劳务10人,免费职业介绍170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84本。
全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000多人,采集核实522名退休人员的信息。
环保工作长抓不懈。
完成了20余户企业污染复查工作。
做好了全镇村民生活用水工程---人饮工程水源的规划。
成功调解了3起环保纠纷问题。
加强秸秆禁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秸秆堆沤回田和收割机配置稻麦粉碎机处理秸秆禁烧后续事宜。
认真落实移民政策,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镇移民队伍稳定,思维方式向好的方向转化。
通过不断的技术培训、指导扶持,帮助移民发展竹编、特色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玻璃球加工等多项致富产业,掌握了新技术,家庭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各村居主任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各类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行为和安全生产管理行为;
建立了突发事故预警机制和处理方案。
二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本文来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办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
1-5月共接待来信来访30件,其中:
区信访局来信接访20件,现场办结10件;
通过司法调解纠纷67起,真正做到令群众满意。
三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