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9720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赛阶段(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0至12周):

由各校组织。

各校从各学科教师中评选出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若干名到教学片参加复赛,评比办法由各校参照本方案制定。

复赛阶段(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3、14周):

由各教学片组织。

各教学片对各校推荐上的参赛教师通过异地教学的方式进行评选,选拔出优胜者参加决赛,具体操作方案由各片参照本方案制定。

决赛阶段(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6、7周):

由教学指导中心组织。

教学指导中心将组织评委对各教学片选拔出的参赛教师进行评选。

六、评选办法:

1、课堂教学观摩。

课堂教学展示采取异地教学的形式进行,参评教师按指定异地教学地点的各学科教学进度,以抽签形式抽出一个内容进行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要体现高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抽签提前几天进行)。

2、查阅资料:

评委对参评教师近两年的备课情况、参加教研教改的情况、教学质量、教学及科研成果等进行查阅审评。

3、问卷调查:

召开学生座谈会(随机召集部分学生),对参加决赛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情况进行了解调查。

七、评分标准:

课堂教学(60分)教学设计(10分)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果(20分)教学效果(10分)

八、各片推荐参加决赛名额(分教点作独立单位计):

城区片:

5人西路片:

3人东路片:

4人民办片:

3人

九、奖励办法:

综合各项得分,评选出小学教学能手十名,由教学指导中心颁发2014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荣誉证书及奖金。

十、上报材料:

1、请各教学片于2014年11月16日前把本片开展“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的方案、参加复赛教师的名单、复赛时间、地点交指导中心李佩玲老师。

2、请各教学片填写好参加决赛的《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比选手推荐表》和《参赛教师教学成绩登记表》、《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果评价表》、《教学效果评价表》、及《2014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复赛)评比结果登记表》各一份(见附表一、二、三、四、七),于2015年1月20日前交指导中心李佩玲老师。

3、参加决赛的教师必须上交最高学历证明、教学研究成果获奖证书、参加立项课题的实际研究人员名单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份,在各级教学教研刊物发表文章的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参加各项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的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以及承担各级教学研讨课、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一式一份,参加片复赛的教学设计一份(在教学设计中注明参赛日期)。

 

新塘镇教学指导中心

二0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附表一:

《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比选手推荐表》

附表二:

《参赛教师教学成绩登记表》

附表三:

《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果评价表》

附表四:

《教学效果评价表》

附表五: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表六:

《教学设计评价表》

附表七:

《2014学年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复赛)评比结果登记表》

新塘镇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比选手推荐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龄

职称

职务

政治面貌

婚姻

状况

学历

毕业学校

任职学校

(全称)

任教学科、年级

参评学科、年级

工作简历

近两年参加过的镇级以上课题

近两年发表或交流的主要论文、论著或教学材料

近两年教学研究论文获奖情况(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

近两年承担的研讨课、公开课

近两年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

近两年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

片推荐意见

年月日

注:

1、“近两年”是指从2012年9月起始。

2、工作简历从参加工作开始填起。

参赛教师教学成绩登记表

姓名

学校

项目

时间

任教年级、科目

期末成绩

(合格率%)

抽考成绩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填表时间:

请各校、各片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成绩严格把关,成绩栏只需填合格率。

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果评价表

时间:

项目

(100分)

学校级

(3分)

片级

(5分)

镇级

(10分)

增城市级

(18分)

广州市级

(20分)

省级以上(20分)

备注

近两年参加过的镇级以上课题(20分)

近两年发表或交流的主要论文、论著或教学材料(20分)

近两年教学研究论文、案例获奖情况(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20分)

近两年承担的研讨课、公开课(20分)

近两年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20分)

合计

说明:

1、“近两年”是指从2012年9月起始。

2、以上各项目均取最高级别分数。

不分论文发表的数量、获奖的次数、等次,参加教学技能的次数、等次。

只要发表论文一篇以上、论文获得三等奖以上、参加教学技能竞赛1次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则可取得分值。

发表和获奖是同一内容材料的只取其中一项的最高分值。

3、参加课题研究的必须是课题主持人或主持人除外的前三名的主要成员才能得分。

4、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果合计得分占评分标准的20%。

教学效果评价表

(2分)

(4分)

广州市级以上

(5分)

备注

近两年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由教育部门正式组织)(5分)

教学成绩

1、近两年是指从2012年9月起始。

2、学科竞赛项目取最高级别分数。

不分辅导学生参赛的获奖人次、等次,只要辅导学生参

加竞赛有1人次获得三等奖以上则可取得分值。

3、教学成绩:

参赛教师任教班级参加各级各类测试,与学校同级科教师相比,成绩处于中上位置的得3分,成绩突出的得5分。

4、教学效果合计得分占评分标准的10%。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题:

年级:

科目:

课型:

上课教师:

教龄:

职称:

单位:

普通话

方言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结果

4

3

2

1

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能力的提高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获得。

(2)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不同学科的不同特色。

教学设计

(3)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设计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

(5)教学设计有序、恰当,重点准确、难点突出。

教学策略与方法

(6)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7)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8)采取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能力

(9)引导学生认真参与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5

(10)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教学机智和实践操作能力。

(11)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教学语言规范、精炼、生动、有感染力,教态自然大方。

板书工整、合理。

(12)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特点,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教学效果

(14)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15)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总分60分

附注:

该测评表各项均采用4分制,其中优为4分、良为3分、及格为2分、不及格为1分。

教学设计评价表

时间:

题目

学 科

单位

年 级

基 本 要 求

总分

得 分

1、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难点突出、适度,有针对性。

10分

学习目标描述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过程设计

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处理得当,基础性与拓展性有机结合。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程序合理,前后衔接恰当。

3、策略与方法设计

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现实性、探究性、人文性等。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性、合理性,如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

课内课后检测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

师生合作、学教互动。

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启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