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6373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政策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农机购置补贴产生的背景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切社会的根本,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

我国历来都是农业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这在国际上被人津津乐道称为奇迹,这与我国农民的勤劳耕作是分不开的。

但是要知道我国是9亿农民养活13亿人而美国300万农民却养活了3亿多人,并且大量出口农作物。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自从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发现1公升汽油创造的价值相当于100双手之后,机械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农业也被机械武装起来有了农业机械化。

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半机械化阶段。

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

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

②基本机械化阶段。

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特征是主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

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

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

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

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它能有效减轻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不仅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农业现代化历史演进的主要标志和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农业机械化是用现代化的机械去装备农业,并逐步实现由机械替代人力和畜力的过程。

从农业机械化的领域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大农业;

从农业机械化的过程看,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

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水平,决定了人类控制自然的程度和能力,因此,农业机械作为一个技术经济发展过程,是农村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慢,以目前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农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财政的引导作用,促使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农民个人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的投入,将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拥有量,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的提高。

2004年,农业部编制了《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规划(2005一2010年),2005年制定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这其中重点之一就是科学预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规划未来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因此,研究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因素及购置补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可为未来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规划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二.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容: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三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对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04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

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农业部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安排了补贴资金0.7亿元在66个县实施。

此后,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贴资金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县和农场。

2004年—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9.7亿元,其中2009年安排130亿元,比2008年增加90亿元,增长225%。

从2009年实施情况看,全年共补贴各类农机具超过343万台套,受益农户逾300万户。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推动了全国农机总动力快速增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农机购置补贴的意义: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三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对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央财政农

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连年大幅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2004—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354.7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87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10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925万户,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的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1.是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

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2亿千瓦,比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52.3%。

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3年的3.95倍,年均增长21.7%;

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

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3年的5.55倍、31.7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7.7%和63.8%。

2.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综合机械化水平7年的增幅相当于政策实施前30年的增幅。

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5年的7.1%提高到2010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33.5%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

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产栽培、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

3.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农机补贴推动下,农业机械得以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农业节本增产。

机械化收获小麦可减少损失3%左右,仅此一项全国年减少小麦遗洒损失50亿斤以上。

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深松整地,增产幅度达到10—15%;

水稻机插秧使亩增产100斤以上。

4.拉动了农村需求,促进了农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的实施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带动了农机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产销率达98%以上,农机市场产销两旺。

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预计超过2万个,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3700亿元。

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践,总结了几个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每年的实施办法出台晚大量工作被堆积以2010年为例,个别地方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是在5月上旬,而此时农民购机已经结束,也正是农忙季节,若在此时补办手续,必将会使大量购机户在短期内大批涌入,既误农时,又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工作人员不得不面临上百人办理手续的局面,购机户又不满意。

2.申报台数有弹性补贴资金存隐患

申报时,申请表的台数一项可填1~3台,也就是说一张身份证一次可以办理3台补贴机具。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但实质上由于购买人信息不明确,核实困难,给多报数量套取补贴资金带来可能性。

3.机具价格仍过高多数农户难惠及

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业机械种类多样,有些农民需要的农机具价格定得过高,虽然有购买能力的人或单位能够承担得起,但普通农户购买力有些,无法享受到补贴政策的温暖。

例如,与3年前农机具价格相比,最近两年有些机型的价格翻了一番,有的甚至更多。

以穴播机来说,以前一台轮勺式穴播种价格约1500元左右,而到2010年,价格升至约4200元,价格增长的比例远远大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对:

对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要抓实抓好,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这一政策的温暖,让老百姓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农业进步、农村发展服务。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1.将申报时间提前

建议将申报时间调整到3月中旬或下旬,保证购机户有更加充分的时间选择心目中的理想机型,同时,分散购买也会使办理手续相对分散,既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又节省购机户的路程和时间;

既可以与农忙季节错开,又可以有充足时间监督农机购置情况。

2.建立一体化服务体系

尽可能让农民少跑路、少耽误时间,设身处地为农民服务。

建议选机型、申报、交款在同一地点,提机具可统一到代理商处。

每年3月初把各种类型的机具统一放置在指定地点,供购机户参选,同时备有机具使用参数说明,供购机者比对,择优购买。

交款可以打入同一指定账户,统一调配,这样可以使购机户同地同时办理手续,不用往返很多次,也不用跑多个地方。

建立办事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是当今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

3.一张身份证只办一台机具

之所以建议每张身份证只限定购买一台补贴机具,是为了保证补贴资金能够合理地补贴给更多的用户,而不是只补给那些有购买力的,避免补贴只惠及“富人”,因为补贴资金毕竟有限。

但绝不是说要限制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增添农机具,而是尽量让补贴资金惠及更多的人。

4.补贴资金向大型机具和新型机具倾斜

小型机具价格相对较低,一般农户能够买得起、用得上,而大型机具的应用还不广泛,需要在补贴资金使用方面,多向薄弱环节和大型机具倾斜,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大型机具价格高、回收成本慢。

如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价格是28万~29万元,补后价格为14万左右,一般需要2~3年才能收回成本;

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机制下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地块零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尤其是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所以当下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的热情并不高。

但是,随着整个机械化的发展,农民摆脱玉米采摘、收割等重劳力束缚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同时,土地流转机制使一些地区出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再加上农机补贴资金的倾斜,无疑会给大型农业机械的使

用带来新的空间

 

附:

安徽省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